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瘦尘
文  章:254
评  论:1167
访问量:194432
荣誉榜
推荐博文
(转)上帝派给焦作新教育的天使——张硕果老师印象记
分类:和新教育同行的日子   2010-12-20 10:20
 

 

 

   和新教育的一次偶然相遇,改变了我整个的教育生命。追寻生命成长的姿态,也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直到今天,我一直坚持认为,新教育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新教育是属于大家的,属于每一个拥有教育情怀和教育梦想的人。因为很多朋友的彼此鼓励,相互取暖,我和我的团队才一路走到今天。刚刚结束的全国新教育工作会暨开放周活动中,又见到了很多的新朋旧友。一个又一个为教育理想奔波的身影,让我们的教育变得诗意、美丽和温暖。感谢王丽娟老师,感学所有支持帮助我成长的朋友。

                                        ——张硕果

    

(转自王丽娟老师博客)2010-12-01 12:01:32, 王丽娟, 2007, 1/24, 原创    

上帝派给焦作新教育的天使

——张硕果老师印象记

   在焦作新教育开放周上,我见到了久违的张硕果老师。连续三天的开放周,她是唯一的主持人。坐在听众席上,远望过去,感觉她比过去更加清瘦了,但她的笑脸依旧,执着依旧,自信依旧。她说,干国祥老师是上帝赠给新教育的礼物,我觉得,她就是上帝派给焦作新教育的天使。

“你自己都没有感冒,怎么去传染别人?“

   “张硕果”这个名字真正走进我的内心,是在2008年到新教育研究中心访问学习初期,那时团队里不时有人提起她,尤其干老师经常说起她带动了焦作的新教育开展,我想这一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085月,我随研究中心到贵州凤冈参加一周的支教活动,并参加“全国新教育西部公益论坛”。在贵州,我第一次见到了硕果。因为我和高丽霞老师住在一个房间,而她和高丽霞是好友,所以我有机会和硕果聊了聊。简单的寒暄之后,我们就聊起了各自地方新教育的开展情况,提到这个话题,硕果的话闸一下子拉开了:“我首先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诵读诗歌,一起共读童书,先让我自己的孩子从中受益与成长。然后我就先走进孩子的班级,把孩子的成长故事与他的班主任分享,和他的班主任一起召开家长会,把我儿子的成长故事再讲给这些家长,先让他们的班级和学校先做起来。随后我又自己深入到一所所学校,用自己身上的故事去宣传,去发动,让更多的学校加入进来。……”听了这些,我很佩服硕果的智慧与勇气,佩服硕果的无私与真诚。

   说到激动处,硕果对我说:“你自己首先要认同,要做出样子来,别人才会跟着你走。试想,你自己都没有感冒,怎么能去传染别人呢?”这个不算恰当的比喻,以其高度的形象性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硕果也因此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临别前,她将一本《焦作新教育简报》赠给了我。这是这本杂志的第一期,她一个人组稿编辑。翻开它,我看到了很多焦作毛虫成长的足迹,也似乎看到了硕果日夜奔波各校的身影。

“我们被张硕果老师的人格所感动!”

   焦作开放周安排参观了三所学校,沿途有一位当地老师为我们做导游讲解。从这位老师的谈话中,我知道这是一位在当地很优秀的新教育实验教师,就在她的讲解中,总是多次提到“张硕果”。

   “说起我们焦作的新教育,不得不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张硕果老师。可以说,没有张硕果老师,就没有我们焦作新教育的今天。我们也很难感受到新教育的魅力……。”我想,这样的导游介绍词一定不会是事先准备号的,而是老师们发自内心的声音。

   “接下来我们要走进的学校是马村工小。在这所学校里,有我们焦作市唯一的小学功勋教师——赵素香。而这位老师在最初在班里开展共读时,还曾经被家长们告倒教育局纪检委,说赵老师让学生掏钱买书。赵老师当时自己也感到很委屈,张硕果老师知道后,一边鼓励赵老师,给家长进一步沟通交流,一边到教育局澄清事情原委。现在赵老师班级的学生家长大多数都已经参与到亲子共读活动中。”正是硕果对每一个实验学校、班级、教师与学生,从一而终的关注,对新教育无限的信心与认同,才让她如此坚强与勇敢地面对困难。

   在走出马村工小时,看到硕果和干老师一共走出校门,导游老师不由地对我们说:“看,这位就是我们的张硕果老师!其实,我们做新教育,一方面是被新教育的魅力所感染,另一方面更是被张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动。我们真不知道,在张老师瘦弱的身躯里,究竟蕴藏着多大的能量?”可见,硕果老师的精神已经成为焦作新教育的精神象征。

   在修武二中,在大家翻看资料时,我终于有机会零距离地接触到硕果。她笑着说:“不好意思,太忙了,这次真是照顾不周。”我理解,所以这次会议中没有打扰她,只是敬佩,只是学习。

“以团队的名义成长”

   焦作开放周上,张硕果老师主持的“20092010和新教育携手走过的日子”主题沙龙感动了所有的参会人员。“唤醒”“仪式”“编织”“穿越”“成长”五个主题词,十多个感人的人物与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焦作新教育的魅力。而我印象最深的是硕果提出的“以团队的名义成长”。

   一个人的力量有时的确很大,但一个人的精力与智慧毕竟有限,硕果唤醒了身边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家长,他们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团队,使新教育之花开遍了焦作大地,也使焦作新教育呈现了星火燎原之势。从“一粒种子”发展到“一个优秀团队”,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也正如人们常说的,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会永不干涸,硕果和她的新教育团队获得了成功。

   “以团队的名义成长”,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告别了焦作,硕果的影子一直挥之不去。硕果是智慧的,硕果是美丽的,硕果也是幸福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叙事的主角,正是一个个优秀的个体,成就了一个个优秀的团体。我不由扪心自问:今后的岁月里,该怎样书写自己的生命叙事?

 

 

2
浏览(1902)┆ 评论(1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