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古越萧山 沐浴新教育的阳光 与新教育相识、相知、相随,从开始的激情澎湃到如今的淡定从容,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过了整整六个春秋,终于在今年的暑假迎来了我新教育旅程中的第一次隆重的庆典,有幸参加了二零一三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三届研讨会。能在这样一个美丽暑假里来到古越萧山,遇见来自全国各地拥有共同尺码的新教育人,感受新教育人的那份热情,领略新教育人的那份执着,沐浴新教育的阳光,令我受益匪浅。 一、生命的朝向 为了参加此次会议,我们一行人在局领导的带领下,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冒着三十几度的高温,不远千里,行走在灿烂的阳光下,向着心中最明亮最幸福的方向——古越萧山,渴望的是一次智慧与激情的碰撞,一次破茧成蝶的蜕变。 一到达萧山就让我感受到了新教育人夏天般的热情,一千三百多名新教育人济济一堂,以“研发卓越课程”为主题,既有朱永新教授和新教育研究中心等专家高瞻远瞩的专业引领,又有萧山实验区的实验成果展示,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梦想——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人努力着,奔走着,奉献着。 二、生命的感动 十三日早上在萧山剧院我们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盛会,整个剧院座无虚席,就连旁边的过道也都摆满了临时座位。虽然天气炎热,可是新教育人整个上午都专心的聆听着一个有一个实验报告,因为我们知道,这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浸润着新教育人的汗水,这每一故事的背后都映射着生命的成长。令我最为感动的是罕台新教育小学马玲老师班的孩子们,那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孩子们啊!他们用自己最最稚嫩的声音朗诵者美妙的诗歌。那是一群多么幸运的孩子们啊!能遇到新教育,遇到马玲老师,沐浴着新教育的阳光成长,有机会和最最美妙的诗歌童书相伴。多么勇敢的孩子啊!从草原来到这个舞台上为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我不由得想为她们鼓掌,想为马玲老师鼓掌,想为新教育鼓掌。 午休时我翻阅会议资料,发现全国已经有40个实验区,1764所实验学校,数以百万的师生再为“新教育之梦”做出贡献,我感到无比的高兴,因为有这么多的孩子是幸运的;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是其中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因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 分会场的主题论坛,让我大开眼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教育人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以主题报告的形式不仅呈现出自己生命的精彩,更重要的是他们让教室里的孩子们的生命因为与他们的相遇而更加精彩。我思考着这不正是我所渴望的教育,不正是我所追求的幸福吗?我也暗暗下定决心要让和我相遇的每一个生命,因我而精彩! 接下来的学校展示让我有机会走进高桥小学,沐浴文源书香,享受一番诗意生活。走进学校大门,镌刻在巨石上的“文源”二字格外引人注目,就是这文源巨石引导师生“追寻诗意的文源教育”。整个校园就像是一座园林,无论走到哪里都如诗如画,银杏的挺拔,柳树的婆娑,玉兰的清香、竹园的摇曳……每一处景色都充满着诗情画意。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围绕着“文源”二字,校园的一切都散发着浓浓的书香味,真的是让书香像花香一样弥漫。会议室里,孩子们展示的经典古诗文诵读也充满新意,孩子们的诵读动情,孩子们的表演认真,其中有一个孩子带病上场,坚持演出,结束时,被老师搀扶下场,这种精神令人感动,在座的各位新教育人也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在我的心中这就是最棒的展示。 令人期待的朱永新教授的主题报告终于开始了,只见他笑容满面的走上讲台,娓娓道来,长达几万字的报告给予了我们教育理论上引领。主题报告以“研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传奇”为主旨,从概念的界定到课程目标、课程体系的介绍,高屋建瓴的阐述,令人醍醐灌顶。最收益的是为一线教师如何研发卓越课程给予的指导。我懂得只有当教师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到课程之中,课程才能真正的滋润学生的生命,只有教师、学生产生共鸣之际,才是课程卓越之时。有了对课程的理解,反思自己的教育,我要做的还很多,理解资源,理解学生,拿出“我就是课程”的魄力,整合可利用的资源,用心地做好一次次的小的课程,脚踏实地,让孩子在与美好事物的一次次遭遇中,绽放生命的精彩,达到“幸福完整”的终极目标。近两个小时的讲述,让我们觉得意犹未尽。 三、生命的期许 朱永新教授说:“教育是一首诗,他的名字叫做爱。新教育是一首诗,他的名字叫做坚持。” 回顾我所走过的这六年,新教育就像一种信仰,从开始一个人内心的模糊到清晰,转变为一群人内心的模糊到清晰,新教育悄无声息的慢慢渗入我们原本就习以为常的教育生活中,摧朽拉枯地,唤出生命的芽苞,期待新绿。在这条路上我会坚守自己的教室,给孩子一片多彩的天空,沐浴着新教育的阳光,和孩子们一起朝向完美,我坚信,带着生命的期许,带着蜗牛的精神,只要上路总会遇到隆重的庆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