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珊瑚~~
文  章:5
评  论:17
访问量:2921
荣誉榜
推荐博文
课外阅读的任务是培育“读书郎”
分类:我的文章   2010-02-17 15:46

课外阅读的任务是培育“读书郎”

洛阳市老城区实验小学   赵妙荣

古人云: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阅读贫乏的人,生活空虚,理解能力较差,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和经验相对较少。对于学生,要打下厚实的语文功底,以后立足于社会,必须靠广泛的课外阅读和长期的积累,作为教师要通过课外阅读,培育未来的“读书郎”。

一、阅读生活化

阅读是生活本身的一部分,阅读必须是有生活化的特质,没有阅读的生活如一杯凉白开水,没有生活的阅读如无根的花朵,因此,要把阅读生活化,不要为考试而阅读。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知道课本内的知识非常有限,古今中外的优秀书籍中,还有一个更广博更奥妙无穷的世界;其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书而进行阅读,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作家的生平事迹,如高尔基小时候的生活悲惨凄苦、经历坎坷,所以才能写出《童年》这样优秀的作品;再次,老师可以以身作则,平时有读书的好习惯,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到书中自有黄金屋。只有当阅读行为融入了生活,才会变成习惯,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可延续的生命活动。

二、阅读方法化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他的阅读有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不分课内课外,不避大俗大雅,只要思想内容健康,任何报刊书籍,都可以读。读书可分为详读和略读,对小学生来讲,不必细细地分析书中的道理,一时读不懂的地方可以放下,不必一定要强求马上都懂。对于书中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挑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发表看法。

老师可以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以课本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著作扩展,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如在学习《造船》后,介绍《鲁宾逊漂流记》的精彩情节,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一睹为快的欲望;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如学习《牛郎织女》后,让学生搜集其它有关神话传说类的作品来读;以某篇名作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如学习《春天在哪里》后,鼓励学生阅读陈伯吹的其他作品,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家及其作品。

三、     阅读形式化

阅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每天利用早读或者自习课时间集中阅读20——30分钟,读完后让学生彼此交流内容,做读书笔记或者摘要;每周开辟一节美文朗诵会,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作品段落,或在小组内或在班级中进行朗读,尽量做到参与面广泛,同时评选出优秀的同学做本周最棒的“读书郎”;每月组织一次读书讲座,介绍好书、谈读书的感受等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图书交流活动,以个人为单位或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资源共享,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阅读可以提升一个民族的人文素养,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阅读量,做一位爱读书的“先生”,并以自己的热情传导给学生,为未来社会培育出有诗书滋养的“读书郎”。

 

0
浏览(126)┆ 评论(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