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在几拿几放间,终于决定用心阅读,那是一个午后,儿子突然问我:“妈妈,是不是也经常用《班主任兵法》上的方法去教育你的学生。”我在含糊之中应答着,原来儿子已经比我早些读过了这本书,我还能犹豫什么。于时又重新拿起这本书,一本学以致用的书,当我静下心来去读时,多少故事就在我的身边,多少故事似曾相识,而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缺少的不时没有用心去做,而是方法没有那么巧妙,没有在爱中掺杂入着更多的智和勇,掺入情和爱,我们也教育学生,教育的效果却没有那么好。从中读到了很多很多令自己深思的地方,爱也需要方法,教育学生仅仅有爱是不行的,面对现在这些思维活跃,一帆风顺长大的孩子,教育的方法确实很重要,教育有法,更要得法。
面对万玮老师这么年轻,却能从工作中寻找路子,从而给自己的工作找到最佳的途径,工作有时需要总结,需要在总结中找到方法,在众多的方法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在书中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向众多的班主任讲述着平凡的教育,却又是不平凡的方法。我们缺少就是对工作的总结,不能把自己在工作中好的方面,给予文字的表达,更不能把这些方法进行处理和升华。没有使自己从一个教书匠转变成一个学者型教师的原因,理论我们可能不足,但是经验还是有一点点儿的,即使面对这一点点儿的经验,我们也没有去把它细细地斟酌,更不要说把升华成文字加以处理,这就是我们和别人的差别之所在。
文中的一个个小故事,组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场面,不仅有春风化雨般的“感化式”教育,也有雷鸣般的“震撼式”教育,方法虽有不同,结果却又是相同的,那就是让学生心灵受到触动,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书中更引起我思考的地方,是万老师在工作之余,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而我们缺少是就是这种经验加反思,很多当时的做法,有时感觉很好,过一段就烟消云散了,没有了任何的印象。新课程下的我更需要去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在生活的原料进行艺术的加工,让明日的工作做得更好。
班主任,可能是世界上最低官职的称呼,而这个小小的主任却在培养着成千上万的孩子走向成功或者失败,不能说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有班主任的影子,但在中国教育制度下长大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他在某一阶段的班主任的痕迹,面对这种情景,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更不敢怠慢,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在和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不但要爱,更要有法。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