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小豆豆的故事
文  章:168
评  论:462
访问量:93833
荣誉榜
推荐博文
关注课堂的最优化 xxt推荐博文
分类:经验总结   2009-12-30 15:52
 

 

               关注课堂的最优化

 

 最优化原来是数学术语,应用到交通、运输、生产管理方面其大意是指:按照某一衡量标准,去寻求最好的方案,以达到较经济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获得好的结果。通俗的说,就是要达到高效能低消耗。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教学,就是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就,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所规定的标准。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做到有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那么,最优化的、有效的语文课堂我们关注什么?
一、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有"对象"意识,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要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即新课标提出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均衡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某一学科的发展。因此,课堂首先关注的是学生,充分体现"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而不是教师准备好的教案如何上。一节课结束,主要看学生是否获得了具体的进步与发展,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例如,高年级的生字词教学,对于优等生,通过预习就能达到会认、会写,基本会用。但是对于一般的学生或是成绩稍差的学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堂上,对于优等生,老师通过抽测,就能帮助其掌握;对于其他学生,关键的字词老师要进行讲解,甚至通过举例帮助他们理解、掌握。这样,课堂教学的就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追求更多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二、关注课堂上有自觉的学习纪律。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学会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教师需要教会学生的。可是,我们平时的课堂组织纪律、思想教育用去了很长的时间,而我们的教学时间用了多少呢?这样的课堂教学有效吗?因此,良好的自觉学习纪律是教学过程对优化,教学效果有效话的有力保证。遇到学生纪律不好,教师要分析原因,是学生知识上有空白,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还是教师失去教育分寸,要求过严,还是学生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育学生学会自律,想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
三、关注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巴班斯基说:"现代教学的鲜明特色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乃是有目的的选择每一个课题的主要教学方法,所选的方法要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任务。"比如,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学生第一次遇到就需要老师的讲解;检查学习情况需要提问或答卷;诗歌教学需要以朗诵为主;阅读课文以探讨启发为主。一句话,改讲的讲,该问的问,该讨论的讨论。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方法触动学生的心灵,发展学生的智慧,学生的心智水平得到提高。
例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其实,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或刻意求新或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都是相当明显的。
四、关注教师及时的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出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每名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所以课堂上,教师及时的进行反思:现在的教学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接下来的教学该做怎样的调整,才能够较好的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关注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0
浏览(671)┆ 评论(2)┆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