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持续阅读的热情从哪里来?》之“解惑”篇
如果你是一位教师,你还从来没有接触过薛瑞萍老师(网名看云)的哪怕是任何一点理论或著作,我们顶多说,你可能不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可如果你是一位家长,你却也从来没有接触过薛瑞萍老师的哪怕是任何一点点理论或著作,甚至是也没听过的她的演讲,那我们可能要说,你甚至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 也许,我的话有些偏激,但我丝毫不掩饰我对看云的崇拜!传道*授业*解惑?也许这句话最能诠释薛老师讲座涵盖的所有内容!最少,带给我的感觉是如此!
也许,改变现有儿童阅读情况的困境,她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不管怎样,她还一直坚持地在做着;不管怎样,她已经影响了一批人,而且,她势必还会影响更多的人! 这一点,我是坚信的! 只要你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你就应该去试着了解薛老师关于儿童阅读的种种!而所有的父母和老师,我想,没有不爱孩子、爱学生的! 我是一位母亲,我又是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困惑,家庭教育的反思……所有的这些,都需要从心灵上来汲取来自专家们的引领、指导和帮助! 通过初步接触薛老师的观点,我知道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阅读童年,我知道童年时期的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和生命历程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但,也还有困惑和苦恼—— 看的过程,我就在想自己的孩子: 孩子自己不爱读书,爱听书,她喜欢听我读那些有意思的故事,可我却早想完全放手,让她自己独立地阅读!完全放手的目的是什么?一是培养孩子自立,训练她自己读书,二是追求我自己的自由时间、自由安排!是想将孩子摒弃在我的阅读之外,我们各读各的书!听了薛老师的讲座,我知道自己是自私的!培养孩子自己读书,是很应该,但孩子年龄毕竟还小,母女共读不应是舍弃的一种读书方式!——薛老师这样解读《朗读手册》:“阅读不仅看是阅读,用耳朵听也是阅读……”,于是我知道了,只要孩子愿听,我们就应该坚持给她大声地朗读! 看着博客里同样年龄的孩子写的一篇又一篇文、词俱佳的读后感,我坦然的心渐渐地也不再那么坦然了。羡慕之余,开始想自己的孩子,希望她也能写出一篇篇哪怕不那么出色的读后感来。但,我还是清醒的,我知道由读到写,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急不得的,虽然心里有些暗暗着急,但,也仅仅只是停留在我内心的想法而已,因为我怕孩子在“写读后感”的驱使下,会由爱读书变为厌读书。薛老师的话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你想让孩子讨厌读书吗?那就让孩子写读后感吧!”——简单而又带一些幽默成分的一句话,足以提醒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莫心急,自有花开的那一天!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我和孩子所阅读的这些“美好的种子”会有长叶开花的那一天! 面对生活,我们经常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女儿,我也一直很注重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很多时候,我知道,女儿是很懂得体谅长辈们的,但有的时候,我又感觉到了她的“自私”,对家人的关爱和付出不知道感激,觉得我们做的不够多、不够好。于是我开始抱怨,孩子简直是“没心没肺”——当我在抱怨孩子“没心没肺”时,薛老师却说:“没心没肺就是孩子的特点,当一个孩子过分地知道感恩的时候,是很难获得好成就的”。想想,也对,一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过分知道感恩的同时势必也背负起了比同龄孩子大得多的心理负担,这,也背离了我们的教育初衷。也许有时候孩子的“没心没肺”正是他们的心灵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的时候吧?
|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
< class="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