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刘桂彩
文  章:722
评  论:1177
访问量:326028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怎样给习作起个好题目 xxt推荐博文
分类:2014春反思   2014-06-12 22:45

题目是一篇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题好文一半,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许多作家写的作品,其题目必在修改中反复斟酌,尽量做到满意为止。题目是读者最先接触到的,也是直接关系到作品是否能够引起阅读兴趣,因此,作家们都非常认真地对待。然而考场作文中,一些考生的习惯做法是先把文章写好,之后再匆忙中随意地写个题目上去。于是,文章的题目往往缺失了它的效用,更严重的情况就是通常所说的文不对题,文章的内容和题目无法关联起来,桥归桥,路归路,使得文章留下了遗憾。

古人将拟题比作画龙点睛,龙虽画好,但是要让它腾飞,是需要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醒目而新奇的题目才能够立刻吸引阅卷者的眼球,让阅卷者眼前一亮,你的文章才可以脱颖而出、鹤立鸡群。

怎样给作文起个好题目呢?

一、让动词传神

精彩的标题,应该有动词的身影。标题有了动词,就能产生一种动感,给人一种视觉形象,活跃人的思维,激活人的想象,给人留下深刻地印象。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题中拳打一词,不仅准确点明了文章内容,还把鲁提伸张正义、惩罚恶人的侠义形象动态化了,给人以嫉恶如仇、痛快淋漓的力量美。在历年的高考中,标题用动词传神的例子还有许多,如2002年《心灵导航》的2000年《捡拾阳光》的捡拾等。标题因动词而生动,动词让标题更精彩。

二、让个性张扬

由所给的话题想象开去,让思维在想象中自由飞翔,从而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如以阳光为话题,可拟题为:《假如阳光是绿色的》《阳光女孩》《如果生活中没有阳光》《阳光王国》。运用想像法拟题,既可以培养自己的想像力、创新力,同时也能使写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从而张扬了个性。

三、让同义替换

用和话题内容相同意义的词、短句或句子来替换话题。如以感悟自然为话题,可拟题为《在自然的园地中漫步》;以苦与乐为话题,可拟题为《苦和乐的滋味》;以把握为话题,可拟题为《把握=成功》。

四、让悬念产生

    巧设悬念,用反常法制作的好标题,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题目,令人产生一种非读不可的感觉,从而产生悬念,让人虚惊一场。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用设问制造悬念,《破不了的》小题大做,运用错觉制造悬念;如《理直气不壮、做心不虚》从反差上制造悬念。以为话题,可拟:《这是真情吗?》《真情从这里……》《,使我困惑……》《真情永恒吗?》《女生传来的纸条》。其中《女生传来的纸条》这个题目就很典型:这位女生为什么要给男生写纸条呢?纸条上都写了些什么话呢?结局又会如何?读者一看题目,便有了这么多要弄明白的问题,自然会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愿望。

五、让重点突出

第一,浓缩中心法,即把文章表达的中心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来作为文题。如以生命为话题,文题可采用《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生命在燃烧中成长》等。

第二,用变式句拟题,特点鲜明,表现力强。 2004年福建考生《壮哉,猛士》,2006年全国卷《悲乎,读书已成奢望》等。

七、让形式新颖

第一、符号法

1)用数学的形式作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如议论文《从三到万》题中引用的一个笑话式论据作标题,吸引读者,耐人寻味。《一根绳子三条命》题目数字耸人听闻,读者看了会产生不能不读的感觉。再如一则新闻报道——99+1=0——合格产品99个,不合格产品1个,前功尽弃。

2)妙用标点符号 ,使标题清新生动。 如1987年江西一考生针对游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拟题为《?+?+……=0》,形象地反映了某些人宁肯人人为我,也不肯我为人人地滑稽可笑的心态。事实上,这些标点符号的使用,已使文章醒目不少。                      第二,主标题+小标题。恰当加上小标题,就能看出文章的思路脉络或内容要点,层次清晰,富有条理,使人一目了然。如2005年湖南考生《那鱼·那鹰·那人》:起跑——跑程——终点。该文讲述的是故事,先后写出起跑(跑出家门时)的感受,跑程(跑出家门后)的体验和终点” (跑回家时)的收获。

第三,主标题+副标题。副标题是为主标题服务的,往往能限制范围,话题内容指向更加明确。2004年福建考生《忠与义的交织——走进宋江》,主标题中的概括了宋江复杂人格的特点,副标题走进宋江是规定的十个人物或形象(话题)之一,上下呼应。

第四,主标题+题记(引言)。适当运用题记,往往能起到概括主旨的作用,可自己拟写,也引用名人警句,但内容一定要有哲理性,符合话题的要求。如2004年江苏考生《画》有那么一种很小的世界,它就是舞台;有那么一种很大的舞台,它就是世界。——题记 前一分句的世界”“舞台与或前一分句的世界”“舞台意思不同。

第五,主标题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实际上文章内容大意提示,简洁明了,抑或小标题凝缩和位移,好比风景区的导游指示牌。如2005年安徽高考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考生拟题为《雨珠·露珠·泪珠》。又如《生命·心灵·选择》,将生命”“心灵”“选择三个词巧妙组合在一起,不仅点明了话题心灵的选择,而且暗示心灵的选择对于生命存在价值的重要意义。

第六,巧妙运用其他学科知识,打造出一个新颖别致的闪亮题目。如2005年全国卷I爱心永驻三幕剧》《奥运冠军访谈录(摘录)》全国卷II《寻启示》。

八、让文才显露

第一,让标题具有象征意味。2002年高考佳作《诗意的栖居》,2003年高考佳作《蓝色蛹·金色蝶》等。

第二,借用文学形象。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聪明的作者也正借用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编让自己的文章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通常,此类作品的题目便明示了这一特点。如《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一文中,运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于音乐的描写的诗句与父母对我的教育一一对应,述说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又如2002年高考佳作《祥子的选择》《谏屈原书》,2003年高考佳作《宝钗鸣冤》《孙悟空下岗记》等。

第三,合理借用或化用古诗文成语歌词流行语

1)成语俗语蜕变后可作标题。如《诚信顶天,善良立地》,将诚信与善良作为顶天本;《失信猛于虎》,直接由孔子的名句苛政猛于虎蜕变而来;再如《推己及人,拷问心灵》也是如此。这些题目匠心独运,生动活泼。

2) 电影、电视剧名可作标题。优秀的电影、电视剧是家喻户晓的,而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经久难忘的。如《答案,与丰富多彩共舞》(化用《与狼共舞》影片名),《离开诚信的日子》(化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名),《心灵深深》(化用连续剧《庭院深深》名),这些标题就有改用、化用电视剧剧名的,也有仿用、借用电视剧剧名的,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心。

3) 时尚广告词可作标题。广告是为产品宣传所用,所以每则广告都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消费者,把广告改用为作文的标题,既显眼又为人所知,能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如《关爱心灵,善待选择》,《诚信,山村人都知道》,《心灵,应当补钙》等等,都直接化用广告词作标题,显得很灵活很形象。

4) 古典诗词名句可作标题。台湾著名言情小说家琼瑶的许多作品题目都是源自古典诗词。如《在水一方》、《青青边草》、《几度夕阳红》等,都被学生化用过,这样的标题给人一种儒雅庄重的感觉。

第四,使用修辞法,使标题生动形象

(1)比喻    

    著名作家魏巍有一部反映红军长征的长篇小说,题目是《地球的红飘带》。以读书为话题,可拟:《医愚的良药》《别丢了你的钥匙》《擦拭心灵,擦亮你的第三只眼》《忘忧草书》等这些设喻都富于文学色彩,简洁生动含蓄.

2)拟人    

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

3)反问

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谁?》

 设问

 以效率为话题——《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 以效率为话题——《我今天做了什么?》

(4)反复

    为我服务》前面的为克隆人,两个重复,设置悬念,新颖醒目。

5)夸张

 以世界为话题:《世界很小是个家》《一花一世界》

6)对偶

99年一考生拟题为《记忆王国唐僧行凶,南海仙境菩萨解难》,巧借神话小说中的形象,驰骋文笔,巧妙地表达了对记忆移植的否定。以读书与做人为话题:如《躺着读书,站着做人》《朋友最真,友情最贵》《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

(7)  对比

将两种不同事物加以对比,使读者一见便知正误,细读便明是非。如名著《红与黑》《战争与和平》

8)引用

说明文《春蚕到死丝方尽》引用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语句为题;《驿路桃花》用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驿路桃花处处开来拟题。

 

0
浏览(880)┆ 评论(1)┆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