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成为孩子的需要 -------班级阅读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一直坚信,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是一条最简洁、最有效的途径。 近年来我们学校为了实现“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目标,将课外阅读课程化,每周两节晨诵,两节阅读课,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规范。开展了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特色儿童课程。将《道德经》、《三字经》、等传统经典引入晨读内容,让学生受到启发、学会做人的同时,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人类文明。 一、经典诵读,与黎明共舞 每周二、五早读都有一个固定的仪式—展诵,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与黎明共舞。晨诵课的一般流程是:开启诗+复习诗+一首新诗。有天真纯净的,有感恩的,有想象奇特的,有与时节相宜的古诗,还有老师送给孩子的生日诗歌,等等。先老师范读、学生练读、教师领读、学生接读、男女对读……我们们采取各种形式美美地读着诗歌;各有各的动作,各有各的表情,个个沉醉其中。我和孩子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我们潜意识中的人类最美好的东西被文字唤醒,不断地强化,最终成为人生明亮、温暖的底色。晨诵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诗歌进行改写。学生一首首精美的小诗也随之诞生。我们班赵婧琳这样仿写《呼吸的时候》:小鸟呼吸的时候,/呼出来的是/:悠扬而又清脆的歌声;/书本呼吸的时候,/呼出来的是:/无穷的智慧和知识!单看着她绘声绘色地诵读,就是一种享受。 二、整本书阅读扎实有效 本学期,在学生读书方面,我们班首先充实图书架,每个学生自觉捐书三本以上,我把前两次校讯通书香班级获奖的图书全部放在书架上,并且起了“沐浴书屋”名字,值得表扬的是杨晓涵、李若凡等几位同学每人捐了近30本书,共捐书近480余本,班级读书角迅速建了起来。我对班级图书登记造册,统一贴好标签编号登记,摆放在书柜里,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可以相互借阅。规范图书借阅管理,图书全天候向学生开放。 我每天让学生利用午饭后和晚上阅读课外书30分钟,由家长监督落实,家长每天要签孩子读书时间和页码。每周摘抄3页,每晚摘录定时收上来批改读书后感想,并要求学生利用早读抽出时间让学生把摘抄的好词、佳句、格言读一读。每周借阅图书一次,由班级的“图书管理员”张雨欣、薛婷玉负责到校图书室借阅图书。每周写一次读书感悟。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点评班中的读书情况,表扬典型,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并和同学交流分享,通过图书漂流、好书推介、名著我知道等读书交流活动,每月评出5名读书之星。本期我们班李逸琛、赵婧琳被评为校级读书之星。学生课外读书和摘录的习惯已逐步养成。目前,学生课外读书和摘录的习惯已逐步养成。 制定建立我班“书香班级”的计划: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我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不同的活动:推荐孩子必读书目、开展班级读书辩论赛,对读物中提到的相关论点开展辩论,促进阅读效果的提高,讲故事、朗诵、作文竞赛、与父母同写读后感等比赛活动。让学生把看过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在汇报课上进行表演。 扎实有序上好每节共读课。期初我们组制定本期读书计划,这个学期四本书共读,即《三国演义》、《昆虫记》、《爱的教育》、《草房子》整本书共读要求在推进题的引领下深层次阅读,周五下午第一节课统一为共读推进交流时间,第二节课为共读时间。整本书共度的推进题进行研讨,并及时写在读书笔记上,高质高效上好每节共读课。 图书义卖收获颇多。在 在期末学校的阅读抽测中,我们班的五名学生得分遥遥领先,在阅读笔记检查中,我们班被评为一等奖。这都得益于平时扎实的阅读,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也深深感觉到和孩子一路沐浴书香的快乐。 书,吸引、浸润、改变着我们。让书香永远伴随着我们,让书香永远成为我们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