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一起飞翔
文  章:759
评  论:1272
访问量:275098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做个“无为”的班主任 xxt推荐博文
分类:教育随笔   2010-05-10 21:40
 

做个“无为”的班主任

——河南省第十二期班主任培训班学习有感

上个周末,我有幸去郑州参加了河南省第12期班主任工作讲习班。本次讲习班我们聆听了三位专家的报告,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田恒平教授的讲座。教授是武汉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副主任、管理学博士。他所作的《班级管理——“无为中大成”》的报告,颇能引人深思。

教授告诉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1、树立自我形象,做一个好人、实在人、有性格的人,要懂得进退;低年级教会学生做人,高年级教会学生做事。2、运用制度文化育人。对于制度,教授的观点是:制度越少越好,表述越直越好,应用越巧越好。教授举了一个很有味道的例子,他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共产党人只用了“三项纪律八大注意”就建立了新中国,难道我们治理一个班级还要几十条上百条制度吗?3、确立发展目标。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班级管理的目标。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既要有集体目标,又要有个体目标。4、搭建成长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为。5、引导自主发展,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在转换差生方面田教授的观点也是让人耳目一新,那就是“让后进生爱生活,而不是爱学习”。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其高深的哲理并非我们一时半会儿能参透的。但是,教授却利用它为我们的班级管理指明了方向。

田恒平教授说的好: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做到:

无知,做一个倾听者;

无能,做一个欣赏着;

无用,做一个指挥者;

无欲,做一个扶植者。

教授用《西游记》给我们做了很好的阐释:在唐僧取经的这个团队里,表面看来唐僧是一个最“没用”的人,他既没有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也没有猪八戒和沙僧的降魔除妖的本领,甚至他也没有白龙马腾云驾雾的技能。但是,他有坚定的信念,他的所谓的“无知、无能、无用、无欲”,最终使他带领他的团队,战胜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得了真经。”

真是“无为而无所不为”啊!

由此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故事《渔夫的教训》。故事说:

从前,在一个海边的村子里,一位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称为“渔王”,渐渐年老,他越来越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捕鱼水平都很平常,他觉得很没面子,有损自己“渔王”的美名。

于是,他经常向别人诉说自己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的捕鱼技术这么好,而三个儿子为什么这么差劲?我从他们懂事的时候,就用心传授捕鱼的技术,从基本的东西传授,告诉他们怎么织网最容易捕到鱼,怎么划船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当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利用潮汐,辨别鱼汛……凡是我常年辛辛苦苦总结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可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这样差,简直让我丢尽颜面!太让我伤脑筋了。”

一位老者听了“渔王”的诉说后问:“你是一直手把手的教他们吗?”

 “是呀,为了让他们学到一流的技术,我一直手把手的教他们,而且教的很仔细。”

 “他们一直跟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冤枉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我就是最好的学习榜样,他们也学的很认真,但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

老者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是传授给他们成功的经验,却没有传授给他们错误的教训,才能的培养,经验和教训各占一半!”

我想:我们教育学生是不是也是这样呢?如果我们紧紧地抓住孩子的手不放,一步一步的教他,什么事情都不能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也许孩子最终会像渔夫的儿子一样,成为平庸的人,而不能到达自己能力的顶峰,因为,他缺少生活的教训。

这一个故事为教授的观点做了很好得反证。

人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在班级管理中,“糊涂”也是一种境界啊!就像俗话所说:“不聋不瞎,不能当家”。

其实想一想,教授不就是要告诉我们:班级本就应该是学生的舞台,我们做班主任的没有必要非得让自己当“主角”,我们要勇于让出位子,放手大胆的培养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天空。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样他们才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让我们做班主任的带着信仰,让我们的任课老师带着信念,让我们的学生带着信心,从“无为”到“无不为”,共同走向成功的彼岸!

 

3
浏览(1458)┆ 评论(13)┆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