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童心(*^__^*)
文  章:71
评  论:954
访问量:35263
荣誉榜
推荐博文
品尝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 ——听“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精品课”有感 xxt推荐博文
分类:小草轻歌:童心随笔   2009-07-06 08:21

品尝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

      ——听“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精品课”有感

                                  童心

   &nbs/SPAN>/SPAN>月/SPAN>日、14日,我和一千多名小语教师汇聚在郑州财税学校的礼堂,一同欣赏了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许嫣娜、孙世梅、孙莹、鱼利明、陈丽羽、毛立业、刘亚雄老师的精品课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琳、武凤霞、罗大红、乔键老师的评课。这两天的郑州艳阳高照,令人感到温暖、惬意。走进一节节精品课堂,聆听大师的精彩点评,如同品尝一道道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真是受益无穷!细细咀嚼,发现有以下亮点:

 

 

 

  真实、朴实 、扎实。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说:“课堂是有生命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是真实的、朴实的、扎实的。真实是教学的本色,朴实体现教师的教风,扎实是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回忆七节内容迥异的阅读课,无一不是真实的、朴实的、扎实的。

    真实的课堂生命力旺盛。做课老师来得匆忙,无暇与学生预热,但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令人吃惊。红花还需绿叶衬,谁说不是呢?当然,课堂上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课件不能正常播放,课堂气氛沉闷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课堂呢?也许,真实的课堂永远都是不完美的,而这一点儿,正是一线老师看得到,学得着,能深受启发的。聆听着一堂堂精品课,我的脑海里时时浮现出曾经欣赏过的许多观摩课。这些课大都是作秀课,有的甚至是老师背教案,学生背答案,这样的课,看似滴水不漏,其实好看不可取;这样的课,红了老师,害了学生,长此下去,恶性循环,师生的素质怎么能不断提高?

    朴实的课堂温暖人。课的朴实,不仅表现在课的设计上,也表现在老师的语言方面。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细节蕴藏智慧》一文中写道:“我以为,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特点首先应该是让学生听得明白无误,其次才是优美动人。教学语言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华丽也好,朴素也好,最重要的是准确、清楚、明白,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领会的。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直面学生的,是直抵学生心灵深处的。所以说,我们看到的那些精彩的、美妙的、充满魔力的语言,只有极少数学生能被感动,能产生共鸣!虽然我们听课的老师觉得妙不可言,但很可能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故弄玄虚!一个真正把学生装在心里的老师,他在课堂上就会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在教学用语上,尽可能使用适合儿童的语言,以便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感到亲切、温暖,才可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学语言如果过于朦胧、过于寓意深刻,看似文采飞扬,实际上只能让学生听后如入云里雾里,哪里会有飞扬的激情和智慧的灵光?所以,朴实、真诚的语言才是温暖的。”六位做课老师在课堂上均没有那些晦涩朦胧的语言,听来如沐春风!

    扎实的课堂吸引人。“听说读写就是最朴素的语文,应贯穿于每一种课型,每一节课中。这是最朴素的语文智慧。我们的课堂,不仅需要活泼的听、说、读、写,更需要安安静静地思考,揣摩,潜移和默化。”(贾志敏老师语)过去的语文课堂,重阅读,重感悟,很少看到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写话,很少看到学生精心思考,潜心感悟的时候,而这次的观摩课,每一节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许嫣娜老师执教的《小动物过冬》一课,识字教学每次都不一样,有的是谈话导入新课时引入的,有的是随文学习的。在教学“刮”时,许老师放风刮落叶的画面(配乐:风声很大)后问生看到了什么,生说是叶子“吹”下来了,师及时追问,这又大又冷的风比“吹”的力量强多了,怎么说准确呢?生说是“刮”,师相机引导生写“刮”字,边写边说,冬天的风刮起来,像刀割一样疼,所以“刮”的部首是立刀旁。教学“暖”字时,师先放春暖花开的画面,然后问学生什么是“春暖花开”,生回答:春天来了,天暖和了,花就开了。接着,师及时引导学生写“暖”字,边写边说,太阳出来了,天就暖和了……刘亚雄在教《最后一头战象》时,给同学们足够的默读时间,正是由于读得充分,生的发言才精彩纷呈。

 

 

  简约、灵动、高效。

    简约的课堂条理明晰。 孙世梅老师的《秋天的怀念》就重点设计了一个表格,她让生通过充分的读文了解史铁生和母亲的一言一行,感受浓浓的母子情。这堂课,亮就亮在了这个与众不同的表格上:一个表格,展示了课文的结构,展示了母子之间的情感互动,展示了老师的教学思路;一个表格,体现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引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习得,体现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思想。陈丽羽老师教学《盘古开天》,用“创造”统领全文——找中心词,学生初次了解“创造”;写“创造”,使“创造”一词的形象埋在学生在心里;联系上下文理解“创造”,体会盘古的睿智与勤劳,“创造”一词的含义深深地扎根在同学们的心中;走出文本,让生把这个故事加上自己的想象讲给亲朋好友,这也是“创造”。“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也不需要把什么都讲透了,留下点悬念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薛法根老师对教学内容简约的解读。)

    灵动使课堂时时充满了活力。鱼利明老师课前就让学生倍感亲切:我生在河南扶沟,长在新疆,我今天来河南,是回老家了,亲不亲,故乡人啊。接着,师让生谈谈对新疆的印象,生或说新疆是个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名扬海内外,或说新疆人好客热情。然后,老师热情地教大家维语,唱河南豫剧《穆桂英挂帅》。短短的几分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再加上鱼老师那标准浑厚的男中音,还未正式上课,学生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鱼老师。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接下来的这节课,鱼老师与学生们“游”到了一起,台下的老师们也是一“游”未尽。教师及时、温暖的评语就像串串珍珠,使整堂课熠熠生辉:鱼老师请一位口吃的同学读课文,这位学生尽管读得很慢,很吃力,但读得很正确,鱼老师亲切地说:“非常好!他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这段话读好。”毛立业老师的课无处不飞花:大家读书的样子最好看。” “你非常会抓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连起来说。”“你善于总结,可以当领导。”“一字一顿有板有眼。字音不光要读准,还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听大家读词语的感觉,就像喝饮料的感觉,有滋有味。”“我是听出了故事看到了画面,就是没听到掌声。”“课堂上读书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摇头晃脑的样子是最美的样子。”“ 这个同学读的时候,我觉得他身上具有诗人的气质,读得古色古香。”“火眼金睛,找得准也读得好。”“找得准读得好,声情并茂。”“女生像李清照,男生像李白。下面我找个班上读得好的来读,读得好我给你发金话筒奖。”“太美了,画面读出来了,诗人的味道也读出来了。”……

 

 

七节精品课之所以高效,源于它们的真实、朴实、扎实、简约、灵动,源于执教老师丰厚的文化底蕴,源于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源于他们对课标、对教材深刻地解读,源于他们对事业、对学生深深的爱!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其实要的是执教老师一生的文化积淀!而这些,正是我们广大小语教师应该好好学习的。

另外,在这次精品课交流活动中,评课专家那朴实无华、细致入微的评课和主持人妙趣横生的总结语都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于永正、支玉恒、靳家彦、薛法根、吴琳、王文丽等老师给我们指明了健康而又理想的小语教学之路,但是近年来,小语教学的形势依然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声光电图齐上阵,各种理念分登场。花拳绣腿,热闹非凡,唯独语文课少了语文味。)风景这边独好”老师素质好,上课如行云流水,光艳亮丽。但有时不免显山露水,流露出老师过多的自我关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能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确很不易!当然,这与本次大赛的苛刻要求是分不开的——每堂课都要体现识字、写字、写话。这不能不说是小语界的一大喜事!童心和广大小语教师深信,在老中青名师的引领下,小语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通过这次“取经”,童心一定虚心汲取丰富的营养,好好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一如既往地满怀童心、爱心、真心、诚心、耐心、信心热衷于本职工作,反反复复修剪自己,时时刻刻完美自己,坚守杏坛,扎根一线,做学识渊博、教艺精湛的教师,做小语探索的领头羊,幸福地走向理想的远方……

最后,童心真诚地感谢校领导,感谢你们对童心的厚爱,是你们给童心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感谢《小学语文教学》和“河南创新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你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感谢授课老师和点评专家,你们的精彩呈现宛如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让童心回味无穷!美好的日子,沉香的回忆!难忘“!”

 

 

相关阅读

 

                 

            阅读课上不可忽视写  童心

 

 

  

  (特等奖获得者:许嫣娜   评课专家:吴琳)

   ( 特等奖获得者:陈丽羽  鱼利明  评课专家:吴琳 武凤霞 )

 

 

 

 

 

 

<我的班级博客圈开始>

 

0
浏览(1558)┆ 评论(19)┆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