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儿童阅读
濮阳市油田第十四小学 贾 彤
(接上文)
三、“儿童阅读”开展实施的策略
(一)儿童阅读应该强调“全营养”
“全营养阅读”是河南校讯通阅读推广工程的一张名片。作为国内儿童阅读推广的一支重要力量,校讯通为推进河南的全民阅读、儿童阅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每年斥资数百万,举行面向河南全省的书香班级、书香家庭、阅读天使、书香校园的评选活动;专注于研究阅读方法、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推广策略等,通过“校讯通博客”、“校讯通众享书店” “校讯通名师大讲堂”等平台,向老师、家长、孩子推荐优秀书籍,提供专业、实用的阅读指导方案。河南省中语会理事长孟素琴老师盛赞:“校讯通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业”。
“全营养阅读”的核心和基础是“营养”,具体是指:优质书籍,滋养心灵;分龄分级,合理吸收;均衡丰富,全面发展。“全营养阅读”中的“全”,提倡:全家都来读书,建设书香家庭,丰富家庭藏书;全班都来读书,建设书香班级,创建班级图书馆;全校都来读书,建设书香校园,营造阅读氛围。
“全营养阅读”在面对全体孩子的成长需求时,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阅读兴趣,为他们调配适宜自己的“营养套餐”。还要考虑性别因素的影响。男孩子和女孩子需要的阅读营养,应该是有所不同的。男生需要多阅读一些能培养阳刚、浩然之气的书籍,如军事、科学、历史类的书籍。女生要偏重阅读一些培养女孩子优雅气质的书籍,也要适当地补充一些使女孩子的性格更坚强的书籍。“海豚传媒”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玛蒂娜系列故事书》就是一套特别适宜女孩子阅读的丛书。
(二)阅读活动要形式多样
1、家庭亲子共读
《朗读手册》中指出:“哪个孩子有较丰富的词汇,能较好地理
2、家庭联合读书会
如果一个家庭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坚持“亲子共读”,也可以几个家庭联合起来开展周末读书会。这种家庭联合读书会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读书组织形式”,能够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交流读书的心得与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交往的机会。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比较多,我们的读书小组的七个孩子中有五个是独生子女,由于家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缺少“玩伴”,易养成孤僻、不合群的性格。而“读书会”恰好提供了一个平台,使这些平时没有兄弟姐妹玩耍的孩子有了一个共同的时间,同读一本书,同唱一首歌,同诵一首诗。并且,“读书会”的主持人由孩子们自己担任,这对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也是很好的锻炼。而且,家长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交流一下教子的心得。“周末读书会”,真是益处多多!
3、班级读书会
班级读书会,顾名思义,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而是由教师指定或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或一个系列的文学作品,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共同阅读,然后在班上进行讨论。包括选书——阅读——讨论这一完整的环节。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材料不再是一篇篇的课文,而是整本的书籍和作品;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教师一般不进行字、词、句的单向教学,而是通过和学生平等的讨论,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师生既可以对某一段、章进行深入研读,也可以就整本书中的人物形象、作者观点进行讨论。总之,班级读书会所倡导的学习理念,更加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学习方式,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强调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班级读书会可以采用“教师大声读给学生听”和“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方式,也可以每天固定15-20分钟,进行“持续默读”训练。阅读读物可参考语文教材“课外书屋”栏目推荐的书目,以鲁教版课标语文教材为例——
四年级下册推荐阅读的是:《父与子》,[德]埃•奥•卜劳恩;《童年》,[前苏联]高尔基;《城南旧事》,林海音。
五年级上册推荐阅读的是:《西游记》,吴承恩;《绿山墙的安妮》《海蒂》《窗边的小豆豆》《根鸟》等“成长小说”。
五年级下册推荐阅读的是:《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沈石溪、西顿、杰克•伦敦、椋鸠十等名家所著的“动物文学”;《红岩》《红日》《铁道游击队》等“红色经典”……
笔者所在的班级坚持以“班级读书会”为主要形式的儿童阅读。仅五年级的这一年,学生们就认真朗读了58篇课文,背诵了120余首古诗和10余篇古文,阅读交流了厚厚的四大本同步阅读。同时,我们组建了图书角,同学们“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博客里、在日记本中、在读书记录卡上,留下了你们一篇篇读书心得、读后感想。每一个同学都超额完成了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的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任务。仅举几例:
魏鑫玉:663.7万字 李亚鑫:397万字
谷雯雯:445.9万字 陈 凯:451.6万字
姜天赐:395.8万字 王 彪:434.9万字
王港平:188.2万字 王明明:225.2万字
4、学校的“读书月”、“读书节”
学校可以利用每年的四月开展“读书节”或“读书月”活动。4月2日,是国际儿童阅读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可以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跳蚤书市”等活动,为校园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以2009年4月的“读书月”为例,我们倡导教师读童书,学校为老师们推荐并提供了80本经典童书,要求每位教师阅读文学类、科普类等童书不少于2本。提倡大声读给学生听或与自己的子女进行亲子共读等方式,至少完成2本童书的书评或读书心得,参与学校的评奖。学校将适时举办教师童书阅读交流会。请看我们的倡议书的一段——
亲爱的老师,您还记得吗?每年的4月2日,是什么节日?每年的4月23日,又是什么庆典?去年的此时此刻,我们吹响了“阅读”的号角,今年,我们还会吹响,并将一直持续,直至我们的校园满是书香的葱茏……
童书是这世上最美妙的种子,等待着每一个关注儿童精神成长的人们去播种。“我们一起想象那林子和葱茏,想象着诗意的风儿很轻柔地从童年的脸上吹过去,童年心里就葱茏了。”没有教师对阅读的热爱,永远不会有儿童对阅读的热爱。读孩子的书,看孩子的事;听孩子的话,懂孩子的心!老师们,请加入到与孩子们共读童书的幸福道路上来吧!
(三)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阅读策略
1、预测策略
根据线索去猜内容,不在于对与错,对与错很快就能从文本中得到解决。通过预测可以帮助学生投入以文本之中,阅读的主动性就很强,可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绘本的阅读经常采用这条策略,比如,阅读《我是霸王龙》时,让学生观察封面,猜测这本书会讲什么故事?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连结策略
文本所呈现的所有的讯息,令我们想起了我们已经知道或曾经经历过的事物。文本唤起读者的相关经验。阅读绝对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如果文章能够和读者产生共鸣的话更能激起读者阅读的乐趣。还以上文的《我是霸王龙》为例,教师可以适时地问学生:“你们身边有没有像霸王龙一样的孩子呢?”当故事读完后,可以问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
3、提问策略
提问是对阅读理解的一个很好的策略。基本的问题,如这个字怎么念,但我们希望向高深、更能带动他广泛思考的方面提问,这些问题是什么?分析性质的问题。另外是一个评价性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你是怎么想的?老师的提问,其实是有答案了,从一个角度来说,它并不是一个好的问题。问一些
(1)白雪公主和后母这两个女人有什么共同的特质?想想白雪公主缺了什么?
(2)为什么没人愿意演国王?为什么国王不重要?各位男生,你们要怎么娶老婆?我们要怎样的爸爸?不要因为忙就忘了家里,忙碌也是一种残忍。
(3)假如是你躺在那,遇到王子的几率大不大?白雪公主如果遇不到王子会怎么样?如果有别人来,谁会来?如果遇到色迷迷的怪老头就惨了。所以,如果有一天你遇到挫折,躺在那里等人来行吗?
4、图像化策略
课堂教学中,老师透过图像化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所谓图像化是把文本画成稿,用图像表示。有些孩子是用图像思考的,在图画中检测学生的理解。比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让学生画一画隧道开凿的示意图,就有助于学生理解“中部凿井法”“两端同时凿进”的方法,尤其是八达岭隧道是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很多学生在画图时容易忽略。
5、一篇带多篇策略
经验表明,课内带课外,一篇带多篇、带多本的方法是相当有效的策略。比如学完课本中的“卡罗纳”,立即给学生推荐《爱的教育》,会起到相当好的阅读效果。
年级 | 单元主题 | 读整本书目录 |
六 年 级 下 册 | 人生感悟 | 《老人与海》《毛毛》 |
民风民俗 | 《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录》 | |
深深的怀念 | 《马提与祖父》 | |
外国名篇名著 | 《汤姆·索亚历险记》《蓝色海豚岛》 | |
科学精神 | 《生命的密码》《小灵通漫游未来》 | |
难忘小学生活 | 《我要做好孩子》 |
6、读写结合的策略
这是教师们常用的策略,让学生写读书心得、仿写、续写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其中,读书报告单是一种较好的形式。
1、《西游记》的作者是( )朝代( )。 |
2、《西游记》这本书中哪个故事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
3、师徒四人西行之路非常艰险,请简述九九八十一难其中一难。 |
4、书中师徒四人各具性格,你最喜欢哪一位,为什么? |
5、读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你怎样看待孙悟空与唐僧之间的矛盾? |
6、请你谈一谈读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
总之,就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10年修订稿)
2、徐冬梅,《徐冬梅谈儿童阅读与母语教育》,长春出版社,2009年4月
3、薛瑞萍,《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长春出版社,2009年4月
4、周益民,《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长春出版社,2009年4月
5、李怀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6、窦桂梅,《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7、王宗海,《上好课:问题与对策·小学语文》,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8、刘良华,《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9、赵镜中,《提升“阅读力”的教与学——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发言》[J],《小学语文教学》,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