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我心飞扬
文  章:606
评  论:216
访问量:153587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如何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这是老师给我送的哦!
分类:我的文章   2010-07-19 07:59
 

如何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切实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这对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来讲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智能。它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使学生感知、追求、探索新事物最强大的内驱力。因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我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的具体做法是:

1、上好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如果学生感到读书障碍很多,课外阅读高不可攀,读书兴趣自然就低下。因此,教师要利用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其知道从何下手。阅读指导课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首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概述文章大意,然后引导学生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弄明白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自行查找并理解疑难词句,归纳文章要点,写出读书笔记。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掌握读懂一篇文章的基本方法,使其拿到一篇文章后知道该怎样读,怎样做。最后,指导学生把从课堂中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2、增加故事趣谈,推动探求心理。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精选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告诉他们这些故事是从书中得到的,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去读去讲的意识。

二、推荐内容,帮助选择读物。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虽有旺盛的求知欲,但缺乏控制能力和鉴别能力,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如不加以推荐和协助选择,他们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了解祖国,增强爱国意识。

要使学生了解祖国,并为之骄傲自豪,就要向他们介绍一些描写祖国悠久历史、文化、遗产、壮丽山河、伟大成就等方面的书籍。他们便会从阅读中受到思想上的熏陶,从小树立爱国建国的志向。对于那些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事件、名胜古迹的书刊,指导他们有目的地阅读,也会使他们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博览群书,提高读写水平。

各类优秀作文选刊、童话故事、科普读物、英雄故事、诗歌散文以及各类报刊杂志上刊登的通俗易懂的内容,都是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的材料,对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很有帮助。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爱好特点、程度高低,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推荐,会使学生获益无穷。

三、开展活动,发展多种能力。

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还体现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践证明,在形式灵活多样的活动中有机地指导课外阅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多种智能。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课前一分钟演讲。

2、          周末故事会。

3、          月末小型表演。

4、          写作交流会。

5、          阅读汇报课。

    课外阅读的指导,不应局限在老师讲、学生听的范围内,而应该利用多种形式,讲、扶、放结合。这样做,会使学生兴趣倍增,使他们由不愿读书到如饥似渴地读书,由不愿动笔到情不自禁地创作,由不善言谈到滔滔不绝地讲述,由不愿动作到按奈不住地表演。这些变化都缘于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因此,我们要在课外阅读的生活领域里,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2
浏览(1254)┆ 评论(2)┆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