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王金萍
文  章:232
评  论:375
访问量:69782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我爱我的家
分类:教学感悟   2013-10-24 21:29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这是我在班上经常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也有一个梦想:要把我的班级经营成一个温暖、积极、向上的大家庭。如何把班级打造成学生的温馨家园呢?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的:(点课件)

一、    花香书香营造生命成长的真实空间。

1、          班级有花香。

正如人们爱用鲜花装扮自己的家一样,我和同学们也总喜欢用鲜花来装扮我们的教室,这些花儿无非是仙人掌、芦荟之类的平常花,可是花儿长在教室,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

2、          教室有书香。

清晨,孩子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天。每天早晨课前十分钟,是我们班背诵古诗的时间。每到这个时候,古诗负责人就会领着大家读诗背诗。就这样天天读,月月背,学生们就在不知不觉间积累下了一首首古诗词。(点课件)

中午,课前是孩子们看书的时间,教室里是安静的。孩子们看的书,是从我们班的流动图书馆借来的。因为我们班的孩子大部分是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条件一般不是很好,一个孩子不可能拥有很多的课外书。于是我们班就成立了流动图书馆。具体做法如下:(点课件)

班上的孩子,只要有一本图书就可以参加进来。在规定的时间,把自己可以借出的书名与自己的姓名写在一张纸条上,交给负责图书借阅的同学进行汇总后,就可以抽取其他同学的纸条,然后便可照纸条上的名字借到图书了。就这样用自己的一本图书就可以交换到七十多本书可看了。

另外孩子们在看书的同时,需要完成一份“阅读存折”,(课件:阅读存折图片)也就是摘抄好词好句,写出自己读书上的感悟。

通过抽奖的方式来借阅图书既解决了没书可看的难题,借阅时的神秘感又增添了孩子们参与其中的兴趣,同时阅读存折为习作积累下了丰富的资料,另外此方式又打破了男女生之间的隔阂,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人人都是小主人培养孩子责任意识。

要经营好一个家,就需要人人都有主人公意识。我们班上,同学们轮流当值日生,每天三个同学,一人负责教室,一人负责清洁区,还有一人负责早读和午间看书情况,课间就一起来维护教室秩序,同时值日生要在我们班的工作记录本上记录工作情况。他第二天在我上课前两分钟进行汇报,这样我就可以及时发现班上学生动态,及时解决问题。

三、    开通班级空间,打开交流一扇窗。

2012年底,我们班在校迅通上建立了班级空间。我会把班上活动,同学们优秀的作业拍摄下来在这里进行展示。

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我在班级论坛里开了一个帖子(点课件):“七十二个孩子 七十二份牵挂”。那一次当我在晚上820写下了李某在课堂上因为举手而老师没有叫他,就开始小声唱歌的情况同时进行了分析,在晚上1040就看到了孩子妈妈的回复:

谢谢王老师的点评,使我们能借助这个平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表现,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引导,使他能够更快更好的成长。

现在,孩子们也把及时写博当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我班的日志已经达到两千多篇。(点课件)

现在博客已经成为我们班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内交流的平台,同时又是增强班级凝聚力,丰富班级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

四、    开展多样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现代教育的三大中心——“儿童”,“活动”,“经验”。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我们班的一个孩子曾对我说:“老师,和我一个午托部的同学可羡慕我们班了,说我们班总搞活动!”那口气里充满了自豪。在我看来,充分发掘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开展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开阔视野,另一方面活动更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好办法。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们班近两年开展的一些活动留影。 (课件:图片展示)

感悟:

看着眼前这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不禁让我想到了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大家看到的这张皱巴巴的介绍信,是在参观金水区图书馆活动时留下的。最初想着带孩子们去图书馆时,担心以我个人名义去谈,对方一定会拒绝,于是就找到了中心校的李书记,他给我写了这封介绍信。但实际上我一到图书馆便到了肯定的答复,而根本就没有用到介绍信。可是因为图书馆正值升级改造时期无法接待,接下来,我们班张浩璇妈妈多次前往打探,最终,我们班才得以在六一儿童节前顺利完成此次行程。

从此,我便一直珍藏着这张介绍信,因为一看到它就让我坚信:(点课件)只要是对学生有益的活动,一定会得到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的。

看到这两张照片,让我再一次意识到把握机遇的重要,原来二路车终点站就在学校围墙外,养花大棚步行仅需要十分钟,可现在它们都因修路与拆迁而离开了这里,我们周边的资源希望大家能及时把握好,一旦错过,就只能给自己给学生留下遗憾。

(点课件)这是我们接下来的行程。

最后我想说:只要我们都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用心去经营它,一定会让自己,让孩子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馨。

1
浏览(1048)┆ 评论(2)┆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