个人档案
秋雨飘雪
文  章:377
评  论:160
访问量:54109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国培心语
分类:心得   2014-09-23 20:05
 

“国培计划”语文同课异构活动《喂,出来》心得

今天下午,我们国培班的老师们乘车到郑州63中,听了陈老师和杨老师的两节同课异构课《喂,出来》。两位老师都采用板块式的教学,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完成,利用多媒体,让课堂更生动更丰富。

两位老师都是是教学经验丰富,教态大方,但又各具特色。不必说陈老师课前组织学生有序的自主学习,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也不必说杨老师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单从主体的把握上就可见两位老师的独具匠心。陈老师循循善诱一步步让学生明白《喂,出来》呼吁的是要“刹不正之风、“建道德之风”补“社会漏洞”。杨老师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了“一切破坏环境的举动,到头来都将危害人类自己”。 另外,陈老师在“洞”之前,加了个“漏”字,杨老师在“洞”之后加了个“满”字,但从文章结尾“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石头,在他面前一掠而过,往地面上掉下来”这句来判断,这么就得出“漏”或“满”呢?

同样一节课,不同的老师就会有不同的解读,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但毕竟哈姆雷特仅有一个。我认为这就需要教师在拿到文本之后,认真阅读,准确把握文本,领会作者写作意图和编者的目的。在这之前,我没有见过这篇文章,因为苏教版没有这篇文章。但我觉得,这篇文章更多的在呼吁人类的人性问题,只有人类注意到这个问题了,那么,也就不会有“洞”出现,也就不会有“添洞”行为,更不会有那形形色色的人出现了。另外,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想象,也许那个声音“喂,出来”,那个“小石头就是作者想唤醒沉睡的人类,就是想提醒茫然不知的你的一个天外飞音、天外飞石呢?但无论是这样,都需要我们教师重视文本的解读,重视课堂上学生的读,重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重视引导学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这只是我个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还需大家批评指正。

 

0
浏览(326)┆ 评论(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