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童心
文  章:354
评  论:8128
访问量:487189
荣誉榜
推荐博文
一首父爱的赞歌——《我爸爸》(上) xxt推荐博文
分类:读书随笔   2008-06-21 20:36

《我爸爸》

 

“亲子共读”与“班级导读”的比较研究

  

 

  面对本期博谈客论的主题“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我不由地想起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爸爸》。这本家喻户晓的绘本,不但告诉今天的父亲,我们该如何做父亲;也告诉明天的父亲——现在的男孩子们,明天他们如何做父亲。

 

  一本书,跨越了时空,成为了联结两代父亲的写意密码,你我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梦想。这本书告诉我们,原来我们身边那似乎毫不起眼的爸爸是那么的伟大,是那么值得我们去爱;原来父爱(或者说,对父亲的爱)可以这么表达。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以下的班级导读《我爸爸》的课例就出自窦桂梅老师的课堂实录,特此注明,下不重复。凡“班级导读”的课例内容均用楷书字体,“亲子共读”及其他内容用宋体。)

 

  对我而言,我的父亲在我心中的形象也是严肃的,不像妈妈那样可以亲近。所以,当我做父亲时,我想:我应该做一个孩子可以亲切的父亲,应该能做一个每天都能花上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的父亲。但当我读完绘本《我爸爸》,我才发现原来在孩子眼中的父亲的形象是可以如此丰富多彩——

 

  一、封面导读

 

  当我把书放在女儿的面前,女儿几乎是欢呼着喊出了书的名字:“我爸爸——!”

  

  看,封面上的“我爸爸”是多么逗人:穿着一件方格的棕黄色的睡衣,用双手的小指拉开嘴角,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我也模仿着,做了这么一个鬼脸,给女儿看。女儿看了,呵呵地笑。

 

  我们再来看看窦桂梅老师的封面导读:

 

  

  师:可今天我们不聊妈妈,偏要聊聊我爸爸。(板书:我  爸爸。并和学生一起读课题。)

  师:有位获得过国际安徒生大奖的著名插画家,叫安东尼·布朗,他创作了一本图画书叫《我爸爸》(一边说,一边把书拿在手里,指出封面以及作者。)让我们把大幕拉开,看第一页……

 

  对比发现,窦老师的导读更加具有课堂的气息。面对一班学生,她很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的积累,让学生先从赞美母爱的儿歌和诗入手,自然地导入“聊聊我爸爸”。对封面的处理是简洁的,只是强调了作者和书名,并不多做停留,就奔第一页去了。这是“班级导读”与“亲子共读”的一个重要区别,班级导读时,教师的设计意图比较明显,重要的地方,教师会反复渲染,相反次要或一般的地方教师可能会一带而过;而亲子共读,则没有什么目的性,因为是一对一的,看到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就停下来研究一番,这种“走走停停”的阅读方式只有在亲子共读时才能发挥极致,即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去营造这种氛围,但也因为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所限,教师很难真正做到“走走停停”,更何况每个孩子感兴趣的地方,怎么可能一样呢?所以,我在与女儿共读《我爸爸》时,女儿可以手指“我爸爸”三个字,享受认字的快乐;我也可以引导女儿仔细观察封面,并扮一个鬼脸。试想一下,如果窦老师面对一班孩子也做这么一个鬼脸,是多么滑稽且不合时宜的事!

  

  二、第一页导读

 

  翻过封面,一幅棕黄色的方格布出现在环衬上。我问女儿:“这块方格布在哪里看过?”女儿说:“爸爸的睡衣上,就像《爷爷一定有办法》的小毯子一样。”下来是扉页,扉页的画面中央是一个烤面包机,里面正蹦出一片面包。奇妙的是,面包片竟然也被烤成了爸爸睡衣的方格图案。这片面包“嘣”的一蹦,就跳到了第一页上,蹦到了爸爸的早餐桌上。

 

  一位胖胖的父亲端坐在餐桌前,满眼惺忪,似乎刚睡醒的样子,头发乱糟糟的,穿着那件我们熟悉的棕黄色方格的睡衣(并且要一直穿着它,直到书的最后一页;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作者要画一个一直穿着睡衣的爸爸,不管爸爸在干什么,而在他的另一本绘本《我妈妈》中,妈妈还经常能换一些衣服,比如天使的白纱裙、老板的西服正装、超人的战衣等等。可能是作者的一种心灵的期盼与表达吧,希望爸爸能一直呆在家里,陪伴着自己,睡衣是居家生活的象征。据了解,在《我爸爸》之前,安东尼·布朗图画书里的父亲形象并不可亲,例如《动物园》里作风强势、毫无同情心的爸爸;《大猩猩》里安静冷漠、忙于工作的爸爸、《朱家故事》里只知道享受不懂得体贴的爸爸……如果说我的想象是温馨的,那么王林博士给我们讲的故事就令人伤感了——

  有读者问安东尼·布朗为什么让“爸爸”总穿一件睡衣出场,画家静默了一会儿,然后微笑着回答,“我爸爸在我很小时就去世了,那件黄色格子睡衣是我们保留的爸爸的唯一遗物。”)

 

  再来看窦老师的课堂:

.出示第一组图。

<:PersonName w:"on" PrD="窦">窦老师怎么写这个词的,我想听听同学们勇敢地读出来。(读略)

.出示第二组图。

老师就把它一页一页照下来了。准备好了,我们继续往下看。看呀,哈哈,爸爸呢?

出示第三组图并引导学生读图。(“有时候他又很温柔,像我的泰迪熊一样。”“他像猫头鹰一样聪明。”“不过有时候也会做点傻事。”共三幅图。)

出示第四组图并引导学生读图。(“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也是个了不起的歌手。” “他踢足球的技术一流。”“爸爸常常逗我哈哈大笑。”)

0
浏览(8108)┆ 评论(39)┆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