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日记---学弱生转变之“一虎一席”谈 引子 学弱生,不文雅的俗称是“差生”,不管你是否认可,在每个学校的角落里,都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是避之如猛虎?还是当作重点来加以保护?我想这是横亘在每一位教师和家长眼前的一道坎。正好香港凤凰卫视有一热点谈话栏目,叫做“一虎一席谈”,正合吾意,于是借过来作为我们今天的话题。 在多年的中学教学中,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触,假如不是“学习”,不是“考试”的缘故,许多孩子都非常聪明,非常可爱,每个人都像百花丛中的花朵似的,绽放着不同的色彩。 他们中有的动手能力很强,劳技课上老师刚开始讲模型飞机的做法,他就已经要准备试飞了;有的很热爱劳动,特别愿意为班级为大家服务,饮水桶还剩一点水时,就坐不住了,到处推销那一点水;有的孩子美术能力超长,根本用不着老师操心下一期的板报该怎样出;还有的孩子跆拳道耍的虎虎生风,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具有不同特质的孩子。然而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千万别提学习,别谈成绩。学习成绩上不去,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 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又该如何解决呢?艳阳天在此愿把自己平时的一些感悟和做法,通过校信通博客,与各位博友分享。恳请您多发表看法,多批评指正,多分享智慧火花。为了学生中的学弱生群体,让我们一起面对,一起集思广益。 第一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孩子不能只看表面 很多情况下,我们习惯于把孩子学习成绩差,归结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然而在多次“触及思想”的谈话教育之后,孩子的成绩还是不见起色。于是我们感到自己仿佛“黔之驴”的主角一般,于是生气、愤怒,然后失望、绝望,直至放弃。 我班有一个学生,成绩很差,期末考试,语、数、外三大主课加一块儿超不过60分,政、史、地、生更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班主任一声令下,各科老师齐动手,对他加大了教育力度,目标只有一个:(没有蛀牙?NO!)是要尽快把他的学习提上来。于是,这“可怜的”小人儿仿佛顿时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一样,一个字---苦啊。 然而,很快他就适应了这种车轮战术,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在他这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检查作业----写了!(后来发现是抄别人的);检查背诵---找不到人!(又去义务帮别人打扫卫生去了);叫家长----跑了!(吓死人了,可不敢再用第二次了);盯着写作业----不会(答曰:不是我不会,是你没把我教会,老师闻之“吐血而亡”);就这样,一来二去,见招拆招中,老师们纷纷败下阵来,谁也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去耗在这一个人身上。 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他谈起了很多往事,他无意中说道,“我在小学四年级前,都是班里前几名”。 可为什么成绩退步如此呢?“我的爸妈在我五年级的时候下岗了,天天忙着做小生意,根本不管我,于是…” 他没往下说,我已经全明白了。原来如此!常言说得好,“没有管理,就没有教育”,在他的人生路上,竟有这样一段学习的缺失。我不能过于责怪家长,因为他们毕竟要为生活而奔波,然而,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结果,是我们不想见到却又真实发生了的。 由于知识链条的断裂,导致了他的学习成绩的下滑;由于成绩的下滑,又没得到及时的纠正,导致了他许多毛病的产生。当一切不正常变为正常时,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我们在这里“强迫”他学习,岂不是有点像古时候的一个医生,“只知道把屁股外边的箭杆而据掉,而不管深陷在里面的箭簇”吗? 治标必须先治本,找到原因就好“对症下药”了。 于是一方面加紧和他的家长联系,一要他们关注孩子的学习,再忙也要抽出点时间陪孩子学一会儿;二要他们尽可能给孩子找老师补一小学五年级落下的功课,尤其是数学,相信有着初中的学习经验,他一定会尽快地赶上来。 在学校,跟几位教师开了“碰头会”,对他既要紧抓又要缓抓,适当地给他布置些力所能及的作业,做不完也没关系,只要他是自己在做就行;在课堂提问上,尽量看着他的“脸色”行事,让他也能品尝到“我会”的甘甜,对他的落后报以宽容和理解。 当然作为班主任,我还给他特别调了座位,安排在一些“意志坚定”不会在上课时和他说话的同学旁边,帮助他“戒掉”爱说的毛病。 我对他的考试,主课方面没有做要求,多少分都行。(毕竟主课受以前的牵连太多了),要求他在四门副科“政史地生”间挑一门,争取考上60分,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没想到在他的地理竟然考到了/SPAN>分,比班里许多“尖子生”还要高! 现在他的成绩还是不太好,然而据我的观察,他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显著改善。人比以前精神多了,从眼神中就能看出来;说话的时候少了,虽然有时候还是憋不住自言自语,(:-)。午间唱歌时,声音比以前嘹亮了不少;据说,他下一个目标是要攻克“生物”…… 艳阳天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