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中那道亮丽的风景
每次走进教室,都会被教室后边那道亮丽的风景感动。那是一群孩子为了理想而不断追求的身影,那是一群孩子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从容而享受的情形,没有人刻意的去做着什么,没有谁可以的要求怎么做,但是,他们就是用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思索与憧憬,用自己点滴的努力,轻轻的在属于自己的蓝图上用自己的彩笔涂画着青春的梦想。那里是我们教室的图书角。
自从学校给我们每个教室配备了书架和将近五百本图书之后,那里就成了孩子们自由阅读的天堂。孩子们给每本书都边上了序号,贴上了标签。每到课间,看吧,那里孩子们人头攒动,相互推荐着自己看过的好书,讲述里面的精彩细节,极力证明自己的眼光绝对没有错。那里就成了思维碰撞的第二课堂,孩子们讲的认真,听的仔细。每个课间大家都会满载而归各有所获。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原来没有配备教室图书角的时候的情形了。
一到下课,教室后面就会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谈论游戏的、交流电视剧情节心得的、诉说昨天晚上的感悟的、相约今天放学之后到哪里潇洒的、还有趁机搞破坏捣乱的,追逐打闹的,扯着嗓子大声喧哗的。凭着孩子们的智商课堂听讲绝对没有问题,自习课写作业轻松搞定,其余时间那就其乐融融吧。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课堂上讲课时,无意当中涉及到了一部外国作品《红与黑》,我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都是发着亮光的,我明白了,孩子们对阅读的渴望。回想自己在上学期间,都是瞒着老师偷偷的阅读那些古今中外的名著,也就是我们当时所说的“大本书”,甚至连上课时间都会偷偷的拿出来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当然,被老师抓住没收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求学生活却是多姿多彩的,不是因为老师讲课有多么精彩,而是,自己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这方领土上,我的思维可以自由的放松,我的灵魂可以和书中的主人公的灵魂进行交流和碰撞,整个阅读丰富了我的求学生活。那么,我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一点呢,我把我的建议给孩子们讲了,孩子们中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孩子们对我的提议,有多么的拥护。
我把这个想法及时的向学校领导反映,没想到也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每个教室的图书角就这样顺利的建立起来的。有了这一方阵地,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合理的利用这些图书,就是摆在我面前的最现实的问题。结合原来的经验,我确定了我的目标:用读书倡导主流,营造书香班级。我开始利用课堂或者晨会时间,给孩子们读书听,每当看到孩子们陶醉在我的读书声中,每当看到孩子们下课后询问我读的哪本书的时候,每当接到孩子们家长的电话向我汇报孩子们在家缠着他买书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前期工作做到位了,我开始适时的开放了我们的图书角。于是,班里掀起了读书浪潮。
读书成了教室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而这道风景的最美的地方就在那个教室的那个图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