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己任教学科和任教学段的特点,自本学期开始,我确定自己的校本课题为《如何上好复习课》,计划从单元复习、阶段复习和总结复习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本学期,根据情况,重点从单元复习的探究开始,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思考,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别人的经验,和同伴们相互交流、探讨、总结,在不断的实践交流中,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做法,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在研讨中我进一步明白了: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也不同于练习课,它有自己的特点。复习课主要是对已经初步掌握的内容、学习方法和技能进行回顾梳理,查缺补漏,巩固提升,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在回顾整理的同时,培养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和习惯,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自己任教的是高年级数学课,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内容,我主要尝试让学生在自主整理中反思与提升。 首先我注重复习方法的指导。在上复习课时,我引导学生自己整理相关的知识,总结在单元学习中自己学习的方法等。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本节课,如:分数除法单元,在复习时,我让学生自己整理出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学生把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等整理好,根据学生的整理,我引导他们思考:计算分数除法时需要注意什么?分数除法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遇到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你是怎么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这样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巩固,并进行学习方法上的小结,为学生自己进行复习提供了方法上的引领。 其次,注重练习的融入与设计。复习只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要想提高复习的效率,适当的、有代表性的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在设计练习题时,我注意到这不同于新授课的练习,练习设计要能够体现知识的联系性、完整性、针对性。每一个单元后,我都会把学生掌握不好的、容易混淆的题目进行整理,在复习中重点练习,同时适当的延伸一些,在练习的过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再次,注意学生技巧技能的训练。在复习中,利用综合性的题目引发学生的思维,在探究、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解题能力。比如说:在练习中,我设计这样的题目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1、一题多解,2、补充条件问题,3、改编题目,4、画图分析等。利用形式不一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解题中提升解题的策略,提高解题的能力。 最后,注意复习课的结构安排。复习课,要注意整理与练习相结合,适当安排好时间。概念性的课,需要边整理边练习,加强知识的系统性。计算性的课,可以先整理方法,在进行练习,解决问题需要穿插在练习之中。要对解决问题进行复习,就需要注意解题策略的回顾与指导。复习课,回顾太多,每一点知识都细细讲解,会混同于新授课,练习太多,又混同于练习课。作为老师,要注意课堂的结构,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适当安排好整理复习、巩固练习、反思总结的时间,这样的复习课才能够充实、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