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打造孩子快乐的阅读童年
移动校讯通第三届“书香班级”活动新乡颁奖会暨家庭教育大讲堂
在这春风和煦的四月,源于对阅读的喜爱,更源于对孩子无私的爱,新乡的老师、家长们汇集一堂,聆听名师的家庭教育、亲子阅读方法。伴随着悠扬的歌声,校讯通第三届“书香班级”活动新乡颁奖会暨家庭教育大讲堂在新乡市新政府大楼拉开帷幕。出席此次颁奖会的领导有新乡市教育局副局长葛建国,新乡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刘建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新乡分公司集团客户中心副经理杨云霞,市区分公司副经理董跃忠,“书香班级”评选活动评委张硕果,河南舞钢市第一小学校长侯保成。
新乡市教育局副局长葛建国对河南移动校讯通对全省的学校和家庭阅读事业做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远、充满意义的事业,校讯通正好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搭建了“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通过她,学校可以实现跨地区教师网上教研,家长们可以实现跨地区家庭教育经验分享,全省师生和家长共读、共写、共交流,为孩子成长营造全方位的良好环境。”
移动客户中心副经理杨云霞说:“校讯通业务将移动手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基础教育事业有机结合,使全省优秀老师、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短信、网络、彩信等多种方式充分沟通交流,分享专家和名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共同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新乡在本次书香班级活动中表现突出,涌现出八个“书香班级”、一个 “书香家庭”、两个“阅读天使”和十个“优秀辅导老师”。相信阅读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让我们期待他们开出绚烂的果实。
新乡市和平路小学
共同领略阅读天使、书香班级、优秀辅导老师的风采
张硕果老师为阅读天使颁奖
新乡市教育局葛局长为阅读示范学校颁奖
聆听名师的精彩讲座
一、童年的危机
电视文化:使孩子大脑不再思考,使孩子的情感变得麻木
网络游戏:让很多家庭走向破裂,让很多家长欲哭无泪
应试教育:让很多教育工作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这些东西就是孩子童年的杀手,他们把孩子们的闲暇、游戏、个性剥夺,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在闲暇时间阅读,结果会怎样呢?
我生活在旧社会,可是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孙子生长在一个新社会,但却有一个痛苦的童年。
——钱学森
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就剥夺了孩子活下去的理由。人之所以可以活下去,最基本的有两点:第一,有人爱他;第二,他觉得活得很快乐。
—
当我们的孩子已经不快乐的时候,当我们的心情因此变得压抑的时侯,我们是否想过怎样去拯救孩子的童年。想让孩子走入幸福的花园,唯一的办法是给予孩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这个方式就是阅读。
二、阅读——应对童年危机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1.为什么要阅读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朱永新
人的发育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身体的发育,一个是精神的成长。
在大多数的家庭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孩子有形生命的成长,而忽视孩子无形生命的成长。
您知道三岁的孩子需要读什么书吗?您知道7岁的孩子怎样认识自我吗?您知道10岁的孩子和14岁的孩子怎样度过生命成长的关键期吗?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敏感期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吃中餐和吃西餐差别并不大。但读书与不读书,爱读与不爱读,读多与读少,这种差别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
或许只有童年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英]格雷厄姆·格林纳
2.阅读与分数读的书越多,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好;孩子的理解力越好,就知道的越多;孩子知道的越多,就越聪明;孩子越聪明,就越自信;孩子越自信,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多,他也就越可能成功。
相反,孩子读得越少,他的理解力就越差;孩子的理解力越差,就知道得越少;孩子知道得越少,就越自卑;孩子越自卑,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少。
爱读书的孩子不一定成绩好,但不爱读书的孩子一定成绩不好。
分数赢得一时,读书赢得一世。
三、目前儿童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儿童阅读书目的选择
家长喜欢为孩子选择教辅类或名著类的书籍,但可能孩子并不喜欢。有时家长埋怨孩子不爱读书,很可能是孩子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书。有营养的东西就一定能够消化吗?1—6年级的学生读四大名著与《爱的教育》,这些书孩子能消化吗?
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阅读的儿童书籍。
2.儿童阅读的阶梯性
根据孩子的思维特点和理解水平等因素,孩子的阅读应该有阶梯性。刚开始阅读,应该选择读一些优秀的绘本、儿歌和童谣,接下来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可以大声朗读的书,然后选择可以让孩子静静默读的书,最后是选择那些主题深刻,可以让孩子探讨的书,这样层层深入,才能达到比较好的阅读效果。
在低年级(1至3年级)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让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发挥。
在中年级(3至4年级)开始逐步从绘画中淡出,加大文字阅读;结合讲故事,加大对整本书的主题探讨;并开始进行历史故事与人物传记的阅读。
在高年级,则主张共读方面以主题探讨为主;加大自由阅读的量;加入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方面的阅读。
活动现场,老师与家长认真聆听
3.为孩子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宜阅读的书籍
一本图画书,它真正的魅力在于文字不能表达的地方。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一本好书,就是一粒种子。
《犟龟》这本书告诉孩子只要上路,就会遇上隆重的庆典,让孩子学会坚持。
《大脚丫跳芭蕾》这本书告诉孩子热爱一件事只要能坚持就会成功。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这是一本关于友谊的书。
《苏菲生气了》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家长如何用阅读引领孩子成长
选好第一本书
根据孩子的兴趣,为孩子选书。一些家长说孩子不喜欢读书,其实是孩子喜欢的书没有摆在她的面前。
适合小学低段的有:《爱心树》《獾的礼物》《一片叶子落下来》《犟龟》《苏菲生气了》《蚯蚓的日记》《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晴天有时下猪》《阁楼上的光》《人行道的尽头》《向上跌了一跤》《爱心树》《昆虫记》《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手斧男孩》《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丛书》《人鸦》系列
中高学段:《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夏洛的网》《山居岁月》《我
适合家长读的书:《朗读手册》
亲子共读,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
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不同的词语里,只有共读共写才能让孩子与父母处在共同的世界。书就是家长、孩子
透视学校教育 经营家庭教育
侯保成校长,作为一位治校经验丰富的校长,一位用心教育女儿的成功父亲,把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为在场的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讲座。
激情澎湃,声情并茂
一、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
侯校长首先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有一天, 天鹅、梭子鱼和虾一同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来。
这三个家伙一齐负起沉重的担子。它们使出全身的力量拖车,身上青筋根根暴露,干得十分卖力。但是无论它们怎样地拉呀,拖呀,推呀,小车还是在老地方,一步也没有移动。其实以它们三个的力量拉这辆车是绰绰有余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天鹅拉着车拼命往天上飞,虾一步步向后倒拖,梭子鱼又朝着池塘推去。
在培养孩子成才这个问题上,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家长、学生是不是充当了天鹅,梭子鱼和虾的角色?大家都在用力,效果却不好,此时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努力的方式不对。
没有家长的配合,学校教育是苍白的。
民国初年的广东省省长朱庆澜认为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基础,是“至要紧的事”。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6岁入学前,入学读书和离开学校走上社会这三个阶段,形象地比喻为“三道染缸”。 他说:“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在家里生活6年,好似第一道染缸。”“家里6年教得好,养得好,好似白丝染成红底子。到了进学堂,再得好先生,就将那红红的底子好好加上一层,自然变成了大红。到了世界(社会)上,哪怕遇着坏朋友,坏染缸,想把他变成黑色,他那大红的底子,一时总不得变的。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不用说,自然变成真正的朱红,头等的好人了。万一在家里6年,教的法子,养的法子不好,比如白丝一下缸已经染成黑底子,进了学堂,即使有好先生,想把他变成红色,那黑底子总是难退得去。就是勉强替他加上一层红色,仍旧是半红半黑的。如果学生再遇着不热心的先生,到了世界上,再遇着坏朋友,坏染缸,将黑底子一层一层加上黑色,自然变成了永不褪色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
家长的胡乱教育,付出越多,学校教育越困难。
一次,一个幼儿园的家长找侯校长讨主意,说她女儿不愿意写字,读书还可以,就是一写字就哭。侯校长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了解事情背后的隐藏的东西。因此,出现了下面的对话——
“原来什么样子?”
“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天天盼着上幼儿园,让给他买笔,买本,买书包。没事就趴在小凳子上写写画画,背着书包说,我要上学了?”
“她啥时候开始写字的?谁教她?怎么教?”
“一个多月前家长开始让孩子认字、写字。每次写两张,她不好好握笔,就敲她的手,写不完不准看动画片……”
侯校长这回明白了,原来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现代家长的急功近利,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家长如果过多让孩子做习题,上辅导班,会扼杀孩子玩的天性,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家庭教育十分不利于学校教育,因为学生在家就已经精疲力尽了。
二、透视我们的教育
侯校长从中国、日本、美国三个国家的美术课《画苹果》的案例出发,说明不同的教育理念下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方法:
中
日本老师拿一个苹果,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苹果,教师讲解如何画苹果,然后学生自己边观察边画。
美
从结果看,中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了很多。简单的一个画苹果教学,实际就是中国和美国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理念。
从表面看,美国人很笨!这么简单的一个画苹果教学,至于搞得那么麻烦吗?真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然而美国人真的笨到家了吗?
中国有句至理名言:“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因为鱼总有吃完的时候,而掌握了捕鱼的方法,则受用不尽。教会画苹果容易,像我们中
侯校长认为:课程倡导的教育方法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实际上就是“美式画苹果教学法”。结果是美丽的,过程同样是美丽的!学习的历程是孩子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
三、我们如何经营家庭教育
侯校长总结自己的家庭教育三部曲:一扣住,早下手,好习惯早养成;二引导,要机制,孩子的事孩子要自己做;三放开,要赏识,无为而无不为。
1.一扣住,早下手,好习惯早养成
我一直欣赏这几句话: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认为教育也应该围绕着这几句话来进行。
(1)让学生喜欢上学
人人都说弹琴好,据说可以开发右脑。于是大家纷纷效仿,把最好最贵的琴往家里搬,您问孩子了吗?孩子喜欢吗?
人人都说读书好,据说好学生都爱读书。于是,二十四史,中外名著……您喜欢的,您就抱回来,逼孩子读,您问孩子了吗?孩子喜欢读这些书吗?
其实,孩子的兴趣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需要培养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呢?
欲纵故擒。您带孩子参观小学,然后故意把小学说得很神圣,让孩子心向往之;带孩子参观书画展、音乐会、特长班……给孩子编织一个希望的梦。有梦才有追求!
赏识激励。您可以拿着放大镜细心研究您孩子的优点,包括缺点中的优点,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像教徒见到耶稣一样,由衷地赞美您的孩子,把兴奋传染给孩子,让他觉得“我就是贝多芬、莫扎特转世,爱迪生、安徒生再生……孩子的自信心大大提高。您给孩子讲伟人的故事,哪些优点和他们一样,赞美这些优点的同时为孩子制定跳起来就可以达到的目标,鼓励孩子去追求。
把辅导变成游戏,把严厉变成幽默。思想需要的是启迪而不是教条。因此,我们的说服教育可不可以变成讲故事、现场参观;我们的严厉训斥可不可以变成竞赛游戏。哈佛女孩刘一婷的妈妈通过散步、打牌游戏、睡前催眠曲来教育孩子;斯宾塞通过家务评比培养孩子参与家务劳动,通过观赏、邀请信辅导侄子作文,通过野游培养孩子学习自然科学;魏书生通过“道德长跑”引导孩子坚持写日记……
(2)帮孩子建立目标
在帮孩子建立目标时,大目标要逐渐清晰,通过启迪印在孩子心理;小目标要具体、合理。要通过引导、激将、协作等手段,启发孩子自己制定目标,要张贴目标,交流目标,点评目标。
2.要引导,莫代替,孩子的事孩子要自己做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什么时候,家长把孩子的责任心培养出来了,孩子自己会思考生活了,您就解放了。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除了孩子本身的差异以外,造成学生应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方法。凡是从小在家长严格督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缺乏主动性和自主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要给孩子犯错误、自己反思、自己改正的机会,抓大放小,及时引导,宽容而不纵容,严格而不苛求。
孩子订了目标,我们要督察,开始一起检查,慢慢地孩子自己检查,家长偶尔抽查,再往后,我们站在一边夸孩子,夸孩子的有恒心、坚强,夸孩子的懂事、自觉,分享孩子的成功和快乐,宽慰孩子失败的心,不急不躁,娓娓道来,亲切友善,言传身教。
3.要放开,善赏识,无为而无不为
家庭教育应该是正三角形,小时候家教扣紧些,家长多付出些;长大后适当放手些,无为而无不为。家长要让孩子充满自信,豪情万丈,带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激情闯荡生活。
侯校长认为:一所学校好不好,是校长的责任;一个班级好不好,是班主任的责任;具体每个孩子,主要应该是家长的责任。研究家教、实施科学的家教、坚持正确的家教,实际上就是您在想办法保持家族的可持续发展,为您的老年买保险。所以,家长要不断学习,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呢?一要有现代的教育理念,二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三要有健全的人格,四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相关链接:
第三届“书香班级”郑汴颁奖会盛况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1098579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1101201