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仝素云
文  章:93
评  论:906
访问量:35399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睡觉
  --之卿
让品德课堂趣味盎然
分类:我的文章   2011-10-22 21:47
 

     让品德课堂趣味盎然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翻开二年级品德书,每一课都是由几幅图画和简洁的文字组成,通过大量的图片、照片、儿童作品等鲜活的样式,给孩子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每一个“我’’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用情景对话、人物旁白、提示语、主题文字等形式,让孩子们置身教材中,与教材对话,增加教材的趣味性。但正是教材的这些特点,要求教师应该善于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开拓教学空间,在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成为教材的再创造者。那么,如何让品德课堂趣味盎然,让孩子们喜欢品德课呢?我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合理使用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学习;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无奈的学习。如果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出来了,学生有了学习的内驱力,课堂上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眼睛发光、小手直举,喜欢上这门学科。教师教起来就会游刃有余,学生学起来更是如鱼得水。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要改变观念,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慎重,要有创造性地发挥,不能用教材教教材。因此,只有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翻开教材,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图画展示出来,作为一个江南人,一定会为家乡感到骄傲的。但我们生活在北方,与南方生活有着天壤之别,面对这样的教材,首先我保留了这一课时的教学要求,以学生真实的、活生生的、有生活经验的故乡为依托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满怀激情地说:“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在自己的家乡生活了七八年了,一定了解自己的家乡,感受到作为一名修武人的骄傲和自豪。那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家乡有哪些让你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方面呢?”我语音刚落,就有小朋友马上举起了小手:“家乡有美丽的云台山。”“家乡还有美丽的青龙峡。”“云台山山清水秀,很美!”……其次,从实际出发,真正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说家乡的特产:“家乡有松花蛋”“我们村里有大红枣”“我们村还有工厂,生产很多鸡肉”……言语之间洋溢着抑制不住的自豪与喜悦。我趁热打铁,设置了一个活动:夸家乡。让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夸一夸生养自己的地方(可以唱一唱、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赞美家乡)。课下我让善于搜集、处理信息的同学可以搜集家乡的图片,爱好摄影的可以拍一拍家乡的照片……所有孩子都可以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这样,学生更能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让孩子们为家乡美丽富饶而骄傲,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自豪,为家乡美丽的传说而陶醉,唤起了学生对家乡的爱。学生自然津津乐道、津津有味。
二、故事引入,增加学习兴趣
    运用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借助于故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事物现象,理解事物的本质意义,学生在课堂上边听故事,边与自己过去的经验进行比较对照,当孩子们感到对一些不理解的东西需要想一想时,他们就会被故事的思想性所吸引,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为了寻求对故事内容及涵义的真正理解,他们就会产生对故事内容进行评论的冲动。这样,自然学习兴趣大增,老师师讲故事的目的就很容易达到了。
    我在讲《爱清洁 讲卫生》一课,“牙齿刷得白又白”这一内容时,就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引入,我说:“我们认识了自己的牙齿,了解了牙齿的作用,那为什么要保护牙齿,不保护牙齿又有什么后果呢?请听童话故事《制服老虎》”当我绘声绘色把故事讲完后,孩子们都笑了,为聪明的狐狸制服老虎而高兴,当我让孩子们讨论听了这个故事的想法时,孩子们兴趣高涨,明白了吃糖太多会使牙齿坏掉。当我再读教材中的小资料时,孩子们就自然接受了“虫牙”形成的过程,保护牙齿的教学目地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完成了。
    实践证明,寓道理于故事之中,有利于学生愉快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具体的受到健康的思想感情的感染,效果往往比冗长的论述要好得多。
 三、体验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品德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更在于发展儿童的生活。课堂教学一定要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有意识地开展参观、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才能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同时锻炼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在学习《我身边的环境》这一课时,我布置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哪里是自己喜欢的,哪里是自己不喜欢的,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是谁把那里弄脏的,有了充分地调查,学生在课堂上就拥有了“发言权”,看着他们兴奋的小脸,听着他们对保护环境的真实感受,学习的快乐就在于字里行间。学习《爱惜资源》这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记录家中一周用水、用电量,采用节约水电措施后,再记录家中一周的用水、用电量,计算节水、节电前后家中用水、用电的变化,一个月,一年可以节约多少水、电,将结果计算出来。课堂上看着孩子们会心的微笑,节约水电的意识自然在孩子们心中形成。
    品德课程资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关键是切合实际、提高实效。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趣味盎然,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学习而教,那么我们的品德教学就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更加有效地提高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2
浏览(2303)┆ 评论(5)┆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