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智慧和真情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郑州市金水区实验小学
暑假里,静静的读着《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美]雷夫·爱斯奎斯著 卞娜娜译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9年8月第一版)这本书,反复体味书中的细节,感受到阅读后最大的震撼是来自雷夫·爱斯奎斯对教育的痴迷,做真教育需要智慧和真情。
一、教育的智慧和真情来自教师的理想和信念。
教育信念,是教师信奉和坚守的理念,是教师自觉行动的指南,作为一位有思想的教师,都有信念,作为一个有品位的教师,都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第56号教室是在洛杉矶市中心的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这间教室又小又破,在这个教室里的孩子不是家庭富裕、家教最好的孩子,这些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但在富有智慧和真情的雷夫老师的培养下,许多学生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是什么成就了这些孩子呢?我想,应该是“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们可以感受到雷夫老师是一位充满教育理想和激情的教师,正是他巧妙地做,坚持不懈地做,才能让教育如此多彩。雷夫老师之所以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是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父亲般的亲切,哲人的智慧,……正是这些把56号教室变成了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教育不是简单的操作性行为,而是基于信念的事业。有教育信念的教师决不可能成为好的教育者。和雷夫老师一样,我们也拥有自己的教室,即使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有的显得很大,大小取决于教师的追求,教师的气度,教师的真情和智慧。作为教师,当我们回到教育的原点,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56号教室的孩子因为
二、教育的智慧和真情来自教师的执着和追求。
在本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事例:在实验课上,一个女生的灯芯点不着火,在雷夫老师的帮助下,灯点亮了,但同时雷夫老师的头发着火了。如此投入的教学,真是让我们感动。当同年龄的孩子在读学校发的基础读本时,第56号教室的孩子已经开始品味经典名著了;当同年龄的孩子在发奋苦学时,第56号教室的孩子通过亲自的动手实践走进了科学的殿堂;当同年龄的孩子已经放学回家时,第56号教室的孩子开始进行莎士比亚课程;当同年龄的孩子在早上近8:00到校时,第56号教室的孩子已经结束了玩乐器、做作品和数学解决问题……正是像这样执着的探索和实践,让
正是这种执着,让
三、教育的智慧和真情来自教师的宽容和信任。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交流,是心智碰撞的生命活动。雷夫·爱斯奎斯老师在本书中指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学生可靠的肩膀和榜样。在开学的第一天,
就会和孩子分享一个例子。许多人都玩信任练习的游戏,有人往后倒,由一名学生接着。这样的游戏玩了100遍,只要有一次朋友开玩笑不接,你们之间的信任就永远破裂了。不管他如何给你道歉,如何承诺,你就是无法不带一丝怀疑地向后倒。从而揭示出: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
在别的班级不上自然课的同时,
正是有了这种宽容和信任,才让第56号教室的孩子能够与众不同。
四、教育的智慧和真情着眼学生的发展和未来。
作为雷夫·爱斯奎斯老师,他完全可以像他学校的其他老师那样抓好“学习”,让学生能够在美国的标准化测试(AST)中取得好成绩就行了,为什么还要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独创出阅读、数学、艺术等学生喜欢的课程呢?我想,更多的是雷夫老师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这些是孩子生活的必须,是孩子一生发展需要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就已经很辛苦,但雷夫老师却每天都比我们付出得更多,他早上6:30就打开了第56号教室的门,当其他班级的学生8:00正式上课时,他的学生已经进行了很多的活动,当下午3:00其他班级的学生放学时,他们班级的学生进行自修,直至下午6:00回家。所有的这些,都是雷夫老师着眼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正是这样的付出才让学生的发展能够持久,能够让孩子成为爱学习的天使,能够创造出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细细阅读整本书,我感动着,震撼着,为雷夫老师的智慧和真情而感动,为雷夫老师的付出而骄傲,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因为他关注了学生的需求,这些都是他孩子生活中所需要的,就像和呼吸一样自由,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