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午饭时,女儿告诉我:《星光月刊》这期要编写家长的文章,让写一写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不是专家、学者,也没有高屋建瓴的眼光和视野,更没有妙笔生花、力透纸背的文学功力,但恭敬不如从命,那就尽我所能,写一写女儿进入中学两个多月来,作为家长对老师、对学校的一些感受吧。也许词不达意,句不成法,但谁会去怀疑和挑剔一位母亲的真诚呢?
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做教师真的不容易,做一个好教师更难。然而,女儿的老师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们成长。从小体弱的女儿,小学六年一直在我们的庇护下生活,作为教师子女的优越性,她也在不同程度享有着,这明显的落差,直接造成她初中生活的不适应,以至于每天手忙脚乱,忧心忡忡。班主任尹老师知道后,和她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谈心,女儿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被人理解,如释重负的感觉,让她愉悦和轻松。数学老师更是尽职,作业几乎是全批全改,下午考试的卷子,分数总能准时在第二天和学生见面,其间的辛苦可想而知。英语应该算是女儿比较喜欢的学科,对老师更是偏爱有加。但谁能想到在中段考试英语听力时,她以为在试广播,当真正意识到听力开始时,已经过去6个小题了。慌乱、自责和遗憾,让她当场痛哭起来。监考老师安慰她:只当是一个教训,以后就不会再这样了;尹老师对她说:初中最重要的考试在最后一次,这些都是练兵,不必太在意。正当她感觉无法向英语老师交代时,陈老师却亲切地问她:“晗放,这次英语是否有些失误?”当她给老师解释清楚后,陈老师满含鼓励地对她说:“我相信你的实力。”小小少年的心因为理解和肯定,重又变得自信和开朗起来。
每天中午和晚上的吃饭时间,也是我们沟通交流的好时机。开学初的“迎十一演讲比赛”,虽然只是观众,但从她回来后眉飞色舞讲解的情形可以看出她的激动和享受;每周的升旗仪式,她回来后总会激动地告诉我:都谁讲话了,讲了什么,升旗手是谁,眼神里有羡慕,更有憧憬;月考后的喜悦和兴奋;单词比赛的遗憾和失落;段考后的颁奖典礼;班里谁学习最勤奋,谁最爱劳动,品质最好。最近,她又在念叨将要举行的广播操比赛。每天,总能给我们带回一些除学习之外的新鲜内容,这些经过我们父母的引导,都会变成一种正能量,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目标和动力。
最值得一提的应该是校刊——《星光月刊》了。编辑邢老师每期都发动学生积极投稿,及时印刷并免费向学生发放,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别看一份小小的报纸,其背后付出的艰辛,没有经历过的人绝对想象不到。“沟通交流”栏目,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心灵驿站”通过励志小故事,给学生真、善、美的引领;“诗词欣赏”能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力和感受力;“星光点点”更是激发学生要善于发现并感受生活中的美,并激发他们的写作意识、发表意识。可见学校用心之良苦,他们要在应试教育中生存,但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学生一方全面发展的晴空。一份报纸其实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所学校的理念,也就是校长的理念。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对此,我一直深信不疑。
女儿说:她越来越喜欢她们学校了,有演讲比赛,有多媒体设备,有文学社,有······当她说到“书法兴趣小组”时,有些迟疑了。因为美术老师曾对她说,要成立书法兴趣小组,每周五放学都可以去练习,她兴奋地给老师拿去自己练习的作品,并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只是到现在还没有端倪。我安慰她说:就如一个人的生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来。一个学校更是如此,既然学校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会尽力去筹备。
星光灿烂会有时,让我们耐心等待吧!就像我,等待女儿的成长一样!
星光灿烂会有时日志素儿的小窝1+1教育网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