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紫风铃:-D
文  章:324
评  论:2074
访问量:194261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亲子阅读六件宝》 xxt推荐博文
分类:我手我心   2009-08-01 23:29
 

 

昨晚看书到很晚才休息,早晨睡得迷迷糊糊的不想起床。女儿早就醒了,在耳边和我絮絮叨叨的说话:“妈妈,什么是衙役呀?现代社会还有没有衙役呀?”因为睡意未消,我便有些敷衍,闭着眼睛说:“衙役是古代用来打人的,现代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了,早没有了。”女儿听了,格格的笑了起来,我很奇怪,睁开眼睛看了女儿一眼,嘟囔说:“这有什么可笑的?”女儿指着我,哈哈大笑着重复说“衙役是用来打人的、衙役是用来打人的”。我仍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啊,没什么不对啊?女儿说,“衙役是人,不是工具,怎么用来打人呀”,这么一说,还真是。那该怎么说呢,我当时真是犯迷糊了。女儿说“应该说衙役是负责打人的”。真的,“负责”这个词用得太好了,我一高兴,睡意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禁不住搂住女儿亲了一下。

我真的很高兴,最近女儿的词汇量越来越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越来越强,用词非常准确,这和女儿大量阅读和有计划的阅读训练是分不开的。还记得一年前我们开了几次家庭读书会以后,女儿开始真正的接触独立阅读,一年来,她如饥似渴的阅读各种书籍,故事、儿童书、科普读物等。一开始培养读书的习惯,我并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因为我喜欢读书,认为阅读是一种享受,所以希望女儿也爱上阅读。在她阅读的道路上,我所做的只是给她提供大量的优秀图书,大多是从当当网上订购,还经常带她去书店。

随着女儿阅读量的增大,我开始在阅读方面对女儿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回顾一下我们的阅读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我把它们叫做“亲子阅读五件宝”。

一、   第一宝推敲

古人说“三年得一字,一吟泪双流”。很多文章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凝聚着作者的真情和智慧,如果浮光掠影的看,得到的往往是浅层次的感受,很难获得那种深层次的精神体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和女儿在阅读中喜欢玩字词推敲的游戏,体验那种微妙的精神体验。我们常常任意抓住文章中的一两个字词,试着看能不能把它改成别的词语,从中体会词语的微妙的内涵。时间长了,女儿阅读时养成了习惯,记得有一天早晨,我们一起读一个故事,前几句是“当时狼崽子正在路边瑟瑟发抖”,我一看,觉得奇怪,狼崽子怎么会在路边,而不是洞里呢?女儿说:“你看前面写的是我了一只狼崽子,作者用的是而不是,如果是在洞里,肯定不能用了,这里面一定有故事,我们接着往下看吧”。我一看,果然如此,不由得衷心的佩服女儿边阅读边推敲的习惯。

早晨我们一起背诵诗词的时候,更是我们推敲字词的好时机。记得有一首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一个“翻”字形象的写出了乌云压顶雨欲来的景象,而“跳珠、乱”三个字则形象的写出了雨滴象白色的珠子一样争先恐后的落在船上冒起一个个小水泡的形象,真有咀嚼不尽的妙处,让人唇齿生香。

“推敲”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女儿对文章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也越来越强了,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用词都非常准确,今天早晨女儿给我改病句的事情,不是出于偶然,和我们平时的推敲游戏是分不开的。

二、   第二宝仿写

有人说:“在儿童诗陪伴下长大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儿童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也说:“诗歌,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关系,他们的想像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好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童心的好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儿童诗充满童真童趣。给人以灵动的美、智慧的启迪和生活情趣的体验。我和女儿都非常喜欢,我们经常一起吟诵儿童诗,《阁楼上的光》《向着明亮那方》等诗集是我们的最爱。读的多了,女儿便开始了仿写,诗歌仿写:

原诗

秋天的来信

金子美玲

大山给城市发了一封信

“秋天啦,

柿子成熟了,栗子成熟了

斑鸠鸟儿唱歌了

山上的节日开始了”

 

城市给大山回了一封信

“秋天啦

燕子们飞走了

柳树的叶子飘落了

城市寒冷寂寞的时候到了”

 

女儿仿写的诗歌

之一:夏天的来信

大山给大海发了一封信

夏天了

蝈蝈和知了快快乐乐叫

树叶全部变绿了好像一把绿色的小伞

大山绿色的节日开始了

大海给大山回了一封信

夏天了

小鱼探出头呼吸了

来游玩的人多起来了

大海热闹的季节来到了。

 

 

之二:春天的来信

大山给城市发了一封信

春天了

小草绿了

雪融化了

山上万物复苏的季节来了

城市给大山回了一封信

春天了

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

花儿笑红了脸

城市开心的时候到了。

 

 

女儿对诗歌仿写乐此不疲,至今已经仿写了多首诗歌。女儿不仅仿写诗歌,还仿写童话,看了《洋葱头历险记》它就仿写《铅笔尖尖历险记》,看到《十二个月》,她就仿写了《调皮的四季》等童话。

仿写,拉近了读与写的距离,激发了女儿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在仿写中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   第三宝复述

复述也是我们经常进行的阅读活动,复述是自己重新组织语言叙述文章中所描写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等内容的一种学习活动。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它要求读者必须在理解和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再组织再加工,考虑到孩子年龄较小,我一般会选择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进行复述,让她象讲故事一样给我讲一遍。刚开始进行复述的时候,女儿常常会中断,这个时候,我让她自己选择是回头看书还是自己想办法突破,其实,这每一次的中断正好是女儿能力提高的时候,后来,女儿复述的越来越流利了,有一次,在给我复述《皇帝的新装》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她居然注意到了文章伏笔的作用,注意到了上下文的联系,让我非常的惊喜。

(文章链接复述妈妈听我讲故事

 

四、   第四宝双向联想

在阅读活动和生活中,我经常会鼓励女儿进行联想,读文章联想生活,观察生活联想文章。

记得暑假里有一次下暴雨,我带着女儿打着伞到门口,让她观察雨点落下溅起水泡的景象,问她能联想起什么,女儿高兴地说:“我想起了‘白雨跳珠乱入船’,真的是太象了”;坐公交车回老家,看到路边怒放的向日葵,女儿联想起读过的梵高的故事;有一次家里修空调,师傅需要到室外去修主机,女儿联想到了一个犯错误的孩子,随口就吟出了一首儿童诗《空调》,

调皮的小空调

闯了一个大大大大

大大大大的祸

把小主人冻感冒了!

它被关在了窗户外面

嘴里直哈热气!?

(文章链接:我的原创诗歌空调

当女儿读到《小猴吃瓜果》的故事以后,联想到自己因为不听家长的劝告导致滑倒的事情,写下了一篇很好的读后感这样的双向联想真正的让阅读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阅读充实了生活,让生活丰富了阅读。

 

五、   第五宝续写

我给女儿定了一套杂志《快乐童话》,上面有一个故事续写的栏目,比如有一期是这样的《五厘米之外》:在一片草丛里,住着一群小精灵,他们的祖先告诫他们说,他们的活动范围不能超过家门5厘米,这样的规矩一代一代的传下来,也一代一代的被遵守着,他们饿了就喝草尖上的露水,露水是他们唯一的食物……。

拿到这个题目后,我就和女儿一起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想,比如说,如果我们想一个不守规矩的小精灵跑到了五厘米之外,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可能,一种可能是遇到了危险,另一种可能是发现了一片崭新而美好的天地,找到了更多比露水更美味的食物。

有时候我们也会拿一些经典的故事进行续写,比如说《皇帝的新装》,谎言被小孩戳穿之后,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皇帝是不是改掉了爱穿洗衣服的习惯呢?

续编故事的过程,就是孩子想象的翅膀张开的时候,更是孩子们感受阅读乐趣的时候。

 

六、   第六宝改写

改写的形式就不拘一格了,可以改写文章的结局,也可以是改写其中的某个情节,最有意思的是从文章中拿出一段把情节改成完全相反,最后还要想办法绕回到原来的结局。古人说:读书切戒不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阅读有时不止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要仔细吟味;这就更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泰维克也说:学问不在于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充分理解和熟练地运用你所知道的一切。       

纵观历史,有的人虽然学富五车,但终生写不出半部论语自然界、科学界也不乏学者,可是多数人从未有所发现或没有一件发明创造。相反,有的人读书不多,学的也有限,却能见解独到,著书立说,有所创造。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能力的高低所致。 

 

所以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可陷入一味的让孩子去挖掘文章的教育意义和德育内涵的误区,而在阅读的基础上,以阅读能力训练为目标,以文字为依托,推动学生在阅读中的思考和求索、培养孩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然而如果生搬硬套,死板教条的进行填鸭式的训练,孩子不但不会接受,反而会厌恶阅读,所以我们的复述、续写、仿写等阅读活动要切记选择合适的时机,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以亲子游戏的方式进行。坚持下去,对孩子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一定大有裨益。

亲子阅读六件宝,让阅读践行于实践,让实践完善于阅读。阅读成了一种生活状态,生活成了一种阅读形式。不亦乐乎!

 

 

 

1
浏览(1820)┆ 评论(42)┆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