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王仁元
文  章:6741
评  论:14252
访问量:1496332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陪孩子一起成长——原创乐园第九期论坛摘录
分类:经典转载   2010-08-14 15:39
 

陪孩子一起成长

——原创乐园第九期论坛摘录

玉蝴蝶

   转自: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2356046

应王仁元老师和博我以文老师的邀请,昨天晚上,我主持了原创乐园第九期论坛。交流现场气氛热烈,众位博友们各抒己见,交谈甚欢。特邀评论员梅子老师和多余老师都有精彩发言,让大家十分折服。今天我摘录部分精彩片段呈献给大家。

 

才子——王仁元老师为玉蝴蝶老师作的诗:

 

飞来一只玉蝴蝶,

带来碧玉的温润,

带来蝴蝶的美丽,

给人飞翔蓝天的渴望!

 

飞来一只玉蝴蝶,

带来知识的渊薮,

带来母爱的浩阔,

给人化蛹成蝶的冲动!

 

玉蝴蝶老师讲座提纲

一、父母如何陪伴孩子成长

二、老师如何陪伴学生成长

三、陪伴的过程是收获知识、收获幸福的过程

 

论坛精彩片段:

 

本期主讲人——玉蝴蝶:

在第五届校讯通书香班级的颁奖会上,最让我难忘的环节是刘肖老师参加的访谈。他的一句话:“爱就是陪伴”,多么朴素而富有哲理的一句话!

 

爱孩子就要陪伴孩子成长!让我们畅所欲言,交流沟通!

 

家长陪伴孩子成长,并不是时时、事事、处处都要陪伴,在习惯没有养成之前,我们的陪伴要多一些,直至孩子养成了好习惯,就可以适当放手了。

 

爱就是陪伴。陪伴是爱的载体。有了持久的陪伴,有了足够的磨合,必能日久生情,必能产生丝丝缕缕的情愫。有了陪伴的爱是触手可及的,是实实在在的,是回味悠长的。爱孩子就要陪伴她,这是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有效的做法。陪伴将给你带来无限的幸福和快乐。

 

“陪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您的孩子说得好极啦!

陪伴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有极大的爱心、耐心、细心。想当初我儿子学葫芦丝,我整整陪伴了他四年。四年中的每一节课都是我陪着他听的。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我们做父母的疲于应付,但是我们不仅在为自己的家庭教育孩子,更是为国教子,所以我们理应摒弃各种理由和借口,去多多陪伴自己所爱的孩子,用陪伴为自己和他人的一生写意爱的春秋!

 

如何去让一个气氛紧张的家庭在快乐中帮助或陪伴孩子学习?

首先家长的心态要平和,不要事事都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尤其不要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

第二条:不要处处显家长权威

家长要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不要处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第三条: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

要求孩子爱阅读,你自己首先要是爱书之人;要求孩子不撒谎,你得说到做到;要求孩子爱清洁、讲卫生,你自己得洁身自好。想让孩子做到什么,家长首先要做出表率。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也是家庭的原生态问题。

 

如果孩子有些活动能自己进行,您就做个快乐的旁观者;如果孩子确实需要您扶持,您就给以适当点拨。如果这个挫折不会对孩子伤害太大,可以让他碰个疙瘩,以便总结教训;但如果事情具有不可挽回性,那家长一定要阻止孩子。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因为有“教学相长”这句话。作为教师,爱是教育的起点,爱是教育的核心。想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育,首先你要付出无私的爱。无论是师爱,还是母爱、友爱,都将以陪伴为载体,才能合理地展开。陪伴孩子们学习、活动,做他们的良师;陪伴孩子们郊游、嬉戏,做他们的益友;陪伴孩子们欢呼、哭泣,做他们的妈妈……在平凡的陪伴中,却能孕育出伟大的难忘的师生情! 在平凡的陪伴中,教师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着。教师是孩子们童年快乐时光的缔造者,孩子们是教师不断提升进步的促进者。陪伴让师生都收获了累累硕果,实现了双赢!

 

假期,我和学生、家长们一起到福利院献爱心、参加报纸义卖等。隔三差五,我会用校讯通给家长和孩子们发短信,做必要的温馨提示。我还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和作业完成进度。我和机灵鬼、龙骑士、小雨点及时沟通,听着孩子们清脆悦耳的童音,我十分开心。

每有空闲,我就挂上QQ,跟可爱的孩子们进行网上聊天。我们互赠礼物,共同欣赏歌曲,还传送照片呢!有时,我会走进他们的QQ空间,欣赏他们的日志,利用网络与他们交流。

更多的时候,我会打开校讯通网站,认真阅读圈内学生的博文,送花、推荐、留言、发纸条……在忙得不亦乐乎的同时,我收获了许多知识。

有了舞蹈的音乐不再寂寞,有了音乐的心灵不再寂寞,有了学生的老师不再寂寞。假期中,作为老师的我依然充实、快乐!

 

五年来,可爱的孩子们也回报了我许多许多。每次家里有好吃的,搏动、小雨点总会给我留下一些,请我品尝;龙骑士得知我生病,大晚上非要跟妈妈到家里看望我;每次病愈归来,总能享受欢迎会的特殊待遇;机灵鬼、黑眼睛在假期中定时给我打电话;小月牙、小书签冒着酷暑,亲手为我编织了漂亮耐穿的凉鞋;孩子们千方百计打听到了我的生日。小书签不辞劳苦,为我折叠了一千颗幸运星,祝福我心想事成;搏动、好儿子、旋风小子、贝贝、美丽安、王炜如、QQ鸭、海宁、玻璃宝贝等许多学生都是我的好助手,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着。

五年来,我班的家长们对我爱护有加,令我十分感动。在我生病时,她们会在第一时间看望我,有的还请假陪着我输液;在生活上,他们与我情同手足,心疼着我的付出,体会着我的快乐;在工作中,他们总是无条件地支持我。难忘去年的下半年,我们班要出一本博文集。三朴等8位家长于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审稿、定稿、排版、印刷……终于在200812月初成书,给孩子们献上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难忘今年6月份,学校将要举办跳大绳比赛。机灵鬼妈妈和冰雪融春听说后,及时与我联系,每天顶着烈日带领学生坚持训练。难忘几届博客大赛,家长们带领孩子奋力拼搏,终于获得了多个奖项……

 

陪伴孩子和学生都是一种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陪伴孩子成长,不知不觉中,孩子进步了,我们也成长了,我们收获了智慧、快乐、感动、幸福!

 

生命的旅程就是陪伴的过程。我们陪伴学生,陪伴亲人、朋友,我们通过持续的陪伴,不断地收获着,感动着……

 

原创乐园圈主——博我以文: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有多少崇高理想的实现,艰巨事业的创立,伟大艺术的产生,都是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努力、相互切磋的结果。”期待今天晚上的“豪门盛宴”!

 

几位老师对于“陪伴”的阐述都很精彩!鼓掌!但大家想过没有,我们真正能陪孩子一起的时间有多少?孩子在十多岁以后是不需要家长陪同的了,是要有自己的空间和秘密了!所以,我们应该用“倒计时”的心态看待对孩子的“陪伴”。

 

“陪伴”的同时,是需要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

 

特邀首席评论员——梅子老师:

◆什么是爱孩子?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意味着信任、理解、宽容和接纳。充分地重视和欣赏孩子,耐心倾听他的意见,接纳他的感受,包容他的缺点,分享他的喜悦。

 

   把每一天都看成是献给孩子的礼物,把家庭变成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创造的充满智慧和溢满爱意的家园。

 

   “陪伴是需要能力的”,做家长,是要学习的。只靠本能,不行;只靠知识,不行;做好家长,靠的是智慧——不断学习,不断观察,不断反省,不断提升的智慧。这种智慧不需要高智商,只要一个基准点就行了: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孩子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他(她)和任何孩子都不同。而你,唯有充满智慧,全身心爱他,用心陪伴!

 

让我们这样陪伴:

    一、变“过度照顾”为“有意锻炼”

    二、变“无效指责”为“有效引导”

    三、变“被动要求”为“主动协商”

    四、变“随意评价”为“长效激励”

    五、变“盲目行动”为“有的放矢”

 

有意无意中,我们在陪伴中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我们权且叫它“有毒的呵护”、“温柔的伤害”吧!想一想,你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因爱”而产生的伤害呢?常常这样反思一下还是很有好处的!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出了问题也没关系,关键是你对待问题的态度。

    记得在一次暴怒斥责孩子后,我冷静下来对孩子说:“孩子,你是第一次做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所以我们都难免犯错。我们要学会互相提醒,彼此原谅。”因为有了孩子,我们人生的经历才更加丰厚,我们的情感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人生也才面临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挑战。但你没有发觉吗?孩子带给我们忙乱,也带给甜蜜;孩子带给我们伤心,也带给幸福;孩子带给我们挑战,也带给惊喜;孩子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和看待人生的双眼。

    所以,无论我的孩子是平凡普通还是杰出优秀,是健康美丽还是身有残疾,是懂事大方还是调皮顽劣,我都会轻轻拉起他的小手,深深地望着他的眼睛,轻轻地柔和地告诉他:

    因为有了你,我才喜欢当妈妈!

 

老师陪伴学生,就是要做学生的“精神领袖”!

我们学校的墙壁上镌刻着三句话:

我要成为最佳的我——学生的话

因为有了你,我才喜欢当老师——老师的话

全面发展打基础,个性发展有特长——校长的话

 

作为老师应该有这样的学生观: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需要充分的尊重和关怀。班级应该成为快乐的聚会的场所,孩子们在班级里“和而不同”,在这个地方孩子们会感到安全,产生信任,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要求他的样子。

 

总结一下啊:陪伴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教育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首席“沙龙代表”——多余老师

梅子老师这位特约评论员做得多到位呀。

博我以文,建议好好建立一支更高水平的管理团队。

今天,第一次感受到,参与者快把主讲的声音淹没了。

今天的三号提案:建议开始时间调整到晚饭后马上开始,结束时间可定到一般孩子们睡觉的时候。这样,尽量延长每次主讲人的主讲时间,大家也能讨论更充分。原来的一个半小时,时间太短了。

咱们不跟春晚比,但咱要比春晚更吸引人。呵呵。

 

玉蝴蝶亲友团的优秀家长代表——三朴 :

个人认为,主题应该是“随着孩子成长”,如今孩子们面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作为家长,也是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教育理念以及处理与孩子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要“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完善自我。否则,孩子们说什么听不懂、看不明白,还何谈教育和培养呢?

 

说实话,如果家长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的确很累。我们也常常看到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抱怨、责怪,不一而足。但是,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为孩子考虑,我们把他生出来,就一定要负责到底,培养他成人,给他创造适合的环境。这是责任,不可推卸,也不能推卸。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多思考,特别是要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才会得到孩子的喜欢,孩子才会和你亲近,愿意和你说话聊天,你也才能了解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态,进而在面对某些问题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前段时间,在北京参加了一个学习班,很受启发。其中一节课讲到了“职业化”的问题,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很多问题,都是因为职业化没有落实到底造成的,比如:外出旅游的导游问题,旅游景点设施不完善问题,住旅馆时发现不是这个缺少就是那个没有准备好,说到底,这些现象都是没有认真考虑“人”的需要,没有体现职业化。

以前,蝴蝶老师就讲过,做家长要职业化,要有上岗证,我想这是很正确的。前几天在网上查找资料,就发现南方一些地方的幼儿园举办了“家长就业”培训,拿到“上岗证”后才有话语权,值得推广。

 

现在做家长的,或许当年我们的家长也如此,总是喜欢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说难听点,喜欢“指点江山”,这不行那不可,必须按照家长的想法去说去做,丝毫不去考虑孩子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我是老爹、老妈,你就得按照我说的去做,否则,哼哼,有你好看。轻者唠叨没完,孩子烦;重者棍棒侍候,孩子哭。而最终的效果,基本上没多少,做家长的还不知道反思,还要责怪孩子不听话,不懂事。这样的家长应该说是不怎么合格的。

 

人都有一个弱点,对自己一般都会宽容,对别人总是会苛刻一些,这一点在对孩子的问题上尤甚。何时,我们对孩子,如对自己一样,就好了。

陪伴孩子成长,不仅仅是陪着他长大,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有收获,收获知识,收获爱心,收获坚强,收获智慧。这一点,蝴蝶老师是有发言权的。她总是跟家长们说,这一届的孩子真好,她对孩子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有时甚至超出了家长,着实让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感动、感激、感慨,非常感谢。

 

现在的家长接受到的理论知识太多太多了,可大多数都是原则,可操作性差。建议:

今后的话题可以更具体些,便于家长老师孩子们都来发表看法。像现在这样,也就是家长和老师在鼓劲,孩子们不知道也很难体会其中苦心。若是让孩子们也发动起来,家长和老师在其乐融融的聊天中了解了孩子平时不会对你说的话,岂不也是一个发现和收获?

 

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用心陪伴孩子————严重同意。

学习学习:“学”是模仿,“习”是实践。孩子们会时时刻刻模仿者家长和老师的所作所为,长此以往,形成了习惯,陪伴其一生。学习很重要,家长和老师要做一个孩子们学习的正面榜样。

 

想想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感觉自己也回到了童年,会对比,会重温自己小时候的种种游戏啊顽皮啊,和孩子一起探讨,是一种乐趣。我喜欢。

其实,无论陪伴孩子陪伴家人,都是一个道理啊——关爱心、慈悲心、宽恕心。

 

本草堂圈主——刘博涛:

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圈子!

这是一个诱惑力很强的沙龙!

这是一次次启智益智的精彩讲座!

博我以文必将成为一名组织和指挥能力超强的元帅,或者元首!

我相信这个圈子终会成为校讯通博客第一圈!

开放、大气、互动等优势正在这里聚合成一个“智慧势场”!

 

不要幻想孩子明天就会很乖很懂事,只能期待明天比今天有进步。这句是至理名言!

请教主讲老师,给我们说说,如何去让一个气氛紧张的家庭在快乐中帮助或陪伴孩子学习?许多家长的心是热的,可是却总是无法调整到一种好的状态,请您给我们提供几条切实可用的方法!谢谢!

 

我觉得三朴老师说得有理,我们要让孩子们有缝隙和有信心参与,一起互动和交流,或从中悟,或从中得。而非我们这些家长和老师在这里互相“陪伴”!

 

豌豆的家 :

 

在陪伴过程中,我有时看到孩子要走弯路,会有些急躁,只想让他服从自己的观点,听从自己的意见。这样做我也知道不好,可是我又不忍心让他自己去碰一头疙瘩,才知道那是条错路。请问各位老师,是应该让孩子在挫折中自己总结教训,还是让孩子听从家长的意见呢?

 

三朴老师说得对。话题应该具体一些,作家长的操作起来更方便!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不能简单地只是陪孩子度过时间,而是用爱心、耐心去陪伴,孩子从家长、老师那里收获的都将会是幸福和知识。

 

云笛儿 :

我感觉家长做什么都要陪着孩子,觉得很累。自己的空间都没有了,有时候觉得很矛盾。请问玉蝴蝶老师怎么处理这种问题?

 

父亲的陪伴对孩子来讲更珍贵。其实父母应该放下心态,把自己和孩子换位思考,才能发现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支持三朴老师的观点。说得太好了,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对孩子也一样。

 

我觉得还是放开手的陪伴比较好。陪伴不是包办,现在的孩子陪得越多,他就会越觉得应该包办,每天做作业需要陪,吃饭需要陪伴,甚至玩耍也需要陪伴。

 

秋天里的秋天: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陪伴,家长从孩子出生起就承担起陪伴的责任。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的陪伴从不间断。我觉得陪伴孩子成长,首先要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的软肋,这样比较容易下手。在陪伴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不要幻想孩子明天就会很乖很懂事,只能期待明天比今天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证明我们的付出有收获。

 

陪伴孩子成长本身就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当孩子聪明活泼地健康成长,你会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你会甘之若饴地继续付出。刚才看到有朋友说陪伴孩子很累,没有自己的空间。我觉得可以适当调整陪伴方法。

作为家长,陪伴孩子的过程不是三天五天,会是二十年,三十年,漫长的一生...如果大事小事有陪伴,一来自己觉得累,二来会让孩子有依赖性,离开父母的陪伴就迷失方向。

陪伴应该是有规划的,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我们应该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如果他们做好后愿意和家长分享,那更是美事一桩。陪伴不是形影不离,而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点帮助,遇到挫折时,给些鼓励,取得成绩时,能让孩子端正心态...

陪伴不是大手必须牵小手,而是让小手强壮成大手!

 

老师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校园生活,为人师者要先做益友,再做良师。孩子不会喜欢太过严苛的老师,但也不喜欢“不闻不问”的老师。让孩子喜欢上自己的课堂,喜欢上任课老师,是陪伴孩子度过校园生活的第一步。

 

想好好陪伴学生,就要得到孩子的认同,所以老师要树立威信。我的小学启蒙老师是一位很优秀的教师,她总是给我很温暖的感觉,连批评人的时候也很温柔,或者,那不是批评,而是谈心,所以,和她在一起没有压力,我们什么话都愿意和她说,在我们眼里,她不是老师,她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也想做那样的老师...

 

老师陪伴学生最多的时间应该是在40分钟的课堂上,短短40分钟,几十名学生,怎样照顾周全?除了集体陪伴,还有个别学生需要单独陪伴,又要怎样计划?老师陪伴学生也是一门学问,我们天天在用,也时时在学。

我觉得身为教师要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用心关爱呵护他们,成绩优劣不重要,因为成绩好坏并不完全影响学生的未来。身心健康才是重点。学习不好长大可以另谋发展,行为不端却会给人生抹上污点。教师不仅要陪伴孩子完成学业,更要陪伴他们经受道德洗礼,明辨是非,让孩子们心中有一片净土。

 

孩子的成长不能只靠家长或者老师的努力,只有家长和老师拧成一股绳,家庭学校一起努力,才会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蝴蝶妈妈,您和您的学生家长们都是好样的!!

 

不论是家长陪伴孩子,老师陪伴学生,还是我们陪伴家人,动力都源自爱。不想说是责任,因为责任总让人感觉有时候心不甘情不愿,不得不做。而爱就不同了,爱是无私的,爱是有着无限力量无限可能的。

因为爱,我们一路陪伴...

 

(因为发表博文字数仅限于8000字,所以不能全面摘录博友的发言。请大家见谅!谢谢大家的支持!)

 

《爸爸的唠叨》是我集40多年人生经验为我唯一的女儿量身打造的一本励志书。在该书的激励下,女儿一年提升高考成绩126分(2008高考成绩493分,2009619分),以高出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52分的成绩被“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东南大学录取。该书由教育专家田建国作序、温家宝总理的智囊任玉岭题词,被誉为“中国版《哈佛家训》,时代版《傅雷家书》”,是“润物无声的亲情沟通之方,新颖独到的材料作文之友,启迪心智的自我提升之门”,是学生、父母、教师自读,亲子共读,师生同赏的好作品,是赠送亲朋好友的有文化品位的好礼物。《教育时报》、《现代教育导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焦作日报》、《信阳日报》都有强力推介。淘宝网、郑州中原图书城荣恒书店(67647334)、郑州中原图书城锦墨书店(67668016)、驻马店市金龙书城(2999357)、博爱县新华书店(8611806)、信阳师院长江书店(13569781587)、信阳环球书店(6214041)、平桥区九州书店(3776591)等均有销售,亦可向作者邮购。作者: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王仁元,电话:13403766751作者愿意随时为读者提供免费咨询,为中小学、中专提供励志讲座。 

 

4
浏览(3834)┆ 评论(2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