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阅读共同体 我们的学校教育定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西方的学校教育定位是“追求真理”。同一年,我们的高考题目是“带着感动出发”“人之常情”。法国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对于活体的科学认知是否可能”、“评述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的一段文字......进行比较之后就会发现,我们的教育贴近生活,找寻那些看得见的东西,但个体情感的需要与发展却被忽视了。我们再告诉孩子应该看到什么,而西方的教育在鼓励学生去看那些看不见的。现实就是如此,现实的让我们简化过程直接进入结果,现实的让我们为了所谓的荣誉,去进行“立竿见影”的教育。可教育是慢的艺术呀,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基业呀!拯救这些,我认为只有阅读,阅读,再阅读! 阅读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真的不好说。就我个人而言,阅读促进了个人成长。在阅读中,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关注什么,开始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开始经营幸福的家庭生活。当一部部教育理论著作、文学经典、童书等走进视野的时候,工作、生活中的烦恼都得到了解脱。教学更得心应手一些,生活更洒脱一些。怎么让更多的教师、家长、学生开始爱上阅读,享受幸福的生活?有人在做,有人在做着造福后代的事情。但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他们是有着工作热情,有着强烈时代意识的一个团队----校讯通。 校讯通组织的每学期争创“书香班级”活动的开展,已经在全省各个地市生根,开花,结果了。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受益,也提高了教师和家长的生活质量,更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仅就我参加的第四、五届书香班级的颁奖活动,我有几点体会: 一、一次活动是一次展示,是一次点燃,是一次交流,是一次学习。这两次活动的形式,我认为第四届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更好。在第四届的颁奖会上,有学生的诵读展示,有教师、家长的具体做法,让没有参与过这项活动的老师和家长有了榜样。第五届的活动虽形式多样,感觉有点乱,效果不好。我想,通过一次的颁奖活动,要点燃老师和家长愿意带着孩子阅读的激情,要给他们树立看得见的榜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给待发展的学校一些帮助。教育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一个地区,学校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这里面有很多主观的原因促使了阅读活动的开展缓慢。客观上,能不能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在县区,在乡村,怎么让孩子们快捷的买到优秀的童书?对于那些渴望阅读的教师能够提供哪些帮助?颁奖会可否在县区举行?让更多的乡村教师有学习的机会。 三、这几届书香班级活动增加了阅读科普读物,增设了“小小数学家”等奖项,都是对孩子广泛阅读的引导,值得提倡。这些阅读,我想应该在我们的母语--语文的学习基础之上进行。语文,是我们民族的根系,它犹如人们精神深处的一粒种子,承载着民族的精神食粮。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深入研读教材,语文教学被肢解的支离破碎。语文教学没有了韵味,没有了灵性,没有了思想,没有了批判。长此以往,生活期间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会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世界?在代表作的设置上可否增加教师、学生对教材的一些深层解读,或学习,或感悟,或思索,或批判? 四、组织校长论坛,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点灯中原,一路相伴,需要活动,需要引领,需要榜样。祝福校讯通吸引更多尺码相同的人开展阅读的新天地,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