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词汇在哪里?在交谈中还是在阅读中?
无论是成人对成人还是成人对孩子,一般的语言交流大多平淡简单,只使用5000个基本词语。(事实上,与孩子的正常交谈所使用的词,有83‰来自于最常用的数千字,这种情况并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另外还有较少使用的其它5000个词。在这一万个常用词之外,就是在阅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生僻词”。我们的语文程度并非由哪一万个常用词决定,而是取决于对生僻词的了解程度。
如果我们不常在交谈中使用这些生僻词,那么在哪儿找到这些词呢?在印刷文本中包含了最多的生僻词。大人对3岁的孩子说话时,每千字只用9个生僻词,但童书中的生僻词是它的3倍之多,报纸上的生僻词高大7倍以上。从图表可以看出,在积累词汇上,口语传播(包括电视词汇)明显不如印刷品。有些家庭的孩子看大量电视,听到的词汇较少,在家接触书的机会较少,因此问题较为严重。他们面临巨大的文字断层,因而阻碍了他们在学校的阅读进度。因此,阅读图书对孩子的学习帮助很大,同时,你可以引导孩子与书为友,享受阅读的乐趣。
习题卷子的本意是增强学习效果,发现孩子在课程中不明白的地方,以便老师进行个别指导。然而,遗憾的是,老师为了让班上其他学生有事可做,会派发更多的习题卷子,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所作的习题卷子的数量与孩子最后的阅读水平居然毫无关系。然而,很多学校仍然一意孤行。
从1972年起,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会一直追踪四年级、八年级、十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分数。结果发现,用课外读物当课本的学生和最能享受阅读乐趣的学生,分数最高。
当大家将焦点放在阅读效果与分数上时,很容易就忽略了文学的目的――表现人生。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希姆说,寻找人生的意义对任何年龄的人来说都是最大的需要与最困难的任务。而唯有师长与文学能成为孩子的领航员,让孩子相信它能对人生有所贡献,师长给孩子人生经验,文学则是表现人生经验的故事。
人们喜欢阅读小说,是因为:
1.我们喜欢小说;
2.小说中有冲突――而冲突是生命的核心;
3.生命的冲突把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烦闷中唤醒。
4.小说让人抒发情感,发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5.我们希望小说中的故事能为我们如何生活提供线索。
6.小说允许我们逃避到他人的生活中,以舒缓现实生活的压力。
所罗门陆文登堡中学在波士顿地区颇有名气。然而随着郊区的没落,这所学校的学生素质一落千丈。1984年是学校学业成绩最差的时候,学校不但被讥讽为“疯人院”,而且面临关门的危险。
欧尼尔在此时接任了校长职务。
他着手建立了学校的组织、日常规范与纪律。“这些都还容易,接下来的推广阅读才是关键,这是课程的核心。IBM可以教中学毕业生操作机器,但我们必须教会学生阅读操作手册。”在改革的第一年,欧尼尔在每天的最后10分钟,安排将近400名学生与教职工进行默读――在这段时间,学校每个人都享受阅读。每位老师都被分配到一间教室带领学生默读。有些人对这项措施感到愕然,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还不如用最后10分钟来打扫教室或体育馆。
一年之内,批评者成为支持者。学校放学时非常安静。学生甚至将默读的书带到公共汽车的队伍中看。这与从前一片混乱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接下来,欧尼尔让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布置每天看到大人读书,而且要听大人读书。每位老师负责一间教室,以10分钟的朗读开始每天的学习,和放学时的10分钟默读相呼应。不久,朗读开始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默读时间读各种新书。
第一年,陆文堡中学的成绩突飞猛进;第二年,不仅分数提高了,由于学校名气越来越大,入学人数也明显增加。第三年,学生的阅读成绩在破士顿市高居榜首,在招生名额之外等待入学的学生名单有5页之多。
1990年,日本一位名叫广岛早使得中学公民课老师读了《朗读手册》,对默读和欧尼尔的例子非常感兴趣,于是立刻决定在自己的学校实施。每天早晨让学生进行10分钟默读,成果非常显著。在他的推动下,日本已有3500所学校在每天上学时安排默读活动,这些学校的排名逐年提升。
当大人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有3件重要的事同时发生:
(1)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
(2)家长和孩子同时从书里学到东西;
(3)家长把文字以及文字的发音灌输到孩子的耳朵里。这些文字传到耳朵之后,会形成一种听得懂的词,像蓄水一般储存在记忆里。所传输的字多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个“蓄水池”就会开始溢出水来,也就是将听得懂的词转换成可以说出来、写出来及阅读中的词,这些都是从听得懂的词而来的。
研究儿童听力的专家表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八年级时会达到相同的程度,在此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因此,孩子能够听懂并理解那些复杂、有趣的故事,却无法自己看懂故事书。听故事时,老师或家长将较高程度的词灌输他们的耳朵里,最后,他们会把这些词传输到大脑,并记忆下来,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
要改善写作能力只有靠传统的方法,就是不断的练习。事实上,写作练习的最多的学生,并不见得写得最好。在此,我并非建议学校不必再要求学生练习写作,我只是认为学校或许让学生写得太多了。就像棒球手一样,必须经常练习,但他们也要花时间在一旁观看别人打球。你阅读的越多,写作也会更好。写作成绩最好的学生,并不是那些每天写作最多的学生,而是那些平时就将阅读当作消遣,家中有很多读物,并常写随笔的学生。
我并非建议大家为了听故事而荒废学业,我只是强调故事可以使课程学习更丰富、更有意义。
耶鲁大学的教授罗杰发现人类的行为和思考通常是由人们彼此制造、记忆与分享的故事而组成的。他发现故事是人类智能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故事决定了我们思考及行为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