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习惯养成需要彼此驯养 下午因为有个家庭教育讲座,孩子们不去学校。出门的时候嘱咐女儿在家先写完作业再玩。当我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进到家门先问作业,回答是一个字也没写。琴呢?没练。故事书呢?没读。问下午在家都做了些什么。回答说,看了一会儿电视,到楼下玩了滑梯,荡了秋千,然后又和爷爷奶奶去街上散步了,回到家天也快黑了,一听顿时火就往上冒。 吃过饭开始写作业,正写着小嘴便撅了起来,问怎么了?说嫌作业多。看着她磨磨蹭蹭的样子,心里又烦,催促要她快写,便抽泣起来。我不想再言语,拿起一本书坐她旁边看起来,她写着写着突然哭得更痛起来,洗把脸接着写,一直写到十一点多,终于完成作业。琴还没练,书也没读,我也已经是呵欠连天了。但是,不行,当天的事必须完成,为了让她明白这一点,继续练琴,女儿也没精神,看着女儿泪痕未干,又在抽泣,心里也不禁疼痛起来。练完琴,洗漱,上床,很主动地说:“妈妈,我们接着读《小王子》吧!”我说:“今天妈妈读,你来听吧。”于是,女儿吻了我的额头一下,闭上眼睛开始听故事,慢慢地,呼吸变得深沉,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痕,但嘴角也有着微笑。 合上书,我没有一丝睡意,我知道这样并解决不了问题,孩子终归只是孩子,即使今天逼着她完成所有的任务,但明天或许她会依旧如此,何况这样的效果好吗?孩子睡得这么晚,明天上课的效果也不会好,家长不可能天天跟在孩子的身后帮她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天早上,去往学校的路上,风刮得厉害,满地的枯黄的落叶在风中翻滚,从树上飘落的顺着风地狂吹敲打在行人的脸上,眼睛也不由眯成了一条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女儿坐在车后,脆脆地声音响起,继续背着自己每日路上必背的《三字经》,听着心里突然疼痛起来,今天背到第五节了,表扬了几句,问女儿:“昨晚睡得好吗?” “很好啊!”女儿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昨天晚上的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人在最初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的,因为环境养成的习惯不同,便相距遥远了。所以,不论是品德还是学习,从小一定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我开口说。“就像你昨天玩了一下午,把所有该做的事都抛在了脑后,然后让自己把所有的任务都集中在了晚上,熬到了大半夜不说,效果也不好。睡眠质量不好,也会影响你今天白天上课的听讲。你说是吗?” “我知道我错了,妈妈,以后我要先写完作业再玩。”女儿清脆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平日里,你的作业都是妈妈看着在学校完成,回家就只剩下练琴和读书,这样做事感觉还有空闲的时间,并且效果也要好得多,有了空余的时间,我们还可以出去散步。可是,妈妈一不在身边,自己就不会安排自己的学习,以后要试着科学的安排自己的时间,知道吗?”我继续语重心长。 “嗯,《三字经》里都说了:‘少不学,老何为?’人小的时候不学习,到老了就一点作为有没有,到时候后悔也就来不及了。”女儿说道。 这天放学,女儿很自觉,趴在办公桌上很专心地速度也很快地完成了作业,我们教室值日的孩子还未打扫完教室,她又很自觉地拿出书包里的《绿野仙踪》读了一会儿,看着她入神的样子,心里不由漫上一丝温暖。 晚上,练完琴后,想起了家庭教育讲座中专家说的“小和尚静坐”,便放上了《高山流水》的古筝曲,然后盘腿而坐,腰背挺直,女儿看到了也学着坐好,问这是做什么,我先给她简单叙述了《高山流水》这首乐曲的意思,里面所描绘的一些景象,然后告诉她,我要闭眼想象出这首乐曲里的景象出来,但是要盘腿而坐,腰背挺直。她顿时也很感兴趣,也试着做起来,只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她连2分钟都坚持不下来。我问她心里看到了什么,她说很难受,不想这么坐着。 在《小王子》的录音中,女儿渐渐进入了梦乡。“驯养,需要非常的耐心。首先,必须要离得稍远些,远远地坐在那边的草地上。然后,一天天地靠近。并且,要能在每天同一时间来才更好。驯养,重要的是懂得与珍惜。驯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听着小王子和狐狸关于驯养的对话,思绪万千。对于孩子的教育,孩子学习、品质、约束力各种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我们耐心驯养的,作为家长的我们,能够像狐狸那样,做孩子真诚而又彼此驯养的朋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