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童心
文  章:354
评  论:8128
访问量:487189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无限相信童书的力量(2)——静悄悄、童心论“绘本” xxt推荐博文
分类:读书随笔   2008-06-14 14:41
 
无限相信童书的力量(2)
 
——静悄悄、童心论“绘本”
 
 
(一) 序曲
 
  
 
  这次绘本导读课,是校信通送给安阳小朋友们的一份“六一”礼物,也是“校信通名师团”巡回讲堂的第一课。
 
  走进会场,大屏幕的上方横幅“庆六一儿童趣味阅读讲堂”,会场左侧横幅“阅读是件快乐的事”,会场右侧横幅“校信通名师走进安阳”。很喜欢“校信通名师走进安阳”这几个字,让我倍感亲切。
 
  上午9:30,绘本导读课正式开始。我给孩子们送上的第一本书是《好饿的小蛇》,我管它叫“正餐前的开胃小菜”。果然,一本薄薄的“小蛇”引起了孩子们对绘本的兴趣,不时有孩子“呵呵”的笑声。
 
  “吃”完一本当然不过瘾,“正餐”第一道大菜《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新鲜出炉。这是一个关于亲情、关于恐龙的故事,很多男孩子都瞪大了眼睛。接下来,我又给孩子们简略地讲了《逃家小兔》、《爱心树》。(课开始前,大屏幕上一遍遍反复播放着《爱心树》的FLASH,有心的妈妈已经开始给孩子讲起了这个故事。)
 
  第二道大菜《爷爷一定有办法》。我很喜欢这本图画书,因为这里面不但有浓浓的亲情,更有生活的智慧。课中的问答,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让我赞叹不已。
 
  最精彩的放在后面,《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成为了当天最受孩子们和家长欢迎的绘本。我和女儿也十分喜爱它,当有一个家长要出钱购买时,我婉拒了她。
 
  故事从一只小鼹鼠开始,它刚从地面上冒出来,凭空落下一坨软软的玩意儿,正好扣在它的头上,远远看来像一顶巴黎时尚小帽儿,可气味实在是不怎么样。小鼹鼠火冒三丈,但却弄不清楚是谁惹的祸。
 
  于是,小鼹鼠头顶着这坨软软的玩意儿,锲而不舍地询问它遇到的每一个动物——“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头上?”——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学着故事里小鼹鼠的样子,时而仰头怒问天上的鸽子,时而背着一只手另一只手指着“大马”问询,时而把一根手指愤怒地捅进了“猪”的鼻孔,时而掩鼻逃走……
 
  我在小朋友的座位中间来回走动,把他们当作故事中的小鼹鼠的邻居们,向他们问着同一个问题:“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头上?”
 
  孩子们真聪明,马上学着故事里的动物们的话来回答我——“不是我!我的嗯嗯是这样的。”整个会场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声,绘本导读课此时也到达了它的最高潮。
 
  最后,我与在场的每一个孩子的家长分享了一本薄薄的小绘本《等一会儿,聪聪》,我恳切地希望孩子们的爸爸妈妈们,每天能抽出一定的时间陪陪孩子,读图画书也好,玩亲子游戏也好,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变成“怪兽”、变成“聪聪第二”了。
 
  绘本导读结束了,孩子们“哗啦啦”地围了过来,纷纷找我给他们签字留念。我一一应允。哈哈,我也享受到明星的待遇了!
 
  感谢校信通,感谢冰依、珊珊、小永……
 
  (此次讲课详情,可参见《别样的六一“听童心老师讲故事”绘本对儿童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价值
 

1、绘本有益于孩子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

 

绘本的图画是没有文字的故事,作者有意无意设计的一些画面上的细节,往往成为孩子阅读的“发现之旅”。不知道会从什么地方冒出一个新奇的发现。这种惊喜、这种意外收获使这趟旅行变得充满神秘和刺激。尤其是对于看图听文的孩子来说,更是一个多姿多彩、神奇莫测的广阔天地。对注意力不容易持久的孩子来说,绘本更容易抓住孩子们的眼球。

 

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很多孩子在阅读的时候,都会注意到地板下的老鼠一家。随着蓝毯子一点点地变小,老鼠一家逐渐变成了蓝色的世界。并且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许多隐藏在画面中,文字没有透露出的细节。比如,书中的小妹妹,在第11页中,细心的孩子可能会发现妈妈的怀里突然多了个婴儿。这个婴儿怎么来的呢?我们往前翻,先是看到第7页妈妈的肚子大了,第8页爸爸做了一双小鞋,奶奶织了一件小衣服,这是给谁织的呢?肯定不是给约瑟的。就这样,孩子们看到了小妹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让我们不由感到岁月的更替,感叹时光的流逝。小妹妹也有一条蓝天白云的小毯子,当哥哥的纽扣丢了,需要安慰时,她宁可把小女孩最喜爱的洋娃娃给哥哥,也不愿用自己的毯子来抚慰哥哥,而是把小毯子藏在身后。这样的细节还有许多,《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每一次的阅读我们都会发现一些以前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有时,孩子还可能注意到作者都不小心忽略的“硬伤”。比如,我和女儿在阅读《蚯蚓的日记》时,女儿竟然发现了一个问题。书上说:蚯蚓小弟永远不必看牙医:没有蛀牙——也没有牙齿。女儿高叫着:爸爸,不对,蚯蚓有牙齿!我说:哦,怎么会呢?你看图中的蚯蚓小弟的嘴里就是没有牙齿呀!”“就是有,不信你看——”,她快速地把书翻到3日的那则日记,果然图中的吃报纸蚯蚓爸爸的嘴里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仔细瞅瞅,钻地道的小蚯蚓的嘴里也有牙呢!我赞扬了女儿的细心,但我告诉她,实际上蚯蚓是没有牙齿的。图画书中作者画错了,就像那个头部的环带经常变换位置一样。

 

 

、绘本有益于孩子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绘本虽然是一种以读“图”为主的读物,似乎剥夺了读者对事物想象的权利。但实际上,经典绘本为读者往往营造了许多画面外的想象空间。比如亲子共读《爱心树》,当我们读到“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我就引导女儿想象,“男孩挥舞着手臂在冲着大树喊什么呢?”女儿说:“他在说:‘大树妈妈,我来找你玩了!’”我说:“是啊,你看大树妈妈伸出了两只树枝,多像妈妈的手臂,她说:‘孩子,欢迎你呀!’”。

 

 

不过,女儿最爱的是他也常常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这几幅图,因为这几幅图中的小男孩藏起来了,时而露一对小手和小脚或只露一双小脚,时而扔下几个苹果核,逗得女儿一边找那个躲起来的男孩,一边呵呵地笑。她还学会了画一只小脚丫代表一个男孩的画法,也运用到了自己的涂鸦中,用一只伸进画面内的小手代表一个正在喂小鸡的女孩。

 

再比如,读《好饿的小蛇》,很多第一次读这本书的孩子都无法想象小蛇最后竟然把整棵苹果树给吃掉了。每次读到这里,无论是我的女儿,还是一年级……五年级的学生,甚至是成年人都会哄然而笑。因为它突破了常识的局限,扩展了想象的空间。有一次,我在学校上公开课,讲《月亮的味道》。课后,听课的老师在评课的时候都说,没想到,小老鼠真的把月亮咬下来了,“咔嚓”,薄薄脆脆的,真好吃!实际上,我们在做绘本导读时,经常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故意停下来,让学生猜测下面的故事会怎么发展,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一种极好的锻炼。

 

 

3、绘本有益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绘本是最适宜“亲子共读”的书。日本的<:sonNaw:"on" PrD="松居直">松居直

 

 

图画书一般使用孩子可以解读的词汇和熟悉的语句结构,有的语句还在书中反复出现,形成一种循环反复的节奏美。在倾听当中,孩子潜移默化地就把图画书中的某些语言内化到自己的语言系统当中。比如有一次,我的女儿在玩耍时,自然从嘴里冒出“时光流逝”这个词语。她的妈妈十分惊奇,忙问宝贝是从哪儿学到的?实际上,这就是反复阅读《爱心树》的成果。

 

 

还有一种绘本,是“无字书”。比如《雪人》、《流浪狗之歌》,刚拿回家时,我以为女儿不爱阅读,没想到,女儿说:“哈哈,这不是看图讲故事吗?”在我还未讲之前,她就已经边看边讲起来。

 

 

著名特级窦桂梅老师就用绘本《我爸爸》上了一节精彩的绘本作文指导课,让孩子在快乐的绘本阅读之后,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重新观察思考了“我爸爸”,每个孩子的笔下都出现了精彩的“我爸爸”。

 

 

读绘本的最高境界是创作绘本。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语论坛“萤火虫读书会”里,有一个康雪滢小朋友,今年6岁。她和爸爸康希福一起疯狂地喜欢上了图画书,仅仅两年,小雪滢已经读过几百本图画书。在图画书阅读刚刚起步的中国,读过几百本图画书的人并不多见,这也是小雪滢能自然地开始创作的必然结果。小雪滢的创作《大米粒和小米粒》,已定在《好儿童》画报发表,再次印证了图画书的魅力。

 

 

4、绘本有益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绘本的主题十分广泛,可以说它的题材无所不包。透过一本本美丽的图画书,孩子可以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了解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种种价值观的渗透就在这种愉快的阅读中实现了。台湾的林伟信先生曾经把图画书归纳为亲情、友谊、成长、种族歧视等24个主题,从中可见图画书种类之多,内容覆盖面之广。

 

我国浙江岱山县教科研中心按绘本的内容主题,经过阅读实践编制了从一年级到二年级的11个主题40本绘本的阅读体系,分别是:爱的感染力、用我的方式表达、想象也快乐、寻找自信、快乐成长、童真童趣、关于友情、行人生路、爱的表达、寻找梦境、寻找快活林。(《亲近母语·读吧》总第5期39页)本文末附录了我整理的目前我所拥有的绘本的一个书目,也是按主题分类的。说明两点:一是这个主题是我个人的理解;二是一本图画书里可能蕴含多个主题,我只选择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关键词”作为分类的依据。

 

 

正是因为主题的多样性,才提升了孩子的认知能力。而有些主题类别的图画书,还发展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孩子学会透过表象看问题,增长了科学知识。比如,《阿利的红斗篷》讲述了一件红斗篷是怎样“炼”成的。通过阅读,孩子知道斗篷既可以在商店花钱买,也可以自己动手做。而要做一件纯羊毛的斗篷,要经过剪、洗、刷、纺、织、染、裁、缝等多道工序。有时,家长只要稍稍留心,还能利用图画书培养孩子的数学意识,比如,数一数《蚂蚁和西瓜》里有多少个蚂蚁洞,《驴小弟变石头》里有多少只狗在寻找驴小弟等等。

 

但话说回来,难道读绘本只是为了这些功利性的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吗?不,我们要永远记住,阅读中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看云说:“对一切人来说,能否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比能否拥有读写能力更为重要。……我们不仅不该把绘本和字书对立起来,而且不能把绘本看作越早超越越好的过渡阶段。重要的是孩子由中获得的幸福感,由中获得的认识自己及他人的能力——其次还有对于图书、对于阅读的亲切感。”

 

(关于看云,静悄悄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由于此话题不在此文的讨论范围内,故略去不谈。)

 

(四) 尾声
 
 
  
 
  “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邂逅图画书?
  三次:童年,初为父母,人生过半为了自己的时候。
  
  经典图画书以震撼心灵的方式,
  让孩子感知生命,解说父母无法生动言说的
  挫折、灾难、离别和死亡……
 
  握着孩子的手读图画书吧!”
 
  
 
【说明】可能是表格的原因,也可能是字数的限制,我的图画书主题分类书目无法在此文发出,只好另外重发一文,请点击下列链接查看:
 
 
 
  
0
浏览(6261)┆ 评论(63)┆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