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一个声音在耳边回荡“没有不懂爱的孩子,只有不会爱的老师。”
在同学眼里,他也是一个特别的人,“笨”,“他的成绩很差”,“他穿的很邋遢”……我的想法:对于他的现状,我很同情他,我曾赠送他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可这些帮助都只是暂时的。他随时都有离开这里的可能,如果他到另一个城市或回老家,不还是那样?不行,我要帮就帮彻底一些,于是,我开始尝试用各种办法帮助他。
峰回路转——对红磊的措施 1. 实施红磊日记计划。 此计划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组长记录,时间一周左右;第二阶段,班干部记录,时间一个月左右;第三阶段:红磊自己记录。实施目的:通过此次计划的实施,一是反应红磊变化成长的过程,二是让红磊能够体会教师,同学对他的关心。
. 换座位。 对于一个内心自卑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更多地关爱。换座对促进孩子个性良好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安排座位时,我专门为他配一名优秀的学生和他同座,让优秀生协助他参与学习,如提醒他专心听讲,辅导他答题解疑,鼓励他积极举手发言,督促他完成作业…… . 帮他寻找好伙伴。 利用“共生效应”,我有意识地挑选了班级中5名学生和高红磊一起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把他们安排在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活动,参加同一个值日小组,并同这5名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目的就是和红磊交朋友,帮他进步。在他们共同取得进步时,我及时给予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渐渐地,红磊融入了他的伙伴中,他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了。他感受到了和朋友交往的乐趣和他人的关爱,从而产生了和同学交往的愿望。 学生如果能“亲师,近师,信师”则教育就能发挥最高效率,和我生活了一段时间,使红磊对老师产生了信任,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从而使转化红磊的工作得以事半功倍。 4. 诲“红磊”不倦。 ① 找闪光点。经过观察,我发现红磊也有闪光之处,他很爱劳动,不怕脏,在大扫除的劳动中,他经常用手去捡地上的垃圾,于是,我抓住时机,大大赞扬他的优点,要同学们向他学习,在竞选班级卫生委员的时候,他被破格推荐担任此职。从一个戴有“差生”帽子的学困生,到一个班级的小干部,红磊笑了。 ② 为他开“小灶”。由于红磊的基础较差,所以在学习上很难跟上大家的节奏。于是我就利用课下休息时间为他查漏补缺,有效地进行个别学习指导和适当补课,在这个过程中还不断地反复,昨天补的内容,今天再加以练习,提高,在反反复复的练习中,达到最低的要求。例如,刚接收时我发现他的拼音还没有过关,我就为他借来一年级的语文书,从“声母,韵母,音节”开始给予系统的补救,两周下来,基本达标。同时他还突出表现在语言障碍,语言表达能力很差,讲话语速很慢,口齿不清,言语中词汇贫乏。以上的不足造成他二年级的习作困难很大。我也经常对他进行个别的语言训练,指导他开始从说一句完整的话过渡到说完整的一段话。,再提高到把这段话说具体,有时还练习写下来。就这样反反复复的练习中,渴望他的提高。 ③ 和他一起锻炼。刚接收他时,他在班里的跳绳水平是最差的。任你怎么教就是没有进步,手和脚就是无法协调。终于有一次,我盯着他一个人练习跳绳,开始他苦着脸,有一下没一下地跳着,两只眼睛不停的朝我瞅,可我始终盯住他不放。他也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认真的练,只要是比刚才多跳一个我也会夸张地说:“好,好,好极了。”“太棒了!”我在一旁不停地喊,也使他越发认真了,他练习累了,想大退堂鼓时,我就和他一起面对面地跳。就这样,信心在他身上一点一点积累,终于他会为了不断获得成功而不懈努力。 进步一点点 1. 红磊发言了。课堂上的红磊能频频举手发言,我们能看到他和同学争抢回答问题的情景;我们能听到他响亮地述说着自己的观点;我们能为他的回答报以掌声。 . 红磊会拼读生字了。每次在检查自学生字内容的时候,他总是抢着跑到黑板前带领大家拼读生字。虽然他的翘舌音并不是很准,虽然他的舌头还是比较生硬,但是同学们没有了讥笑,而是不露声色地帮他纠正过来。 . 红磊能交作业了。“老师,这是我的作业。”终于有一天他主动把作业本全部交齐。我兴奋地在他每一本作业的后面都大大地写了“孩子,你真棒!” 4. 老师激动了一回。才艺展示班队会上,参加过各种兴趣的同学着实风光了一回,舞蹈,绘画,讲故事,跆拳道,等等,热闹非凡。班队会接近尾声,我话锋一转,问道:“没有参加兴趣班的同学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才艺呢?”没想到红磊羞答答的站了起来,憋红了来,给大家唱了一曲黄梅戏。当时让我们惊呆了,不,应该说是震惊了,红磊竟然会唱如此好听的黄梅戏。他唱完后,教室里的空气凝固了片刻,紧接着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红磊,你真让我激动了一回。”我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这些措施的逐步实施,红磊如同冰冻在和煦的春光下,开始溶化了。 等待成功——需要耐心 1. 寒假结束了,大家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学校,到校的第一件事是组长检查假期里的作业。当组长检查到红磊时,只见他紧紧地抱住书包,不让组长查作业。当我发现这一情况后,悄悄地把他叫到办公室。“红磊,为什么不交作业,是不是放在家里了?”他不吭声。“是没有做吗?”他仍然不吭声。“你不是有进步了吗?”我抚摸着他的头,“老师,对不起,我没有做,但我会补好的。”我让他回了教室,没有追究。“老师,真是气死我了,”红磊的爸爸中午来到我办公室,“这个小孩,寒假这么上时间,作业没有见他做,还说老师只让我们痛痛快快地玩,没有作业。他还偷了我10元钱,买零食。哎,真不懂事啊!”他父亲数落了自己儿子一大堆不满的地方。等我再叫红磊时,他知道我已经了解了一切。我很生气,但没有在他面前发火,只是严肃地说:“一个人要诚实。” /SPAN>.“老师,红磊欺负女同学。”课外活动的时候,有一个女同学来向我报告,我在走廊上找到了他。“怎么了?”“老师,红磊抢了她的毽子还打人。”“没有,这个毽子是我的。”红磊显出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在场的同学都说毽子是那个女生的。“红磊,我们把毽子送给女同学吧,好不好?”我很想看看他的表现。“送就送,有什么了不起的。”边说边把毽子狠狠地摔在地上,飞快地冲进教室,一连两天沉着脸不和大家一起活动。 呵,他还耍起了牛脾气! 学困生的转变,是个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量与质的转变过程需要时间,需要反反复复,对教师而言,此时的爱心体现就在于耐心。 成功红磊——赶上了队伍 1. 学习成绩:经过一学年的成功教育,红磊的成绩已经达到了中等程度。课堂上,他已不再是旁听者了。/SPAN>. 和同学一起活动:班里举行的朗诵比赛,跳绳比赛等等都有他的身影;课间活动中,他与同学们相处融洽;黑板报也参与了编排……一切似乎都在表明,他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改善,已经融入到集体中,融入到同学中…… . 爱学习了:红磊正逐步克服自己的障碍,开始脱“困”,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动脑,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另外,他的作业习惯也在逐步形成,同时正确率不断提高,更明显的是他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再也没有人叫他“差生”了。
一个学困生的转变成功,并非一定要他的学习成绩超过或赶上其他同学,而在于他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正常化,特别是心里健康。红磊同学能与同学们一起游玩,一起参与学习活动,与其他同学一样,这就是成功的体现。 一点思考 1.做一个好老师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对孩子有爱心,要关心孩子的一切,包括孩子的生活、学习、为人处事等各个方面,老师都要关心。具体的讲,要在平时孩子的学习、生活、家庭教育,这些方面有什么问题我们发现了都应该主动的帮助解决。 . 对于“学困生”,不能叫做差生,一个孩子如果一门课或者几门课差一点就能说他是差生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不过差别不一样而已。对于这些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老师、家长的鼓励,给他们信心。作为一名老师,就更需要公平、公正的对待这些孩子,而且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给他们勇气。 . 正确对待学困生的成功。学困生成功的最关键之处在于他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主要是自卑心态的解决,麻木状态的克服,孤僻性格的消弱……而并非指获得与其他同学一样多的知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