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歌唱活动《月亮婆婆喜欢我》
活动名称:音乐
活动内容:《月亮婆婆喜欢我》
教材分析:
《月亮婆婆喜欢我》是一首非常抒情、优美的具有傣族风格的歌曲,旋律具有浓郁的傣族风情,歌曲中游戏意味的意境能带给孩子欢快、愉悦的感受,歌曲前后两部分在旋律上有明显变化,前半部分旋律优美、抒情、流畅,表达与月亮婆婆亲密的情感,后半部分旋律活泼、欢快、跳跃表达游戏的快乐情绪,分别用波浪线和小脚丫表示不同的旋律,不仅让幼儿对歌曲有整体的概念,还形象地提示幼儿分别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出歌曲前后变化。歌词形象生动有趣,朗朗上口、易于记忆,非常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借助图谱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出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上的
前后变化。 -
3、学习用轻快弹跳的声音在乐曲的结尾演唱“沙沙”,初步感
受合作演唱的愉悦。
活动准备:夜空背景图、月亮婆婆头饰及图谱若干
活动过程:
一、 练声活动
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朋 友们 好 娜娜 老师 好
客人 老师 好 小朋 友们 好
二、通过游戏熟悉基本旋律
1.教师头戴月亮婆婆头饰,与幼儿一起游戏,熟悉歌曲后半部
分旋律。
提示语:晴朗的夜空中,微风轻抚着,月亮婆婆出来了,她在跟
小朋友做游戏呢!我们一起来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好吗?
2、按歌曲节奏熟悉歌词:我走|她也|走—|我停|她也|停—|。
3、游戏:走走 停停。
三、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1、教师范唱歌曲。
指导语:小朋友喜欢月亮婆婆吗?今天娜娜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婆婆的歌曲,请小朋友听一听歌曲里都唱了什么?
2、分句出示图谱。
3、根据图谱学唱歌曲。
四、分段欣赏歌曲,感受旋律上的前后变化
1、感受歌曲前半部分优美、流畅的旋律。
指导语:小朋友们喜欢月亮婆婆吗?娜娜老师也非常的喜欢月亮
婆婆,下面啊我要用我的歌声表达对月亮婆婆的喜爱。(老师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前半部分)我是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感情唱出对月亮婆婆的喜爱的呢?
2、感受歌曲后半部分的欢快、跳跃的旋律。
引导幼儿玩“走走 停停”的游戏,感受旋律的欢快、跳跃。
3、分别用连贯、跳跃的声音唱出歌曲的前后变化。
4、集体游戏,感受歌曲旋律的不同。
五、学习用轻快弹跳的声音在句尾演唱“沙沙”
1、小朋友演唱歌曲,老师在句尾唱“沙沙”。
指导语:我是在什么地方唱的“沙沙”?我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演
唱“沙沙”的呢?
2、老师演唱歌曲,小朋友在句尾唱“沙沙”。
3、幼儿分组,分别演唱歌曲和伴唱“沙沙”。
4、幼儿与客人老师合作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