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一个“偷懒”的班主任
当班主任累不累?这个问题几乎是不需要回答的。一名老师一旦被任命为班主任,便不会报有轻松的打算,除非他根本就没想做好。
班主任累是全方位的。早出晚归,那是家常便饭,就是下了班或假期,也会有家长或孩子电话问这问那;班级里大事小事,事无巨细,要一把抓:学生管理、各科成绩、学校活动、家长沟通、上级检查,哪一项都得你亲力亲为。不仅身累,更重要的是“心累”。那么,班主任怎样从繁重的工作中寻找一条自我减负的捷径来摆脱累呢?
借着殷都区高效课堂的、学生自我管理的东风,回想这几年来当班主任的做法,我觉得要在工作中学会“偷懒”,当一个有会“偷懒”的智慧型班主任。
一、要想“懒”先得“勤”。
俗话说:“好的开始,成功的一半。”在班主任管理中也是如此,开学初我会在各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主要抓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养成,从学生佩戴红领巾、书本的摆放、课桌的整理、坐姿、卫生打扫、排队等等等等,都要逐一纠正。据科学研究,一个孩子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必须有21天的持续努力,不得间断才行。一旦间断,将前功后弃,因此我都会勤勤恳恳和孩子共同坚持两个月左右。这段时间是我最累的时候,算算账,用两个月的辛苦换以后几倍两个月较的轻松,这还是相当划算的。
二、要想“懒”还得“教”。
在班级工作中,小干部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接手新班初,我先进行一到两周的班干部考察期,从中了解到这些班干部身上所存在的优缺点,再逐个进行指导。我的原则是基本型技能手把手、一对一的教,增强型技能自己摸索去。比如班长不会组织班会,我就在一边有时一句句教,有时重在提醒;一些课代表不会收发作业本,不会进行整理,我就直接做给他们看,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后,这些领悟能力强的学生自然领悟到工作的方法,能很快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此时,就可慢慢放手让他们“单飞”,在实际工作中自己摸爬滚打去了。班主任又可以正大光明偷懒了。而且,当我这样教他们时,班里还有许多“虎视眈眈”的眼睛盯着,他们也能从中学到一些班级管理的方法,为我的班级管理团队多一些“储备军”,使班级学生的整体工作能力增强。目前,我班很多的班级工作都“丢”给学生做去了,连一些原本该我做的工作(组织班会、发杂志、晨读、各项考核、小组间的经验交流……)也常常不小心被小干部们解决了。
三、要想“懒”就得“放”。
放”就是放手、放心。
放手——如果说开学初的学生养成教育应该把学生看成幼儿的话,之后就应该把学生看成是大人,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大胆去做。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告诉学生,老师是他们坚强的后盾,这样不仅发扬了民主,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放心:1、对自己放心,拿宽容的心对自己。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一点问题不出是不可能的。学习成绩会时而起伏,纪律、卫生、活动、学生心理等等会时而出现问题。别时时处处提心吊胆,担心这,担心那的。做班主任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多一分责任心,少一分名利心。要树立积极、阳光的心态,从容应对每一天,愉快工作,快乐生活!问题不可避免,关键是出了问题,我们怎么去对待、去解决。这时的我会带着平和的心态,积极行动,按章办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对自己也少了一份苛求。我心平和,工作轻松!
2、对学生放心,用宽容的心对学生。将心比心,谁都不愿别人老揪着自己的过失、错误不放,更何况是作为弱者的学生呢!对犯错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我会因势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给他一些改过的机会,用心引导他逐步减少犯错的次数,学生会觉得这样的老师很有人情味,会自觉自愿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四、要想懒得求助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地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除了班干部的帮助,还要寻求家长的配合,班里的一些工作能让家长做的,就放手让家长去做,其实家长是很乐意为班级做事的。这样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为自己减负。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拙见,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需要我们学的、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我爱学生,但我更注重爱的智慧,拥有了教育智慧,我们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让我们的事业伴随着情感,更要让我们的事业伴随着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