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紫腾玫瑰
文  章:357
评  论:1566
访问量:140863
荣誉榜
推荐博文
美在增量阅读 xxt推荐博文
分类:总结   2014-02-06 09:50
 

美在增量阅读

为了深入落实我们教体局“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精神,全面落实小学语文课标提出的145万字的阅读量,增加学生阅读量,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拓宽阅读的内容,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才能真正的打造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为了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可以通过这几个途径来实现:

一、 快乐阅读,激发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布置同学们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认识读书的意义,激发学生在书山中采撷的兴趣。大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时时沐浴在读书气氛之中,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营造出“我读书 我成长 我快乐”的浓厚书香氛围。

二、教给方法,提高读书效率。

一个好习惯的形成,将享用一生,而良好的阅读方法也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要以课内带课外,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用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上的学习。如我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在课内阅读时教给学生读书“六字诀”,以指导学生阅读:(1)读。读内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划。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4)摘。摘抄好词佳句。(5)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6)记。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还可以引导小学生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

三、 家校共读,落实读书。

可以利用校信通、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讲述阅读的重要性,引起家长的重视,然后提倡和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让各位家长在每天晚上对孩子的阅读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就教师督促层面而言,我们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最大限度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习惯。我的具体做法:欣赏阅读记录。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阅读笔记,先谈谈自己所写的阅读心得,然后小组互相评议,对自己满意的阅读体会打上一颗星,得星多的同学在班上交流。还可以开展交流活动:美文欣赏会、朗读比赛、复述读物内容,对读物的中心思想、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进行文学欣赏品评,表演读物中的某个片断。

四、广泛阅读,增加阅读数量。

1、以课文为范例,大量阅读与主题单元相关联的课外书。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名人名篇,有的是从名著中节选或改编的文章,讲课时把这些片断的前后内容给学生作个简要介绍,激发起学生欲了解整个故事的兴趣,再把这本书介绍给学生,学生能够配合课堂教学读完这些书。学了学习了《养花》读老舍的散文;学习了《草船借箭》读《三国演义》少儿版;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安徒生童话集》。
  2、认真阅读与主题单元相配套的读本。

与语文书配套读本,和所学内容紧密结合,是对课内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我们利用周五下午一节课时间让孩子阅读《同步拓展》。

3、周周背诵古诗,经典诵读,积累语言,陶冶情操。

古诗词是祖国古文化的精髓。学生记忆力强,利用周三、周五晨诵时间,背古诗词、《道德经》、《弟子规》等经典篇章,不仅可以吸收祖国优秀的古文化,丰富语言积累,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

4、认真阅读订阅的杂志报刊。

大部分家长都为孩子订有报纸杂志,让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我们利用周五中午饭后一小时,让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读书方法用心阅读,拓宽视野,陶冶情操。

五、 开展竞赛阅读,展示读书效果。

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可以举办“图书展览会”,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同同学分享。充分发挥图书室功能,开设读书课。定期与不定期开展赛诗会、故事会等,并评出每期“古诗状元”“故事大王”等。

六、 阅读常规化,提高阅读质量。

学生阅读是项持之以恒的工作,要将每月的课外书籍的阅读,每周一次的图书借阅,每周的读书汇报会,每期的阅读检测及读书笔记摘抄,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让学生切实享受了读书带来的乐趣。

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学生的阅读指导,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要教给正确的阅读方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读书活动,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给予激励学生一定会真正做到"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好读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交流能力,就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真正的打造高效课堂。

 (此文根据增量阅读阶段试验汇报整理)

 

1
浏览(3577)┆ 评论(16)┆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