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课文《中彩那天》是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主要讲了父亲买了两张彩票,其中一张是替他的朋友库伯买的,命运却给父亲开了一个玩笑——朋友的这张中了大奖——一辆汽车,这可是父亲梦寐以求的。父亲在经历了反复的纠结、挣扎,并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毅然把这辆车送还给了库伯。
读过课文,心灵受到震颤之余,就在想一个问题:假如文中的父亲是我,我会怎么做?一半多的可能性是不会还的,有太多的理由说服自己:彩票是我买的;我们家境一般,库伯是有钱人;拥有一辆汽车是我一生的夙愿;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这可能是老天对勤勤恳恩的我的馈赠······很多成年人的想法应该和我差不多。
孩子们的想法会怎样?在我们进行完“还”与“不还”的PK后,我抛出了这个问题。似乎不假思索,小手都举起来了:
“还!不管怎样,这车还是库伯的。”
“还,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假如有一天库伯知道了,不但没有了车,友谊也没有了。”
“一定还,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
“还,每天开车时都会想到对不起库伯,注意力不集中,说不定会出车祸”
“还,一辆车的消耗很大,我们家养不起。”
······
“就没有不同意见吗?”
“我想和库伯商量商量,如果他不开的时候,能否让我开?”
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孩子说——车应归自己所有,这是我不曾想到的。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人心叵测的大环境下,我们总喜欢并习惯用世俗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总以为在社会这张大网里,每个人都是猎物。然而,我们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那么纯净、美好的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