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教学的目的,我们认为通俗地讲,就是解放人,解放人的思想、心灵、笔墨,解放人的精神创造力。使人的聪明智慧、创造潜能、才华才气全部释放出来。实验中我们加强阅读,因为阅读是由外而内的吸收、借鉴,充实人的头脑,提升人的素质;而写作中,我们则要注意培养学生尽可能做到由内而外地尽情倾吐、创新,解放自我,展示自我。
创新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努力做到使学生爱写、会写,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具有记叙、论说的全面表达能力,能写出有中心、有思想、有条理、有新意、有文采的畅达文章。实验教师切记创新作文教学的要求是立足于“人”(写作主体),着眼于“文”(书面语),激活写作主体的全部“创造力”!
创新作文,即用“文”(书面语)来表达意,交流信息。一般来说,它是由“说”开始,借助“言”超越“言”,,最后走向“文”。
创新作文课:
寻找吸引力
设计思路:
总分写法是小学生习作时的一种基本方法,简单易掌握,很适合中年级的学生在习作时运用。人教实验教材五册六单元中,《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东方之珠》这几课运用总分方法构段谋篇很突出,我又从小孩玩吸铁石得到启示,从磁铁的吸引力联想到生活中的吸引力现象,设计了这样的一节作文指导课,使从课文中积累的写法得以实践和运用。
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总分构段的方式来进行专题习作指导;
2 运用联想的方法观察生活,培养观察力。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找找生活中什么像磁铁一样具有吸引力,怎么去吸引的?
教学过程:
1、一句话中找“吸引”
一 演示“吸引”,认识吸引力
1 做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 吸引 。
2 小结:磁铁吸引铁钉的这种力就叫吸引力。(板书:吸引力)如果我们换一双眼睛看世界,换一个角度去思考的话,那么有吸引力的就不再是这小小的磁石,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也是有吸引力的,而且能吸引的还是人呢!(板书:人)
二 发现“吸引”,迁移吸引力
1 无数的“磁石”吸引着人
1)课件显示教师春游时的照片
师:是什么大磁石吸引着
生:五颜六色的花朵吸引着
生:美丽的春天吸引着
师:是呀,明媚的春光吸引着我,芬芳的花朵吸引着我,美丽的田野吸引着我,吸引人的原来是春天的美景这块超大的磁石呀!
2)课件依次分别显示雪景、苹果、各种各样的蔬菜
师:现在,你看看,这些也是磁石,它吸引的是什么人呢?请同学们还用一句话来说,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发现,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呀。
生:雪地吸引着爱玩雪的小朋友。
生:又香又脆的苹果吸引着老奶奶给小孙子买。
生:红红的苹果吸引着爱吃水果的我。
生:鲜嫩的黄瓜吸引着妈妈。
生:红红的西红柿吸引着买菜的阿姨。
……,……
2、无数的“磁石”吸引着“物”
1)课件同时显示草原、大海、高山、树林。
师:同学们已经发现那么多的磁石吸引着人,其实,磁石还可以吸引动物、植物等很多东西呢!(板书:物)现在,请同学们欣赏这些好看的图片,想一想,他们会吸引什么呢?不能再说人了,看看会吸引什么“物”呢?选自己喜欢的图画和自己A同桌交流交流。同样,用一句话来概括。
生:大海吸引着各种各样的鱼;
生:蔚蓝的大海吸引着鱼儿在这里玩耍;
生:碧绿的草原吸引着牛羊在这里吃草;
生:茂密的树林吸引着小鸟儿在这里唱歌;
生:大山吸引着动物们在这里居住;
生:大山吸引着小松鼠去才松果;
……,……
2)课件显示花朵上停着蜜蜂的画面。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大大的磁石,还有一种磁石是不大的,看,就像这小小的一朵花,它吸引的是什么呢?可以说你看见的,也可以说你看不到的。
生:鲜艳的花朵吸引着蜜蜂来采蜜;
生:美丽的花朵吸引着蝴蝶把它当作大舞台来跳舞。
……,……
3、 用一句话和自己的B同桌交流自己课下寻找的磁石吸引着什么。
(发言略)
2、总分段里悟“吸引”
一 认识总分,范例引路
出示课文中的总分段。
师:刚才我们在生活中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很多很多的吸引力,而且都用一句话概括了出来,概括是一种能力,写具体更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基本功,怎样才能把一句话说具体呢!我们请出我们的课
课件出示下面两段话,其中第一句话变红色。
A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气味勾住。
B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好看极了;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指名读,然后分析)这两段话,都是总分段,开头的第一句话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总写,后面具体写,第一段具体写了秋雨中藏着什么气味;第二段中具体写了有什么样的鱼,这就是分写。运用这种方法,我把磁铁怎样吸引铁钉写成了一段话,这样就把一句话用一段话说具体了。
二、教师“下水”,诠释总分
课件出示教师写的总分段范例:
磁铁能吸引铁钉。桌子上放了许多钉子,我拿起磁铁,刚要挨近那枚小小的螺丝钉,谁知,还没碰到呢,那枚小钉子就迫不及待地粘在了磁铁的身上,其他那些大大小小的钉子也争先恐后地被吸引了过来,牢牢贴在磁铁的身上,像幼小的孩子见到了久别的妈妈,好亲热呀!
三、学生尝试,联系总分
学生运用这种总分构段方式说自己寻找的吸引力。
现在和你的B同桌用这种方法具体说说你找到的吸引力,是怎么去吸引的,要注意听,听的时候如果发现同桌有什么用词不准确的,或者你还有什么好词,可以进行补充。现在开始交流。
生和自己的B同桌进行交流后,然后全班交流。
生:我就是一块大磁铁,吸引得爸爸妈妈整天都在围着我这个大磁铁在转。给我买来许多好吃的、好玩的和一大堆书,还有单衣、毛衣、棉袄、棉裤,真是一应惧全,让我吃得饱、穿得暖,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怀里怕掉了”,使我变成了不会干活的娇宝贝儿。看我这个大磁铁吸引力多强大呀!
生:操场是一块大大的吸铁石,吸引着同学们。“丁零零……”,一下课,同学们就来到操场上做有意义的活动,操场吸引来小同学 “玩老鹰捉小鸡”,“老鹰”捉不到“小鸡”,急得团团转,逗得“小鸡”们哈哈笑;还吸引来大家玩“警察抓小偷”,“警察”在后面穷追不舍,累得“小偷”满头大汗。这快大磁铁一动不动,就把同学们吸引来了。
……,……
3、习作里聚合“吸引”
一 串起“吸引”成文
师(鼓掌后总结):同学们,我为你们喝彩,你们已经学会了这种总分表达方式,学会了这种方法,你们会觉得写作文是易如反掌的事。你把你寻找到的吸引力每一种写成一个自然段,几个自然段的组合再加上好的开头和结尾,一篇关于吸引力的作文就新鲜出炉了。
同学们可以在开头把如何想到写吸引力的原因写清楚,然后再加上一个你喜欢的结尾,文章就十分完整了。现在和自己的C同桌交流交流。
指名展示交流情况,并相机指导用词用句。(略)
2、运用“吸引”点睛
师:好的题目也像磁铁,他能吸引人们好奇的目光,使读者有读下去的兴趣,你可以用( )吸引力,大家想想,可以在“( )”中填上什么?
(神奇的、有趣的、奇妙的、好玩的),还可以写个跟吸引力有关的题目,用一句话做题目,可以写上什么呢?(处处都有吸引力、吸引力,多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