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做读书笔记
——独立阅读能力培养的一种好方法
(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这篇课文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究的道理。
这篇课文,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者其他手段自主识字或者阅读。课文,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的好教材。
教学前,我布置学生先预习课文,并要把自己预习的收获记录下来,写成读书笔记。
课前早读时,学生又反复读文。
教学伊始,揭示课题后,让同学们小组内交流读书心得,再请三位学生在班上汇报自己的预习收获,老师并做一点评,让学生明白读书笔记内容的侧重点。
下面是三位同学的读书笔记内容:
弓铭媛读《小蝌蚪找妈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去找妈妈。它们游哇游长出了两条后腿,这时,遇见了鲤鱼妈妈就问:“您见过我们的妈妈吗?”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长着四条腿,宽嘴巴。”它们游哇游长出了两条前腿,这时,它们看见乌龟就问:“您见过我们的妈妈吗?”乌龟说:“你们的妈妈长着大眼睛,绿衣裳。”它们游哇游,尾巴不见了,看见一只青蛙蹲在荷叶上捉害虫,它们就跟着妈妈学捉害虫。
读后感:我知道了蝌蚪是一步一步长大的。
好词好句:游来游去
陈妍洁读《小蝌蚪找妈妈》
我今天读了《小蝌蚪找妈妈》,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里我知道了:
小蝌蚪的特征是: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青蛙的特征是: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四条腿,宽嘴巴。
韩安之读《小蝌蚪找妈妈》
主要内容:
一群小蝌蚪通过鲤鱼、乌龟,知道了自己妈妈的特点,找到了妈妈。
青蛙的特点:四条腿,宽嘴巴,绿衣裳,白肚皮。
青蛙小的时候是小蝌蚪。渐渐地,它们长出两条后腿,又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就变成了青蛙。
这三个同学,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了各自不同的预习痕迹。他们的读书笔记,各有千秋。
弓铭媛的读书笔记重在复述故事情节,比较完整。她读后知道了小蝌蚪是一步一步长大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总结出青蛙、蝌蚪的外貌特点。
陈妍洁的读书笔记主要讲了自己的读书收获,知道了小蝌蚪、青蛙的特征。不足之处是没有揭示蝌蚪的妈妈是青蛙,没有注意到蝌蚪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老师最喜欢的是韩安之的读书笔记。她的读书笔记概述了故事内容;她明白了青蛙的特征,知道了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青蛙小的时候是蝌蚪;还知道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但是她的读书笔记中少了蝌蚪的样子。
学生默读课文,并从文中画出青蛙、蝌蚪的样子,之后再交流。老师相机板书:
游 游、跳(两栖)
大大的脑袋 找 四条腿
黑灰色的身子 宽嘴巴
长长的尾巴 大眼睛
碧绿的衣裳
(蝌蚪变化的图画 ) 雪白的肚皮
这样,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课前预习时做读书笔记,使得学生慢慢地学会独立阅读,慢慢地提高读书能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学生能再补充一些青蛙捉害虫的资料,就更好了。
预习做读书笔记是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培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不信,您也试试!
附:图片和板书图是从网上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