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偏爱” 要“博爱”
一日,忽然听到学生说,老师是个偏心眼?咋一听,我惊讶了。仔细了解调查后知道了事情原委。是我对班干部及学习优秀的人有点过分宠爱、亲近,什么事都依赖。造成了学生的分化。不自觉将班级学生形成三类,教师真喜欢的,不喜欢的、既喜欢也不喜欢的。而且界限以从模糊到逐渐清晰。这是相当危险的。会陷入奇妙的“二八”规则,也就是偏爱20%,厌爱80%。这样的教育伤害了多数学生的心,疏远了师生关系。
我要及时改正。教师的爱是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但是不可偏爱,这样的教育影响危害之大,令人担心。
作为教师,爱学生,天经地义。要有一颗爱心,这种爱不是一般的爱,是细腻的爱,是一种情感;教师施之以爱,是一种奉献,不要求回报,是宽容、理解、包容;教师的爱是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信任,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师的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一种无私的爱。爱学生要掌握度,当你过分爱少部分学生时,势必会从宠爱过渡到偏爱到溺爱。翰林学士欧阳修爱他的学生曾巩,但不溺爱他,曾巩考场失利,直至40岁才中进士。
教师爱学生要理性。平等的爱学生。不要仅从情感出发,学会赏识、理解、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用我们的诚心、细心、耐心去爱童心。如雨露一般“润物细无声”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用园丁的汗水辛勤耕耘,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
教师对学生要博爱, 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教师更应该多关心他们,因为他们受到不应该的冷遇会多,亲近他们的同学会少,他们的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平等与爱护,得到同学的尊重。教师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或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能激起他们的信心,成为他们前进的起点。在教师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培优扶弱”不是只重视培优,而忽略扶弱。是用辩证法,发展观去培养学生,不可偏废。
教师博爱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把自己的爱撒向每一个学生。用师爱的光辉,润泽着每一个孩子。
不要“偏爱” 要“博爱”。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将教师无私的爱延伸至博爱至大爱无疆,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