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童心
文  章:354
评  论:8128
访问量:487189
荣誉榜
推荐博文
书香之旅 xxt推荐博文
分类:读书随笔   2012-08-27 12:10
 

书香之旅

 

 

有人说,假期是教师阅读充电的最佳时期。的确如此,这个暑假我就读了近百本书,当然童书占了绝大多数。

 

刚放假没有多久,父亲由于突发眩晕住院,我急急忙忙之下顺手往包里装了一本蒋军晶老师编著的《小学生老舍读本》就赶往医院陪护。陪护期间,刚好把书读完。《小学生老舍读本》是钱理群教授主编的《名家文学读本》中的一本,选编了鲁迅、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冰心、沈从文、巴金、萧红、汪曾祺等名家经典,编写者均是周益民、张祖庆、张学青、刘发建、丁慈矿等一线名师。虽说是给小学生选编的读本,但我读起来也津津有味,在蒋军晶老师的引领指点下,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还有蕴含在文本之中的“爱”,对如何教好教材中老舍先生的课文有了更深的体悟。

 

七月中下旬,去成都参加名师培训。行囊中也装了两本书,一本在去的火车上读完了,另一本在回的火车上也读完了。我发觉,我在旅途中的阅读效率比在家时还高,基本上是一天一本书。

 

去的路上,我读的是邵龙霞著的《儿童也能写作——读写互动的探索与实践》。这是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素养丛书中的一本,我已先后读完了《把世界带进教室——薛瑞萍教育教学讲演录》《我的故事讲给你听——从阅读到讲述》等。这本书主要阐述了儿童学习写作的几种有效的方式。我阅读收获最大的是第三章《读写互动中的读法》,如何从“表达”的角度来阅读,如何变“教课文”为“教语文”,都可以从这一章节中受到启发。老师在书中也引用了我奉为语文教学圭臬的一句话:“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王崧舟老师说:“我们都说语文教学要告别内容分析。怎么告别呢?我以为文本秘妙是告别内容分析的一把金钥匙。”这里的“文本秘妙”就是那个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的“形式”,就是那个“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本特征。

 

回的路上,我读的是班马著的《亲子旅行=成长新策略》,对亲子旅行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暑假里准备带女儿出去旅行,它是一本很好的指南。班马老师告诉我们,借助亲子旅行,父母能够“重返童年”和“理解童年”,玩出来的亲子互动与亲情交融。旅行的一半是游学,一定要带孩子拜访当地的博物馆。用旅行和奇遇来改变当代儿童的平庸童年经历。这些观点我深为赞同,把书中的一些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假期旅行中,收获真的不小。

 

下面,就谈谈我带女儿游学的经历。游学前,我和女儿正在如饥似渴地阅读一套科普读物《启发Do科学》,一共五辑,每辑十册。《启发Do科学》很有特色,与一般的科学百科不同,它不但在每册书中介绍多个主题的科学知识,还有几个小栏目也很有意思。一是“科学见习地”,介绍了北京、上海等地的科学馆、博物馆,八月中下旬我们去北京游学就带着《启发Do科学》,参观了詹天佑纪念馆、紫竹院公园、北京动物园、熊猫馆等,边读边游,很有意思。二是“科学家的故事”,每一册都用问答集的形式介绍一个科学家的生平、重要研究等。三是“科学魔术”和“科学DIY”,让孩子能在动手实验操作中,体验科学的乐趣。更妙的是,每辑还配了一本《亲师手册》,有“专家会客厅”讲述科学常识,有“科学DIY原理”阐述小手工中的科学原理,有“博物馆达人”的学习记录卡,还有“艾布克爱阅读”、“艾布克爱电影”为我们推荐好看的童书和电影。

 

除了带着《启发Do科学》去游学,在北京期间,我和女儿还参观了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元典美术馆、西单图书大厦等地,女儿在这些书场阅读了不少童书,我呢,在西单图书大厦浏览了《小学语文名师培训教程》《基于脑的语文教学》《中外母语教学策略》等书,回濮阳后,立即在网上下了订单,准备细心精读。这次北京之亲子旅行,真正成为了游学之旅、书香之旅。

 

 

(小注:此文是应《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主编王珺老师之邀写的文字。)

 

 

9
浏览(1565)┆ 评论(37)┆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