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福星宝宝
文  章:152
评  论:7021
访问量:116641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教育到底是什么?
分类:随思随想   2012-03-02 22:35
 

 

上周四上午,区域教育“郑州样本”——道德课堂建设整体培训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获益匪浅。

 

这是区域教育“郑州样本”——道德课堂建设整体培训合作项目启动仪式的现场,与会的专家领导老师共聚一堂,共同思量郑州教育的现状及未来。

 

 

据了解,这次活动是中国教育报刊社与郑州市教育局签订区域教育“郑州样本”——道德课堂建设合作协议。以“道德课堂建设”为载体,通过培植“四新”(新课堂、新教师、新学校、新学生),促进并提升郑州区域教育变革的经验,为道德课堂建设提供系统的培训,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共同打造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

 

 

介绍下,这位女中豪杰,就是郑州市现任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毛杰女士。

田保华,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也是郑州教育改革的操盘手、“道德课堂”的倡导者,必须隆重介绍下。

 

 

在启动仪式上,我有幸见到了中国教育报刊社的教育专家雷振海、李炳亭及郑州市教育局的相关领导,聆听了他们对郑州未来教育的宏伟规划和对郑州教育人的殷殷期待;在启动仪式结束之际,我们全部与会成员还进行了庄严的课改宣誓:我们是郑州教育人有幸生活在一个教育变革的时代我们坚信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兴则国家兴我们要发挥对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领导力打造一支有教育信仰的课改之师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用心、用情、用智相互借力、借智、谋取共同成长我们用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锻造教育家、谋略家、实干家我们为尊严而战用人格坚守教育的底线我们为信仰而战誓言从优秀走向卓越我们信奉“教师引领希望,课堂承载未来”我们要敢于担当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我们坚信学习即品质执行即态度合作即能力我们要不断超越因为我们是郑州教育人。

 

 

这就是在田局引领下激情澎湃的宣誓现场,可惜俺给右方前排,这张没拍上.....

 

 

激情澎湃的誓词当时就住了整个会场,响彻云霄;时隔数日,仍激荡在心,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接下来《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李炳亭的报告,更让与会教师坚信课堂亟需改革、教师亟需转变观念。

 

这位即是中国教育报刊社的教育专家李炳亭,李老师的讲座犀利直白、幽默诙谐却又深入浅出,汗不留情地直指传统教育的弊端,可谓是引领教育者的教育斗士呀!

 

 

 

李炳亭的报告犀利、直白、火辣、幽默,妙趣横生,两个多小时听下来,丝毫不觉得倦怠。<:PersonName w:"on" PrD="李炳亭">李炳亭老师首先从日常生活的三个特定场景向大家阐述了现行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以通俗直观的例子向我阐述了到底什么是学习。他讲到真正的教育必须从儿童出发,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展示欲。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应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我们的课堂课堂必须“动”起来。而且课改的关键,就是教师要变传统的“二传”为“一传”。所谓的“一传”,就是让学生直接与学习对话,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我们现在提倡的“新教师”,显然不只是一个知识的“二传手”,不是课堂里的警察、法官,学生也不是小偷和犯案者,甚至教师都不是设计师,学生也不是施工者。优秀的教师应该扮演四个角色:一是教育专业者;二是学校生态的建构者;三是学习和生长的开发者;四是信念的传播者:而教学也不是灌输和表演,我们要从“教中心”转变到“学中心”,充分捍卫学生主体,保卫学生的好奇心和展示欲,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这样一来,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勇气,而且体现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境界和高度。<:PersonName w:"on" PrD="李炳亭">李炳亭老师毫不留情的指出并发问: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教给学生的<:PersonName w:"on" PrD="都是">都是老师自己会的知识,<:PersonName w:"on" PrD="那么">那么老师不会的知识怎么学生?早在唐朝,韩愈就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提出这样振聋发聩的见解,时至今日,如果教育还不变革,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弟子又怎么贤于师呢?<:PersonName w:"on" PrD="李">老师还举出翔飞人及其教练孙海平作为实例,对于他们师徒二人,大家最关注什么?大家关心的肯定是刘翔跑的快不快,而不是孙海平跑得快不快;只要刘翔跑得快,孙海平就是优秀的教练,谁会关心孙海平会不会跑、甚至是能不能跑?

 

耳熟能详的的例子,振聋发聩的见解,发人深省,引人深思:时至今日,到底怎么样才算是一名优秀的教师?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PersonName w:"on" PrD="李">老师还幽默的调侃道,他认为全世界最优秀的老师是本·拉登,我们中国最优秀的教育学著作是《西游记》,此话一出,台下一片哗然。看着大家疑惑地表情,他继续解说道:本·拉登能让那么多民众心甘情愿的去当人肉炸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本事呀!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能像他那样动员每个学生心甘情愿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该是多么了不起的老师呀!以此推之,如果我们的校长也能像他那样,能让学校的老师们用心用智的投入到教学中去,该是多么善于管理的优秀校长呀!此话一出,整个会场掌声雷动,大家如沐春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关于《西游记》的教育意义,<:PersonName w:"on" PrD="李">李老师是这样解读的:《西游记》里各路神仙神通广大,高手如云,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想获取真经可谓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唐僧却没有投机取巧,而是虔诚的带着他的四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最终才求取真经,师徒五人最终成佛成仙,修成正果。<:PersonName w:"on" PrD="李">老师认为,唐僧这个师傅的高明之处就是放手让学生去体验、成长和成长,这与我们现在倡导的课改理念岂不是同出一辙吗?此话一出,现场再次掌声雷动,久久不绝。

 

无独有偶,最近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时,也有类似的收获。斯宾塞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它所引起的心智活动应该是孩子乐于接受的。   孩子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由于是他自己通过复杂的心智和意志活动所有,就永远归他自己所有。在探索体验的过程中,尽管会有失败,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和感情达到了很集中的程度,一旦获得正确的知识,就会牢牢记住。久而久之,这种自我教育的训练使孩子不断地把他已获得的知识加以组织和运用,今天获得的知识成为解决下一个问题的方法,下一个问题的解决又成为解决新问题的前提。这样的知识一旦到手,很快就能转化为能力。斯宾塞所谓的“自我教育”,与<:PersonName w:"on" PrD="李炳亭">李炳亭老师所倡导的“一传”,不就是同出一辙吗?人们常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学毕业后,带着对教育的憧憬,走上三尺讲台,有些许的惶恐,也有些许的青涩,可是却有股一往无前、无知无畏的冲劲和干劲。弹指间,我已在三尺讲台走过了六七个春秋。时至今日,不变的是我对教育一如既往的执着与激情,但是,而今站在三尺讲台,我却多了几分惶恐、几分虔诚,还有更多的思考。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变革与践行,我们教师培育出来的种子最终也都能如此蓬勃、饱满教育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我想,教育就是让人达到“和”:与人和,与己和,与天地万物和;教育就是导引孩子学会感受、体验、把握、创造幸福的能力;教育就是与孩子共同成长,幸福孩子的同时幸福自己。=screen.w00;" onmousewheel="rrn bbimgis)" bor=0 a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p:///Uploil4110441.gif" wi=401 heig> 

  

 

写作后记:

       一些关于教育的浅显杂谈,且行且改善。记得有位哲人说过,理想的生活就是为了理想而生活,这也可以成为我们教育人的一种理想吧,即为了理想教育而努力!

       文章不短,看完不容易,一家之言,请大家多批评指教,感谢众博友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周末快乐哈!

 

31
浏览(3456)┆ 评论(76)┆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