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志伟
文  章:41
评  论:167
访问量:17675
荣誉榜
推荐博文
“学会感恩”主题队会 xxt推荐博文
分类:我的文章   2008-11-24 17:18

 

【教育目的】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不难发现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言行不太为别人着想。比如在家里对父母不够尊重,没有责任心等;在校对老师的教导无动于衷,没有上进心;集体生活我行我素等。希望通过班会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一切都离不开自然和他人的恩赐,教育他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每一件细 微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恩他人待他人。

 教育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

    美国把每年十一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我们中国虽然没有感恩节,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及中国人基本做人原则中,都有感恩。比如熟语当中就有很多是与感恩有关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等。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享受着父母的爱,接受着父母、师长、朋友的关心,我们觉得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想过感恩二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用心来体会如何感恩。

二、感恩父母

1、谁懂父母心?

    首先让我们来聆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感受一下父母对子女的爱。

    19767日那天,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温馨的家里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用脚轻轻地摇动着摇篮里年仅5个月大的孩子。突然,地震发生了,母子一同坠入废墟和黑暗中。万幸的是,母子都没有受伤,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等待援救。一天过去了。 孩子吮尽母亲的最后一滴乳汁,哭声渐渐衰弱,再不获救,孩子将被渴死饿死,先于母亲而去。

    绝望中的母亲两手乱扒,企图从钢筋水泥中获取食物。突然,她的手触到了织衣针,心中一阵狂喜:孩子有救了。一周之后,母子俩终于重见天日,孩子安然无恙,母亲却永远闭上了眼睛,脸色苍白如纸。人们惊奇地发现,母亲每个手指上方都扎了一个小孔,孩子正是靠吸吮母亲的鲜血存活下来的。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当年的唐山大地震中,非常感人。父母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子女的爱,我们谁能懂父母心呢?

    中段考、家长会后,很多同学怕家长唠叨或打骂,我想,无论父母怎么做,终归是因为一个字——“

   请大家听听一位母亲的心声:《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学生朗读)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致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听了一位母亲的心声,将近成人的你有何感想呢?

请反思:你平常有这样的表现吗?

有时会埋怨父母没把你生得漂亮点。

觉得父母穷酸,没给你多一些零花钱。

父母催促你赶紧上学别迟到时,表现出不耐烦。

当父母问到成绩时,你不想搭理或谎言应对。

当父母教育你时,嫌他们啰嗦,不太愿意听。

瞒着父母,打着复习的旗号,却在房里上网打游戏机。

学校里的事大都不想跟父母说。

总觉得父母什么都不懂,随意对他们发脾气或不理睬。

现在你的感受如何?(请学生谈)

    如果你有上述表现,那么,你就真的没能好好体会父母的心情,以后即使有想法,也不应与父母争吵。多想想父母的出发点,想想他们如何对你百般关爱,想想他们平日又是如何的辛劳,想想他们为了这个家,默默做了多少事……

、谁怜父母心?

大家都知道家庭用英语说是。那你知道这6个字母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吗?

a à a/SPAN>m à i à Il à lo/SPAN>y à you,连起来就是: a I loyou

展示部分学生所写的感恩语录。

    父母用自己的行动爱我们,父母的爱是低调的、深沉的、无私的。懂得父母的苦心,就应怜惜父母,用实际行动关爱父母、报答父母。我们虽然现在还没有能力为他们做什么,但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让父母操心和担心,负起自己的责任,就是对父母一种回报,就是对父母的一种感恩。

    其实,把上述八点毛病改了,你就会变得有气质节俭守时待人坦诚虚心勤奋、诚信热情开朗懂礼义,这样,你就是用实际行动去怜惜父母、感恩父母了。

三、感恩师长  感恩学校

现在让我们离不开的除父母外,就是老师了,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多少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难道我们不应该对老师感恩吗?

    回想:在自己读书过程中,与老师之间发生了很多事,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发言)

那在我们班上,现在是不是仍然存在对老师劳动不够重视的现象呢?有,不认真学习的各种表现。(学生发言)

    其实,学校、 老师实行一系列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学生能好好做人,好好读书,就是对老师、对学校最大的回报。

四、感恩朋友

    除了父母和老师,相处最多的就是同学了,难道对同学也要感恩?答案是肯定的,想想同学们给了你什么样的帮助?(学生发言)

    那么,我们自己检讨一下,我们在劳动时有没有故意偷懒,不好好完成,而让负责的同学多做,甚至被老师批评?是不是作业不按时交,给组长和科代表工作带来麻烦?在自修课有没有影响别的同学?如果有,马上改吧!我们在做自己的事时,要多为别人想一想。 

五、结束语:

    其实,我们要感恩的还有很多很多。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一次遭遇偷窃后说,感谢小偷只是偷了我的东西,没有要我的命……罗斯福面对偷窃却说出了感恩的理由,那么我们同学更应该对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怀一份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我们珍惜生命;感谢师长,我们奋力拼搏;感谢朋友,我们携手并进。感谢自然,我们爱护环境;感谢学校,我们为校争光;感谢社会,我们造福社会。感谢对手,因为他使我们更努力;感谢挫折,因为它使我们更坚强。感恩,教会我们宽容,教会我们负起自己的责任。心动不如行动,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承担责任,青春无悔。

 

 

 

    最后,请大家一起欣赏歌曲《感恩的心》,在音乐中结束班会。

na"iaPla1" showcools="1" showpcools="0"
showals="1" shoac="1" shosplay="0" showtusbar="1"
asi"0" showgbar="0" showcaoning="0" a"1" ai"0"
animonta"0"anspa"0" allowscan="1"abu="1"
clicplay="0"laiw" invorls="0"><>






var pla_ = ' src="' + song_7+ '" align="bai bor="0" wi=0" g"68""applicon/plaluginspa"" na"iaPla1" showcools="1" showpcools="0" showals="1" shoac="1" shosplay="0" showtusbar="1" asi"0" showgbar="0" showcaoning="0" a"1" ai"0" animonta"0"anspa"0" allowscan="1"abu="1" clicplay="0"laiw" invorls="0"><>G("mv").inHTML = pla_;





 

1
浏览(774)┆ 评论(7)┆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