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召的力量 当我合上《桥下一家人》这本书时,仿佛能听到阿曼德回去接孩子们时铿锵的脚步声。这位曾经的老流浪汉,除了自己,除了赖以栖身的大桥下,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值得他关心的东西。在遇到几个孩子后,准确的说,是在和凯尔西特夫人一家深入接触后,彻底改变了他。 阿曼德和凯尔西特夫人一家一样,都很善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住房,甚至温饱都是问题。然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却是截然不同。阿曼德孤身一人,无牵无挂。可以把大桥下作为他自己的地盘,可以到饭店的台阶闻上几个小时的美味,在他的身上看不到有什么期盼,更谈不上有什么责任。凯尔西特夫人虽身处困境,为了让一家人紧紧的生活在一起,却从没放弃给孩子们找一个理想的住所。甚至还考虑到孩子们上学的事情,她所做的一切无时不在感染着孩子们。当吉普赛人离开的时候,我相信不少读者都以为保罗走了,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年幼的孩子,会去寻找一份连老流浪汉都看不上的工作呢,这就是妈妈的感召,使他对于这个家有一份深深的责任。我想阿曼德也正是从这件事情上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当大家把他看做一家人时,他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从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作为当代孩子的家长,我们不管在逆境中还是在顺境时,除了力所能及为孩子提供物质财富外,还要在生活中不骄不馁,承担起小到家庭,大到国家的责任,给孩子们留下充足的精神财富,以便他们在逆境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同样不会忘记自己的责任。 --文殊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