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blue moon
文  章:221
评  论:330
访问量:82997
荣誉榜
推荐博文
阅读让我更理解教育
分类:教学随笔   2014-03-11 13:11
 

   读《故事里有你的梦想》有感

 用心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用心读他们,用心做自己。坚持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窦桂梅老师说:“个性不是特性,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名师们的教学都是个性化的。对于同一篇课文,他们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而这源自于他们对于教育教学事业的热爱与执著,源自于他们对于教材、对于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因为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还不熟悉,教学的环节还不熟练,所以经常把名师上课的每句话、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甚至哪里需要停顿,哪里是重音等等都烂熟于心,甚至写在教案上。信奉“拿来主义”,死守他人课堂教案(或教学设计),挪为己用,寄希望于他人之思考创造自己的课堂亮点。但是一节课下来,自己的学生没名师的精彩,就感叹自己的学生不行,却不知课堂精彩瞬间应有它出现的契机,它有可能再次出现,但也可能是昙花一现,杳无踪迹。

    正如魏书生所说,“一定要注意以我为主,以我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教学特长为主。用各家各派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长,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个性”。备课过程中,最珍贵的就是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钱梦龙钱老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法”……魏书生老师无论去哪里讲学,日记就写到哪里,为学生准备的书籍资料就搜集到哪里。 赵谦详老师即使旅行结婚也是习惯性地把随见随闻写成诗歌文章,而这些最富有时代气息的诗文很快就变成了学生课堂上的阅读材料,他们的劳动成果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屡屡春风, 因此我们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培养和提高自己钻研教材、理解运用教材的能力。面对教材,不管是一篇新课文或者新一章节的知识,首先应仔细地反复研读,认真地分析思考,不要急于翻看教学参考书,不顾一切地钻到参考书的圈子里。要以课程内容为对象,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据,在深钻细研、反复思考的基础上,找到三者的最佳结合点。有了成形的思路和成熟的东西,再去翻阅教学参考书,进行必要的补充丰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借鉴他人的教学风格.虚心学习他人有益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最终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做最好的自己,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你都要不怕苦、不怕难,并且坚守自己的“原动力”,并义无返顾地一直走下,哪怕前面是荆棘丛生或者坎坷凹凸,只要你永不言败而轻易的放弃……

0
浏览(468)┆ 评论(3)┆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