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闯关竞赛”让学生开了口 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课后不问问题,这两个顽症,真让人苦恼。给全班学生讲、给班委开会提,仍然没有效果。怎么办? 能不能和班级“闯关竞赛”挂钩呢?试试看吧。 为了鼓励学生重视每一次过关检测,以前我都是以发校讯通的方式对过关的学生提出表扬。时间久了,到底哪个学生过了几关,很难说清了。为什么不能把过关的次数统计出来,粘贴在教室墙上,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呢?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我给不同的等级起了相应的名字,每一等级也有相应的奖励,像第一级,需要闯过一关,等级是“初出茅庐”,奖励是“掌声”。 为了让学生敢于上课回答问题,课下勤学好问,我把这两项也添加上去,学生每上课回答五次问题、下课问老师三次问题,就等于过了一关。 我把新的规则写在了“学习闯关记录表”上。 第一个问问题的是范奕波。他拿来《基础训练》上的一道物理题来问。我在他名字后的表格里画了一个“√”,并鼓励他:“不错,你是第一个问问题的人。” 赵嫣然、王李星宇也来问问题了,吕雨杭也来问问题了,而且不止一个。 “老师,我问生物老师问题了,算不算?” “算!” “老师,我也问问题了,给我记上吧。” “好!” “老师,数学课演板算不算?” “算!” 一些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下课了,学生围在记录表前,互相看看自己过了几关。 “我再问一个问题就可以过三关了。”声音里充满了期待。 “你才过了一关了。”声音里有些嘲讽。 昨天下午,当范奕波问了我一个问题后,我查看了他的记录,发现他已经过了五关,升到第二级了。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班同学。 范奕波的五关明细表是这样的:语文听写全对过一关、英语听写两次全对过两关、问了六个问题过两关。 学生喜欢竞争,喜欢激励,我们找对了方法,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王李星宇、范奕波、赵嫣然、李欣然、张琳琳、王轶琛、方嘉昕、李菲、闫飞扬、薛力珠、孙宇涵、吕雨杭、李波桥、徐浙、罗哲、黄倬祎、张佳琳、丁要汶、苏洪焱、霍月阁等同学表现非常积极,课下问老师问题已经成了习惯。虽然,有些学生是为了过关而问问题,但我相信,坚持下去,他们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