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分析 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八个班共有100分22人,每个班平均3人。这次测试内容包含的比较全面,抓住了学生的易错点,能较好的发映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题直接写得数。这道题中的题目比较简单,但中间考察了有关“0”的运算,有的学生出现错误如“23×0×30=,有的学生就写成690。在这道题中没有出现估算,所以学生失分会很少,认真的学生都能得满分,但是错误的学生还是有的。有关计算的题目还有第五大题,在竖式计算中,学生出现的错误逐渐减少,因为有竖式,是一步一步计算得来的,在脱式计算中,大部分学生喜欢直接写得数,所以在728÷7÷2中,有的学生就把728÷7算成14。这样的学生不是不会算,而是脱离了竖式计算,商中间有零的情况就容易被忽视,忘记书写了,如果是让竖式计算728÷7,那么错误会明显减少。脱式计算中还有一道容易出错,208+50×16,在计算的中间出现208+800,正确的答案是1008,可是有的学生写成了1080,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 第二小题填空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填单位名称和单位换算这样的题目是填空中的必备题目,在进行模拟测试的时候,每套试卷都会出现不同的错误,而且有的学生会每次都出错,尽管多次强调。原因是现在我们学过的单位已经有好几种,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如果单独的出现一种单位的填写,有的学生还能分清,多种单位同时出现,部分学生会分不清楚。如在这套试卷中就出现了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的学生一,支钢笔的长是( ),就填写成平方厘米。 单位之间的换算也是学生的难点,尤其是有关公顷的换算,如公顷与平方米的换算是10000进制,而公顷与平方千米的换算是100进制,有的学生怎么都记不清。所以5平方千米=( )公顷。正确答案是500 ,可是就有学生非要填成50000。 填空中还有一个易错点就是分数的组成,5个1/6是( ),7个( )是7/9。第二个空学生经常出错。 第三题判断题。判断题第四小题和第五小题几乎是每次测试中的经典题目,训练过无数遍,而且也告诉了学生大题的技巧。可是错误率最高的仍然是第四小题。第四小题: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比面积大。还有的学生打对号。这道题考察的不是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而是周长和面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他们之间是不能比较大小的。就像身高很体重无法比较是一个道理。只要出现这样的题目就打错号就可以了。可是部分学生还是没有领悟做题的要领。第五小题:1千克棉花比1千克鉄轻。这道题出现的错误已经很少了。第二小题也容易出错:用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两个正方形面积的和。我们在做题时是这样告诉学生:拼成的新的图形,他们的总面积不会改变,但总周长会变小,因为部分边重合了。学生面对长方形的面积是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有些概念模糊了,面积不变就是原来的两个正方形的和就对了。 第四大题选择题。这道题目没有概念模糊的地方,如果学生做错,只能说明没有认真,每道题目的做题思路都很清晰,如第二小题,知道边长求面积。第四小题,求被除数,就用商乘除数加余数就行了。 第六大题操作题。和以往的试卷相比,操作题所占的分值明显的增加了。出现了测量给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然后计算面积;这道题难度不大,但学生测量的时候容易忽略掉单位名称,题目要求使计算图形的面积。粗心的学生计算出了图形的周长。操作题第二小题是画出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这样的题目学生在平常的时候是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或者在方格纸上补充出来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而现在的难度加大了,让学生在纸上直接画,聪明的学生如果想得分,就会画一个熟悉的简单的图形。如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还去画松树或小房子等,就容易变形,因为不是在方格纸上画。第三小题是平移,这道题出错率不高,但是有的学生把这道题漏掉了。 第七大题解决问题。最后一道题出的很好,小明围着足球场跑两圈,他大约跑了多少米?这道题学生容易漏掉两圈,因为在计算足球场的周长的时候,已经乘2了,这个2容易和两圈的2相混淆。 通过这套试卷的分析,可以看出,出题的人是费了一些心思的。能够抓住学生的易错点,能够考察出本册的重点和难点。总之这是一套质量很高的一份试卷。 通过这次测试,我们需要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题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道题目能够分析出要考察的是什么。不再替学生分析题意,教会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每道题的题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