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无为”的班主任 ——河南省第十二期班主任培训班学习有感 上个周末,我有幸去郑州参加了河南省第12期班主任工作讲习班。本次讲习班我们聆听了三位专家的报告,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其高深的哲理并非我们一时半会儿能参透的。但是, 无知,做一个倾听者; 无能,做一个欣赏着; 无用,做一个指挥者; 无欲,做一个扶植者。 真是“无为而无所不为”啊! 由此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故事《渔夫的教训》。故事说: 从前,在一个海边的村子里,一位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称为“渔王”,渐渐年老,他越来越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捕鱼水平都很平常,他觉得很没面子,有损自己“渔王”的美名。 于是,他经常向别人诉说自己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的捕鱼技术这么好,而三个儿子为什么这么差劲?我从他们懂事的时候,就用心传授捕鱼的技术,从基本的东西传授,告诉他们怎么织网最容易捕到鱼,怎么划船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当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利用潮汐,辨别鱼汛……凡是我常年辛辛苦苦总结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可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这样差,简直让我丢尽颜面!太让我伤脑筋了。” 一位老者听了“渔王”的诉说后问:“你是一直手把手的教他们吗?” “是呀,为了让他们学到一流的技术,我一直手把手的教他们,而且教的很仔细。” “他们一直跟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冤枉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我就是最好的学习榜样,他们也学的很认真,但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 老者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是传授给他们成功的经验,却没有传授给他们错误的教训,才能的培养,经验和教训各占一半!” 我想:我们教育学生是不是也是这样呢?如果我们紧紧地抓住孩子的手不放,一步一步的教他,什么事情都不能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也许孩子最终会像渔夫的儿子一样,成为平庸的人,而不能到达自己能力的顶峰,因为,他缺少生活的教训。 这一个故事为 人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在班级管理中,“糊涂”也是一种境界啊!就像俗话所说:“不聋不瞎,不能当家”。 其实想一想, 让我们做班主任的带着信仰,让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