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整理档案,要求把各届教育教学论坛发言稿整理好,把它发出来,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第四届教育教学论坛发言稿 自我教育是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但若谈起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却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做了,而且正在做着,却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坐下来思考过: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我想: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或许与大人的自我约束一样。做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有知识,有思想,有经验,我们明白,什么样的事该做,什么样的话该说,什么样的场合该有什么样的礼仪等等,必要时,我们会自我提醒,自我约束,甚至自我批评。而思想如白纸一般的孩子,要想做到自我感悟、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真是一件难事。做为低年级的老师,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更是一项艰巨而又艰辛的任务。回忆两个多月来的教学工作。从入学到现在孩子各方面的变化,想想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这里面或多或少都有着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我就举几个小例子来说说是怎么做的吧。 刚入学时,走进教室,看到60多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教室里乱成一团,有的在大声说话,有的在埋头玩东西,有的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对我这个老师不理不睬,一个个都饶有兴趣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当时,我就想:不行,得马上立规矩!于是,我拿来《小学生守则》,给他们反复的读、讲,结果发现,我读得口干舌燥,孩子们是无所适从。于是,我改变策略,从点滴做起,每天早晨,我都给孩子提一个小要求,比如说:今天上课看谁听的最认真,今天看谁下课不追逐打闹,今天谁最有礼貌等等。每天如此,在纪律、礼仪方面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并告诉孩子: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严格遵守,如果能坚持一天,老师将给予表扬,同时让他们互相监督、互相提醒。还真管用,这样反复的要求,孩子么慢慢的形成了习惯,他们知道了进教室后不大声吵闹,知道了午后静静的看书,知道了到校后先完成自己的值日任务等。他们知道了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样的事。点点滴滴的要求,终于使孩子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每一个班级中都一定会有几个特殊的孩子,要么是优秀而出名,要么是因捣蛋而众所周知。我们班也一样,有两个胆子特小,不敢说话的,还有一个听力有问题却总是急躁打人的。根据班内情况,在《思想品德》课上,我利用入学教育课,引导学生看画面讨论:“孩子们,怎样才能让老师和同学喜欢你呢?”“有的小朋友不敢和同学一块儿玩,你该怎样帮助他呢?”等,孩子们说的可热闹了,虽然言语稚嫩,我却发现,这比教师单纯的说教和批评效果好得多。后来,遇到一些好的或不好的现象,我都有意的组织孩子自己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还真行!孩子们的理论水平见长,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如今,胆子小的敢大声说话了,敢放声大笑了,打人的孩子被告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真是孺子可教呀! 孩子们的学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让孩子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要求。青岛版教材非常重视孩子的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每节课上,我都有意的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发现,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解答,我会问上一句:“你认为他说的怎么样?”“谁有不同的想法?”等,课结束时,我会问:“这节课你学的怎么样?你是怎么学习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进行评价,在总结和评价中不断的自我提高! 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两个多月来学生的种种变化也着实让我感到了这一点: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需要教师一点一滴的不厌其烦的引导和指导。在家长会上,一位家长代表发言时说:“对孩子的要求有时就要苛刻,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让我们一起为孩子搭建一个平台,让孩子在讨论中认识自我,在交流中检查自我,在评价中反省自我,在激励中提高自我,让孩子在自己的舞台上奏出最强劲的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