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瘦尘
文  章:254
评  论:1167
访问量:194432
荣誉榜
推荐博文
岁月对种子的承诺 xxt推荐博文
分类:和新教育同行的日子   2009-12-03 08:58
 

     

 

              岁月对种子的承诺

                                  ——新教育绛县行   

 

新教育就是由感动的事和感动的人组成,在感动中我们生活的幸福度也被不断地提升。真的是这样,这次参见绛县的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我们就一直被感动包围着。相比较每年一度的年会,实验区的会议显得更加朴素,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实验区的区域推进工作。全国23个实验区的主要领导和负责人都要出席会议,共商新教育的发展。所以,这次会议规格是很高的,也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新教育峰会。

                     1

周五一大早,我就坐上了开往三门峡的大巴,由于大雾弥漫,车子也只能悠闲的散着步。经三门峡,我又转道运城,对于我来说,很多的城市因为一些尺码相同的朋友而有了特别的味道。对运城的感情一方面缘自2007年的一次年会,那次会议让很多与会者真正被新教育的魅力所征服。另一方面是因为巍巍中条,一个执着而优秀的新教育人。07年三月,我们曾经一起在贵州支教,今年8月份,巍巍刚刚到焦作和毛虫们分享她的教育传奇,一个个发生在她教室里的故事,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教育的神奇和美丽。有了这样的经历,这次的相遇自然让我们期待。下午六点左右,我们终于赶到了山西绛县,来寻找一盏灯。  

其实最早听到绛县的名字是在2007年冬,当时在教育在线看到了绛县新教育实验田野培训的消息,马上派去了我们的十几位老师奔赴那里。两年来,这个名字也不断的跃入我们的视线,当年播下的新教育的种子在这里萌芽,今天或许就是岁月对种子的承诺吧,一朵朵新教育的小花已经绽放在古绛大地,今天我们就是寻着花香一路走来的。

2

河南比邻山西,相隔并不很远,绛县和焦作这两个实验区在新教育实验中都是非常特别的,这种特别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些普普通通的教室里,一些普普通通的老师一直用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相互编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两个实验区都有一个执着而坚定的教育局长在力推新教育实验,这次会议,焦作教育局张丙辰局长带着白战海副局长和人民中学的李志强校长硬是冒着风雪,跋涉九个小时终于赶到会场。周六上午,绛县这边已是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我正在担心张局长一行还能否顺利前往,原计划他们参加完学生疏散演练后直接开车往绛县,但这样的天气,路上怎么走呢?正在担心之余,张局长已发来短信:“已在路上,焦晋高速已封道,我们绕到济源另寻路径。”后来才知道,山上雾大,能见度不到十米,加上路上一层薄雪,他们硬是一点点寻路前行。在距离绛县四十公里处,因坡高路滑,一辆大货车横在路中间,又堵了两个小时。就这样,顶风冒雪九个小时,张局长、白局长和李校长终于赶到绛县,匆匆吃了几口饭,便参加实验区推进会议。没有对新教育的执着和坚定,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就像张局长在发言中说:“走进新教育,焦作先后经历了唤醒生命、点燃激情——发现典型、言说榜样——整体加入、区域推动三个发展阶段。两年多的时间,新教育实验在焦作由一个人、几个人发展到一群人、一个团队,又发展到人人言说新教育,校校践行新教育,并成立专门的机构,以区域的方式整体推进,从原来民间、草根、自发的行动到草根行动和行政推进相结合,这些变化一方面足以说明新教育实验的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我们将以新教育实验为焦作的素质教育开道,用新教育打造焦作优质的教育生态环境和教育发展文化的坚强决心。”焦作是河南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实验区,开展实验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们已经明显地感觉到新教育给焦作教育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它改变着老师行走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着家校之间的关系。现在,这种改变也开始影响到周边地市的教育生态,大家在共同熬制一锅新教育的石头汤,一起用行动践行新教育。

3

在绛县的日子里,我们一天时间参观了八所学校,一所初中,七所小学,可以说各有特色,但有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有着浓厚的新教育气息。

在参观的这几所小学中,陈村中心小学是陈东强局长的老家。车上,年轻的导游老师告诉我们,在绛县曾流传有这样一句老话:“上了牌楼城角坡,陈村秀才比驴多。”她说,这句话可不是讽刺,而是说陈村出读书人,是有了名的。自明代至今的400多年间,这个不大的山村先后出了4个文人进士,48个举人,近百个有功名的人才。

作为崇文重教的文化脉络的延续,陈村的许多人也投身于绛县教育事业之中。就这几十年间,这个村庄先后有百余人从事教育工作,两任绛县中学校长出自陈村。而领导发起绛县新教育改革的陈东强局长,正是陈村教育人的卓越代表。而作为从未从事有过教育生涯经历的陈局长能够把县区教育助推到如此地步,也足见陈村的文化底蕴了。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每一个新教育人的梦想

 

陈村小学自2005年实施新教育实验以来,从儿童课程、有效课堂,教师专业成长、每月一事等方面全面推进新教育实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优势,大力建设数码校园。

在城内小学,我们看见了这样一句标语努力兑现岁月对种子的承诺,文字的背后是漫长的修炼。也是绛县新教育人的回答。在歌声《心愿》的背景音乐中,樊丽艳向代表们介绍城内小学的主要参观内容。她首先引用研究中心干国祥老师对于绛县现场会的祝语没有繁华依然灿烂,没有铺陈依然隆重,没有花团锦簇但依然鲜艳,然后表示,城内小学的参观活动,就将为大家奉献最朴实的展厅资料,最朴素的校园环境,最纯朴的课堂训练。

城内小学地处城关,周边的自然环境同东吴小学、雎村小学等少了许多诗意,而樊校长却带领着全校师生,让校园充满了温馨和浓浓的文化气息。那雪白的墙壁上的那些雅致的图画,居然是樊校长买来颜料,一笔一笔绘出来的,总共投入只用了10元钱和两天的时间。而办公室对面的墙上,则悬挂着学校全体教师的全家福。于是,同这个小小的温馨的办公室一样,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兰心蕙质的老师、孩子们精心涂抹,整个校园成了一个温馨的家园。

走进这些村小,每一栋建筑、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成为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童话。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狄金森说:要造就一片草原,只需一株苜蓿一只蜂。那么,建设一个书香校园,又该需要什么呢? 

    这些张贴和放置在那里的或许只是一个书柜、一块黑板、一个标语,只是静静的在那里,但经历过相互编织的孩子们知道,那些是历史,是传奇,是智慧,是一次次充满挑战,一条条布满风景的路。真正的新教育人看见这些学校墙壁上的文化,内心都会被轻轻拨动。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的密码。生命也只有在这样的旅行中才会丰盈,从而拥有高贵的心,从而拥有一种气度,一种内涵。当一所小小的校园里,住着这样的一群老师,这样的一群孩子。那些树,有了芳香,那些墙有了故事,那些画就是密码。当然,还有一些密码在教室里,在师生交往的语言中。熟悉新教育的人都知道,这些不仅仅是一首诗,是一个故事,一部电影,而是孩子们穿越的一个个旅程。拥有了这段旅行,心灵自然有了一种高贵,人性中灵动的一面就会清晰,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学校弥漫的润泽。有了这样的润泽,我们甚至不需要翻阅那些资料,去聆听课堂上的童声,也能感应到新教育在这里,真的是一种生活了。。就连今天的雪也被音乐唤醒,或许,我们只听到轻盈,而有的孩子已经想到了在某个早晨流动在校园里的飘渺的吟唱。

在这样的校园里,与其说是参观,不如说是休息,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放松。所有的资料、课堂都不用细致的去看,细致的去翻阅。校园内的所有事物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书香校园,什么是校园文化。原来一所校园可以如此安宁,静谧,如此充满着书香,充满的童年的味道。

每一个孩子都是高贵纯真的“小王子”,需要老师们用时间去“驯养”,谁是你生命中的“玫瑰”?你又曾是谁的“玫瑰”?你疏通了你的“火山”了吗?新教育倡导“生命在场”,在你的课堂上,孩子们的生命在场吗?那些灵魂朝向怎样的方向生长?当我们和所有美好的事物在岁月中彼此驯养,我们的生命一定会因此而不同甚至卓越。

新教育实验有一条管理金律:“榜样+底线”。恪守底线,言说榜样,新教育让这片古老的大地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让教育也多了几分诗意和美丽。这是一次朴素的会议,但这同样也是一次“规格”极高的会议——说它规格高,一是因为与会的大都是教育局长、教研室主任、各地新教育示范学校校长和实验带头人,二是因为这里极大多数是真诚的教育追梦人,他们本如星星散落在大地的各处,因为一个“新教育”的梦想,而汇聚在了一起。

就这样,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朵花催动着另一朵花,新教育在不同的地域以这样那样的形态成长出来。

                        4

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在窗帘后面/被纯白的墙壁围绕/从黄昏迁来的野花/将变成另一种颜色/

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在一个小站上/注视着周围的荒草/让列车静静驰过/带走温和的记忆/

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就在大海旁边/像金橘那么美丽/所有喜欢它的孩子/都将在早晨长大/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亲爱的新教育朋友啊/走了那么远/你们来寻找一盏灯/它就在每一个教室的窗帘后面/被纯白的墙壁围绕/从路边迁来的野花/都将因为你的目光而变成另一种颜色/

来自远方的新教育人啊/走了那么远/你们来寻找一盏灯/它就在一个大大小小的校园里/每一个在那里穿越四季的男孩女孩/都将不仅快乐/而且强大/不仅幸福/而且卓越/

来自发达城市和美丽乡村的新教育人啊/走了那么远/你们来寻找一盏灯/它就是您那赤诚的心灵/您的到来再度将点燃起我们的激情/而我们也愿意把自己走过的道路/奉献给您/愿我们所走的这条道路/终有一天/成为神圣的宫殿/

 

最后一站是城内小学,校园里有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几十个朴素的孩子站在台阶上,一遍又一边吟诵着上面的诗句,这些神奇的新教育密码,就这样一次次,一层层,一天天地编织进这些尺码相同的人的心灵之中。或许这就是新教育强调的生命在场吧?朱永新教授、卢志文院长、许新海局长还有很多天南海北的新教育的人,心里都涌动着温暖,很多人还掉下了眼泪,在这里,教育以最初的本来的面貌呈现着,面对这些明亮的眸子,面对这些直抵灵魂的诗歌,或许每个人都不能置身其外。新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感动中不断唤醒生命,编织生命,成就生命。

“只有这样的学校,才有家的温暖与感觉,才仿佛有历史,你能在一堆钢筋水泥中找到家的温暖么?那里到处都是拼凑、隔离与陌生、疏离,你只是像商品一样被吞吐而已,像流水线上的产品。这样的村小,就是孩子们的伊甸园,是孩子们的摇篮。如果要更加完美,还要添加两样东西,――一群热爱孩子的老师,以及一系列的新教育课程。而在绛县的许多村小,这样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汇聚。”有人这样写下自己的感受,我想这也代表了我们很多新教育人内心的一种声音。

  两天的会议,给人的启迪是多元的。新教育永远心怀虔诚,指向生命,在包容和宽容中走向从容。在实验区会议上,朱永新老师说了这样的话:“感谢所有为新教育石头汤熬制做出贡献的新教育人。在农村在黄土地上,新教育的种子生根开花,昭示着未来中国农村教育的曙光。中国教育要真正的发展和崛起,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没有农村是不可能的。村小,是教育中最短的短板,抓住了这一点,中国的教育会以另外一种面貌呈现。这对中国农村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将是一个贡献。从这一点来说,绛县是有着特别意义的。”是啊,教育不能不关注农村,在任何时候,农村教育不能很好地得到发展,教育的问题就一直不会很好的解决。但愿这些润泽的新教育教室会在中国更多的地方出现,让更多的孩子享受生命拔节的快乐,享受童年的味道。

 

 

 

 

朱永新教授和实验区代表冒着纷扬的雪花在校园里分享新教育的盛宴

 

 

校园里的这一句话,是绛县新教育人内心深处的愿望

 

农村小学是中国教育短板中的短板,如何真正关注这些乡村的孩子们。除了物质的东西以外,一个热爱孩子的老师和一套完美的课程才能真正带着这些孩子走向卓越!

 

虽是村小,但细节之处仍显示着新教育追求卓越的品质

 

 

 

 

这个大门,知道的人都会想起阿莫那什维利,想起那本书《孩子们,你们好》,

 

脚踏实地,是绛县新教育成长的秘笈

 

 

 

简单的校园文化墙,里面蕴藏了太多新教育的密码:拥有一百条裙子——意味着拥有高贵的心灵,这是读过《一百条裙子》的孩子们,是那些旺达们的才有的感受。

 

 

谁是你的夏洛,你又是谁的夏洛?你曾经为谁织网?一本经典的书,可以成为一生的老师

 

 

每一朵花,都曾是生命,向着一粒小小的种子,许下的一个郑重诺言。每一位长大了的卓越者,都是老师向着一个小小的孩子,许下的一个庄严的诺言,和他们共同穿越一个伟大的课程。

 

 

 

 

 

 

 

 

 这些校园文化,是新教育的校园文化,里面有着太多的密码,那是共同的阅读背景和共同的旅程所带来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强调生命的相互编织,强调生命在场,是新教育的灵魂。

1
浏览(862)┆ 评论(9)┆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