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句名垂千古的佳话给我们讲述了安阳这个千年古都那曾经的无尽魅力。神秘的殷墟,莫测的甲骨文,堪称一绝的文峰塔,易经的发祥地羑里城,一代忠良岳飞的故里......都让这座小城拥有了迷人的韵味。安阳市博物馆是这座古老的小城上的新建筑,它将安阳的悠久历史囊入其中,让人神往。暑假的一天,我有幸再次来到这里参观,一睹它的风采,又让我对我的故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型的浮雕,在这座大型的浮雕面前我们驻足欣赏了许久,因为这座浮雕在悄声为我们讲述着历史,娓娓道来。
浮雕以中心的八卦图为分界线将版图分为了左右两部分,因为这座大楼为博物馆和图书馆综合大楼,左边是博物馆,右边是图书馆。整个浮雕为我们展现了博物馆的主要内容和图书的发展简史。浮雕上有甲骨片、司母戊大方鼎、青铜器......好似在将安阳的古老历史画卷徐徐向我们展开;而浮雕上面的甲骨文、雕版印刷板、活字印刷字模、竹简、线装书以及最上面的笔记本电脑,似乎在将书籍的进程娓娓道来。 安阳博物馆向游人公开展出的有四个馆:1、殷商社会生活馆 2、安阳青铜器陈列馆 3、安阳瓷器陈列馆 4、铜镜馆。 我们首先进入了殷商社会生活馆,这个馆以殷墟的发掘、殷人的衣、食、行,殷人的精神生活三方面为我们呈现了三千年前殷商文明,再现了盘庚迁殷以后殷人的社会生活。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成堆的甲骨片,它们似乎在告诉我们当时人们甲骨卜筮的盛行,人们拿祈求平安,占卜命运,渴望幸福的美好心愿;殷商时代的宫殿式房屋、四合院、地穴式房屋的复员图,以及出土的夯土墙,向我们展现了殷人的聪明与智慧,原来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殷商时期的人们已经能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建造遮风挡雨的居所了;那出土的豪华马车,一车两马的的配置,做工精美的马饰品,又让我们深切地体会的了殷人那等级分明的制度,奴隶主的奢华;那精致的朱书玉璋残片,用它那三千年后还鲜红夺目的朱红展示着爱美之心自古有之,三千年前人们结束了饮毛茹血的生活后,用心打造着属于自己的美丽;而那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祭祀坑,那堆堆白骨,甚至还有婴儿的残骸,又让我们对那那繁荣奢华背后的残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走出殷商社会生活馆,我们来到了安阳青铜器陈列馆。这里展出了在安阳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再现了古都安阳商周时期的文明与辉煌。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制胎、制模、制范、浇铸、打磨;知道了当时青铜器的种类大约分为:礼器、乐器、酒器、生产工具;认识了除司母戊方鼎以外的许多不同的鼎:兽面纹鼎、锥足鼎、牛方鼎、鹿方鼎......
穿过长长的休息厅,我们来到了安阳瓷器陈列馆。这里陈列着安阳生产、出土以及流传的有代表性的瓷器,这些晶莹剔透的宝贝让我们一次次为它的美丽所折服,惊叹。淡黄釉的原始瓷罐,美轮美奂的唐三彩,形态各异的宋元瓷枕、精妙绝伦的青花瓷......美丽让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些展品中我最感兴趣的要数“公道杯”了,一个小小的瓷杯中央站立着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体内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当于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头体下与杯底连接处留有一孔,向杯内注水时,若水位低于瓷管上口,水不会漏出;当水位超过瓷管上口,水即通过杯底的漏水孔漏光。这种漏水杯民间称“公道杯”,据说古时人们曾用公道杯对付贪酒者,斟酒如超过高度,则会全部漏光。这可真是: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这个小小的杯子告诉了人们办事必须讲求公道,为人不可贪得无厌。
走出瓷器展厅,我们进入了铜镜展厅,这里展出了65面铜镜,这些铜镜因年代久远已不能让人站在它的面前整理衣装,但是透过它背后那精美的纹饰,我们可以看到但是能工巧匠们的匠心独运。 参观完四个展厅,心中格外激动,为自己家乡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深感骄傲,为博物馆的凝重而赞叹,在这里,我感到了处处都是浓浓的文化,嗅到的是千年的古都的沧桑。这里的每一处设计都让我们叫绝,站在大门口时,门口两边的两个大大的甲骨文字就让我们揣摩、争论的许久,休息厅里的带有甲骨文字的休息座椅又让我们不忍坐,研究了好久....... 美丽的古都,韵味十足的安阳博物馆,我为你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