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两首 《我想》说课设计稿
一、 说教材 《我想》是一首儿童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 二、 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针对本班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语文学习情况,我把教学目标设计为: 1.读诗:读准这首诗中出现的“花苞、柔软、柳絮、蒲公英”等词语;理解“汲取”、“篷帐”等词语;自由轻松地朗读诗歌。(这课是略读课,学生可以自己读准字音和词语。) .悟诗: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读是写的基础,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感悟诗歌表达的无拘无束,自由快乐。为写诗做准备。) .仿诗:了解诗歌特点,学会用换词、嵌入等方法仿写诗歌。 (对应课前导语中的最后一句,学生展开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童年记忆,试着用自己感兴趣的另外一些词语,来替换文中的词,实现学以致用。) 三、说教法、学法 1.重视朗读训练,朗读法为主。《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会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突出朗读的层次性,不断提升朗读的质量。 .鼓励大胆想象。指导学生结合小诗内容、课文插图和自身生活实际,想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和瑰丽多彩。 .学写诗歌。在仿说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借鉴诗歌的表达形式和方法,把内心想法及时抒于笔端。 四、说课前准备: 1、注重双基训练,读准诗中出现的词语; 、音乐是心灵的按摩师。配上轻柔的音乐,学生的思绪会更开阔,更自由;学生朗读起来也会更轻松,更奔放。 五、说设计理念: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延伸。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放手让学生朗读,读悟结合,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的语言文字,体会诗歌情感,直至学习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说导入 首先引用课文前面的导读部分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课,共同来分享童年的多姿多彩! 板书课题时,注重书写的养成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范写既能体现对书写的重视,更能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起到推动作用。 (板书课题)《我想》,(板书并提醒学生注意“我”字的写法,第4笔是提,杜涵博同学尤其要注意。) (二)说读诗 读诗环节中,要突出指导朗读的层次感: 第一步:出示词语卡片,正音; 第二步:读通全诗,读得正确、流利; 第三步:读得轻松,读得快乐,读出自由,读出洒脱的感情。 (三)悟诗 本环节中,突出“诗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原则,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发现、感悟,寻找童年的自由、快乐和幸福。 针对本诗最后一节,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因为学生年龄小,有时候不懂得保护自己,因此,教师一定要强调外出安全。 七、说仿诗 仿说是仿写的基础,在学生大胆表达的同时,鼓励学生更换诗中关键词,把所想象到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记录下来,试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八、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是微型教科书。针对本诗中心和教学环节的安排,我的板书是: 我想…… 省略号既包含了小诗内容,又是学生仿说、仿写内容的省略,还能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和创作空间。 九、说作业 我本节课的作业是:试着写一首完整的儿童诗《我想》,并发到自己的博客里。因为我班有博客圈,学生有用博客记录自己生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