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雨儿潇潇
文  章:61
评  论:781
访问量:47599
荣誉榜
推荐博文
《行道树》教学案 xxt推荐博文
分类:教案   2011-07-26 07:32
 

                                   《行道树》教学案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新词,提高阅读能力。

    2、通过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内容,领悟文章中心。

        3、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选择最有价值的习题进行探究,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重点)

    4、精心品味语言,思考人生哲理。(重难点)

课前导学:

   一、识记积累

   1、查阅资料,收集作者张晓风的有关资料并且记住她的几部(篇)主要作品的名称。  

   

    2 读准黑体字的音并且写准、理解、运用这些词语。

   落(    )     点缀(   )     婪(   )      冉冉(    )

    豪(    )    苦熬(     )   弦急管(    )  污浊(    )

  二、理解感知

    请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明白什么?(内容、主旨、感悟……)

    

  三、质疑问难

    你有哪些发现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吗?

 

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鹰的骄傲是展翅翱翔、搏击长空;火的骄傲是灼灼燃烧、烈焰腾腾;水的骄傲是惊涛拍岸,川流不息。那么,你认为树的骄傲又应该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如果你是一棵树,你最想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学生继续发言)作为树,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们愿生长在山上,阅尽千般风景;我们愿生长在原始森林中,吸风饮露;我们愿生长在湖畔,伴随凉风习习;我们愿生长在园林之中,受到悉心照料;我们更愿浓缩为盆景,享尽千般娇贵,万种宠爱……这些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偏偏有人选择了路边的行道树,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跟着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一起走近行道树,(板书:行道树及作者)听听它的诉说。

      二、导学反馈:

       1.指名生介绍作者张晓风的有关资料,其他生作补充。

       2.学生互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3.自由读课文,交流、汇报读书收获。(师相机板书:无私奉献)

      三、课堂研讨:

     (一)质疑探究,抓关键句,品味语言,深入理解 ,体会主旨。

       1、请再读,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在书上批注你的理由、理解或感想。(师随机板书:语言)

       2、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相互补充。5分钟后把你最满意的一处展示给大家。

       3、交流中质疑,读中释疑。(师相机板书:对比)

     语义深刻的语言提示:
     1、第2自然段中说“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堕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堕落”在这里指它们远离了森林,远离了它们的伙伴,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
     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因为城市的人们已习惯于污浊,对环境污染已麻木不仁了,虽然行道树在努力制造着新鲜的空气,但毕竟心有余而力不足,改变不了大局,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3、 “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既然是“别人都不迎接”,为什么“我们”去了? 
    因为别人都不去,“我们”就去了。“我们”去是命运安排的,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这很好地体现了奉献精神。
     4、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忧愁”是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是因为行道树能“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绿阴”,为城市制造清新,  黎明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 或者:“忧愁”是它奋斗的痛苦,“快乐”是它奋斗的结果。
     5、“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1)、为什么说行道树从事的是“神圣的事业”?

        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2)、为什么是“痛苦的”?“痛苦”表现在什么地方?

        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讲,这便是“痛苦”。表现在:总是一身抖不落的灰尘,夜晚孤独寂寞。(体会两处对比,感受“痛苦”,体悟精神。)

   (3)、“深沉”指什么?

         “深沉”指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以苦为乐的品质。上文选择春生绿叶,夏献浓阴,下文的迎接太阳,制造清新空气,这些都是深沉带给我们的神圣。

           ……

    6.行道树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

    4、现在,你还有疑问吗?

 

  (二)写法借鉴
    1.同学们,文章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无私奉献者的崇高精神。这种手法,我们可以称它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师相机板书)
    2.那么行道树的形象和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哪些地方相似? 
   ①  两者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  两者都为他人放弃安逸的生活。
   ③  他们的选择都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
   ④  他们的付出都是不求回报的。

   综上所述,作者用行道树象征无私奉献这是非常贴切的,行道树身上浓缩了奉献精神的精髓。 此外,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语言的精炼,形象。(相机板书)

  (三)情感体验
   1、请用精彩的一句话写下你想对行道树说的话。 
 (1)、行道树,你守得住清贫,忍得住痛苦,受得住寂寞,你是我的榜样! 
 (2)、行道树,你的存在尽管只是悲凉的点缀,但是城市因你而精彩。 
 (3)、行道树,你选择了牺牲,就决不能回头 
 (4)、行道树,希望你永远不要改变自己的选择。 
 (5)、行道树,你敢于挑战,承受痛苦,你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6)、行道树,你放心,不久的将来,你将不会感到忧愁与痛苦,因为我们在成长
    师:同学们,刚刚你们的发言,让老师大开眼界,真没想到你们能说的这样好,不但语言优美,而感情真挚。其实作者也和我们一样。她对行道树也是热情歌颂与赞美的。 
    师:同学们,本文中张晓风写了自然界中的一个物,实际上是赞美了社会生活当中的一种精神,想一想,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人们经常赋予他某种思想、情感和精神,并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同学展开想像,搜索一下自己的记忆,自由发言。
  ① 生:小草,她,坚韧、顽强、执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② 生:蜡烛,明知道自己会烧光,却仍然要点着。也有一句古诗,可以说明这一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③ 生:还有蜜蜂,辛勤采蜜,为人类服务,自己的寿命却很短暂。
  ④生:还有牛,辛苦地耕田,为农民服务,很勤奋,能吃苦。鲁迅先生曾这样说牛:“吃的草,挤出来的是奶”
  ⑤生:还有菊花,能耐寒、不怕风霜
  ⑥生:路灯,孤独、寂寞,却给别人方便。…
  ⑦“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师:同学们刚才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你们的思维能力真不错,这与你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大家刚才所说的,和文中作者写的都一样,都是借自然界的某一物,挖掘它的特点,赋予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赞美了一种精神——奉献精神。这也是我们写文章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2、联系生活,思考人生,主题升华 
      行道树,蜡烛,牛、蜜蜂、路灯、他们的这种牺牲精神是什么精神的体现?在生活中,有这种精神的人吗? 
      学生举例:(如:清洁工人,抗战非典的白衣天使,教师、科学家、航天英雄、士兵、公安干警等。) 

    3、你也向他们一样为别人奉献过吗?请将事件过程讲给大家并说说你的感受。

  四、总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1、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都是社会生活当中的一员,我们的生活能如此的美好而快乐,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象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的人的存在。
       他们承受着痛苦,努力追求,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他们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断创造着世界的奇迹;
       他们牺牲自己,照亮别人,让爱的阳光洒满大地。

      有一首歌中唱的好:“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自己,世界将永远充满阳光。
       最后,让我们大家一起唱这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丽、最崇高的情感——爱的奉献[教师播发歌曲《爱的奉献》,学生齐唱] 

    2、你还有不明白的吗?


    五、 
课堂达标:
     1.行道树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你们愿意做一个无私的奉献者吗?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行道树,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以“假如我是……,我愿……”的形式说几个句子。
   例句:假如我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 
   仿写:假如我是          ,我愿                     。
   仅供参考:假如我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 。
          假如我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
          假如我是一枚果实,我愿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 。
     2、从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花鸟草虫、风雨雷电中挑一景物,仿照《行道树》写一段话,赋予这种事物一定的象征意义。(300字左右)

 

    六、课后延伸:

      一、教(学)小结

      我之收获

 

      我之反思

 

     二,课后跟踪

      收集奉献主题的名言警句。

 

 


七、板书设计 
                    神圣                                  对比
行道树        痛苦       无私奉献          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深沉                                 语言精炼

10
浏览(2252)┆ 评论(2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