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晓月
文  章:60
评  论:348
访问量:35045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我校名著阅读之现状
分类:教学反思   2011-04-15 13:35

名著是经过历史淘洗和时间筛选的作品,是超越了时空和文化局限的作品,有益于学生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反而不感兴趣。新课程要求我们读一些古典名著,吸引文学名著的精华,提高语言、文学素养。近年来名著阅读题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正确复习名著阅读已势在必行!

然而,名著导读”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也让很多初三老师陷于被动局面,具体分析,其原因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1.教研组重视不够。  

据我所知,学校的课程安排中有明确安排“阅读课”的具体时间,因为不纳入常规教学检查范围之中,有些班级甚至就把这一环节省略掉,,任由语文老师自行解决,或上成自行,或上成语文,或者“放羊式”自由阅读。有些年级的老师甚至都不知道本年级的必读名著是哪几部,“阅读课”形同虚设,老师不“导”,学生不“读”。  

2.老师认识不足。  

首先,中考题型(除江苏、福建等少数省份外)中近两年涉及名著内容,在中考这个指挥棒的指挥下,许多初三老师有所觉悟,让学生把“名著导读”看一看,大概情节了解一下,以此来应对考试。但今年以来,名著阅读题较细致,不是这些简单的浏览就可以得分的,而是必须细致认真的看完原版才可以。但大多初三老师教学时间紧张,无力照顾“名著导读”。再次,名著多为大部头著作,“导”的过程很费时间,所以只能放弃。其他年级教师则因为考试不涉及或者很少涉及名著知识,干脆就放在一边,不予理睬。

3.学生不予重视。  

现在许多学生由于课业负担太重,很少有人静下心来读名著,再加之影视、网络等的影响,学生不太喜欢读文本,他们对名著的了解也大多来自影视,并且所了解的也不过是精彩的情节而已,而对名著的精神了解甚少。

4、家长不予重视

家长对学生阅读名著不重视,认为是浪费时间,荒废学业,并且学生的作业很多,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英语和数学上,对于语文,本身也就不会花过多时间去学习,也就谈不上课外去阅读名著。

5.“导读”教学效果不好。  

由于重视不够,于是就出现了即使开设“阅读课”,也不过走走过程,教学简单粗略,没有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些老师甚至自己都没有读完所“导”的著作,可以想象这样怎能让学生好好读名著! 

6、文字障碍、学生对缺乏毅力

尤其是一些古典名著,学生更是望而却步,特别是《红楼梦》,《红楼》中有太多晦涩难懂的生字,学生通常是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然而,由于种种主观、客观原因,能主动去读名著的中学生很少,很多人干脆就选择了不读。又特别是农村的中学生,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

 

0
浏览(4395)┆ 评论(1)┆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