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之后
那天上午第三节课间,整天乐乐呵呵的李天乐哭着进了办公室,告诉我刘凯撞倒了他,磕疼了。我问了情况,安慰他不要哭了,第四节老师到班里处理一下。
第四节课,我进入教室,一边整理讲桌上的作业,一边问刘凯:“刘凯,刚才课间发生什么事了?”
刘凯说:“我把李天乐撞倒了。”
“你把李天乐扶起来了吗?”
“没有。”
“现在有没有觉得自己还有什么该做的?”
“有。”
“什么?”
“向李天乐道歉。”
“那就表达出你的歉意吧。”
刘凯走到李天乐座位前,说了“对不起”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可坐到李天乐座位后边的同学却说:“声音太小了,都没听见。”我对刘凯说:“如果真的意识到自己错了,向别人道歉态度要诚恳,最起码要让同学听到你的道歉声。”刘凯再次走到李天乐跟前,说了一句“对不起!”这次我也听到了。待刘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又问:“刘凯,道过歉了,李天乐也原谅你了,你心里现在什么感觉?”我当时的思维:此时心里该轻松了。做了错事,向别人道完谦,也得到了别人的原谅心里该轻松了。(平时两个同学闹矛盾,老师调解后他们都会说“对不起”、“没关系”,之后两人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可是刘凯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他说“心里难受。”我没有多想此时他为什么会说心里难受,因为平时课上回答问题时,他经常随口就说出一个与答案毫不相关的词语来。我依旧整理着作业,对班里同学说:“刘凯此时心里难受,谁来安慰安慰他。”这时王博闻、王森上前安慰他。“没事,事情已经过去了。”这是我听到的王博闻的声音。等我把整理好的一个请假孩子的作业放到他书包里,回到讲台,刘凯周围围了四五个同学,应该都是安慰他的,说什么我没听清,却听到有人说“刘凯哭了”。我一看还真是哭了。看到这种情况,我说:“刘凯此时的眼泪有难受的泪,也有被你们的真情感动泪。好了,现在开始上课吧。”
事后,我一直在想,这孩子道完谦后说的“心里难受”到底是真?还是像平时回答问题那样,风马牛不相及说出一个。如果真是后者还好,如果是前者,我当时的做法肯定有不妥之处,伤害到孩子了,让他难受。这个孩子家庭情况特殊,父母经常不在身边,我认为他因缺少亲人的关爱和教导,不像其他人那样内心感情丰富。平时好与同学打架,打架时总是露出狠狠的目光,还有平时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也不见他像别的孩子那样表示感谢。我认为他是那种不容易被感动的人,这是入学三年来第一次见他哭。
如果说当时他真的是心里难受,我却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而是让学生去安慰他,我确实应该好好反省,向他表示我的歉意;如果他真的是被同学的安慰感动了,这个轻易不被感动的人此时的表现,值得我深思——今后我们应该让他感受到班集体更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